《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八十三期:盛老太太中毒后,明兰为她讨回公道受阻,盛纮还左右摇摆,都是因为这个人……
01
重头戏盛老太太中毒事件中,明兰为她讨公道时,王老夫人是最大的阻碍。
她的儿媳妇王夫人还曾笑着对明兰说:“这事的正主本是康家和盛家,我婆母年事已高,如何经得住?妹夫可别冲着我们来呀。”
只是,让王夫人失望了,康王氏策划整个事件时,早就打定主意要将王家拉进来!
康王氏作为出嫁女,为何敢如此算计娘家?王老夫人在整个事件中,不仅充当的一个糊涂的擎天护,还是整个事件中的始作俑者!
02
出道即王者的王老夫人,从儿女小时候,就埋下了祸端。
古代的婚嫁,讲究门当户对。
读书这件事,寒门状元显少见。更多的教育资源掌握在权爵世家和清流世家的手中。
他们的仕途更是与门第和盘根错节的联姻,有着复杂的牵连。
所以,可以推断出,经历三朝不倒的王老太爷出身应该不低,而且,他颇得历代皇帝器重。过世后,更是配享太庙。
王老夫人自然也是高门贵女,嫁了王老太爷后,因为夫婿的原因,得封了诰命。
康王氏被关进慎戒司时,还曾对王老夫人大喊:“你把我爹看的严严实实,却总叫我贤惠妇道……”
可见,在王家的后宅中,王老夫人没有妾室通房的烦恼,三个儿女均是她所出。
在古代女子中,她算是难得的人生赢家。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出道即王者的女人,却是一个拎不清的糊涂母亲。
王老夫人拎不清一:不顾儿女的感受,明晃晃的偏心嫡长女康王氏,却让她长歪。
王老夫人有三个儿女,嫡长子是王大人,嫡长女是康王氏,嫡次女是盛紘的妻子王大娘子。
子女是父母血脉的传承,就像顾偃开爱极了大秦氏,却对长相酷似大秦氏的长子顾廷煜不太待见。
就是顾廷煜也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虽好,却不怎么愿意和自己待在一起,有时望着自己的面孔和孱弱不堪的躯体,老父就不免伤怀离去。
顾偃开虽然不喜欢白氏,却对与自己长的像得顾廷烨颇为上心。即使公务繁忙,回到家中也要紧着追问“廷烨今日如何了”?
而且,随着年岁愈长,顾廷烨的一举一动,一笑一怒更酷似顾偃开。
王老夫人对于康王氏也是这样的心思,三个儿女中,只有康王氏容貌最似她。且康王氏自幼就伶牙俐齿,最会在父母面前卖乖撒娇。
相比之下,嫡长子王大人显得老实木讷,嫡次女王大娘子愣头愣脑,不够机灵。
作为母亲的王老夫人的天平愈加倾斜,最后,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康王氏身上。对她的要求无有不从。
甚至,明知康王氏在家中,但凡有一丁半点不顺心,就生出怨愤,总念着要讨回口气,事事睚眦必报。她老王老夫也事事维护,尽量满足康王氏的需求。
过度的疼爱,让做父母的看不清对错,被宠爱的孩子分不清是非。就像当下的一个个熊孩子,做了错事,却因为年纪小,总是被家长护着。
时间长了,他们就彻底长歪了。
在这样的纵容下,康王氏觉得所有好的东西都应该属于她。所以,她瞧不上明兰以庶女身份高嫁,嫉妒脾气憨直的妹妹王大娘子,天天来挖盛家的墙角。
03
王老夫人拎不清二:为了自己的孩子,伤害别人。
康王氏和小秦氏成了塑料闺蜜后,成天的去宁远侯府寻明兰的晦气。
于是,明兰让身边的屠二爷查了康王氏的一些把柄。
不查不要紧,一查就要命。
丧命于康王氏手中的人命竟有四个——五年前药死一个,两年前寻衅打死一个,就在年前康府有位妾室,一尸两命的叫人抬出去的。
康王氏给盛老太太下毒,被明兰折磨了一夜,见到王老夫人后,康王氏虽然害怕,却在心里为自己打气:母亲说归说,骂归骂,最后总是肯帮自己的。
那年丈夫最宠爱的小妖精和她肚里的孽种一齐见了阎王,丈夫几乎要请族长写休书了,母亲还不是护着自己顺当过关了么?这么多年大风大浪都经过了,眼前这关也必然能过去的!
当长柏和顾廷烨提出要将康王氏送进慎戒司后,王老夫人更是老泪纵横苦苦哀求道:“好孩子,外祖母求你了,求你了,我知道你恨你姨母至深,我叫她到庵堂里念佛吃斋还不成么?我叫她带发修行,不然落发为尼也成呀,再不让她出来害人了。”
不过,却被长柏拒绝了:“还说庵堂?记得七八年前,姨母不是被送入康家家庙过么,才半年功夫,外祖母就耐不住姨母哀恳,亲自上康家,求着逼着叫把姨母又放了出来!”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父母能有这种考虑,都是出于对孩子正方向发展而谋划的。
可王老太太呢,明知道自家的孩子犯错了,依旧捧着护着,却恳求受伤的人大度善良,来宽容自己的孩子。
这种道德绑架,有失善良的母亲,不值得被推崇学习。
而康王氏在这种病态的宠爱下,变得无法无天,总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错事,都有父母护着,帮着。
说了这么多,咱们再回到康王氏给盛老太太下毒的这件事上来。
04
自从明兰高嫁后,康王氏就嫉妒了不得了,总是想找明兰的麻烦。
第一次是在明兰的回门宴上,康王氏摆长辈的派头,却被如兰借机嘲笑道“六妹妹你可要记着,对你好的,就得回报,便是不能回报,也不能恩将仇报!”
要知道,康王氏没事就来盛家打秋风,王大娘子没少拿银子帮衬她。
可在盛家出了墨兰那档子事后,康王氏竟然急吼吼的将女儿康元儿嫁回了娘家,不仅抢了如兰与表哥的婚事,还让王老夫人和王夫人婆媳俩对王大娘子有了龃龉。
第二次在海氏女儿洗三礼上,康王氏不仅端长辈架子,还当着众多女眷的面斥责明兰:“你如今虽是别府另住的,可你婆婆住的也不远,你应该每日晨昏定省,早晚问安,叔伯兄弟之间多有走动,孝顺长辈,不可忤逆!
别仗着自己有诰封,便不把长辈看在眼里,若你在自己府里不守规矩,丢了你母亲和盛家的脸面,我头一个不饶你!”
如兰却笑嘻嘻地对王大娘子说:“娘赶紧行洗三礼吧,为了不相干的事了,把我侄女冻着了,回头爹爹和兄长找你算账!”
明眼人都知道康王氏的小心思,她这是用盛家的脸充她的面子。奈何,她在如兰和明兰面前,没有讨到任何好处。
于是,康王氏抓耳挠腮,就想贴上去,踩着明兰,分宁远侯府一杯羹。
恰好这时,长枫与柳氏成婚,让康王氏搭上了小秦氏。最后,两个人成了“闺中密友”,康王氏还把庶女康兆儿塞了过来。
康王氏还为自己的做法,感到骄傲。毕竟,自己与盛家是姻亲关系,明兰是庶女,仗着这层关系,明兰就不能苛责兆儿,如顾廷烨不肯亲近兆儿,她就去外边说明兰善妒。
到时候,明兰为了自己的名声和盛家的脸面,都会求着顾廷烨善待兆儿。最终,达成康王氏想打秋风,又能恶心明兰的目地。
盛家人从来都不是能轻易拿捏的,明兰用釜底抽薪,借盛老太太的手将康兆儿送回了宥阳,盛紘又断了帮衬康姨夫重返仕途的美梦。
而康王氏嫁入盛家大房的女儿康允儿,被婆母以“尽孝道”为由喊回了宥阳老家。
其实,盛家大房这样做,也不全是出于为盛老太太出气。虽然,大龄剩女康允儿能嫁入盛家大房,是盛老太太做的媒。可康兆儿毕竟是康允儿的庶妹,要想给她找婆家,还是康允儿出面比较好。
至此,康王氏不仅得罪了妹子王大娘子,与夫婿康海峰彻底翻脸,还葬送了女儿康允儿的幸福。
于是,康王氏要报仇,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借王大娘子的手,毒害盛老太太。
事成之后,康王氏拿捏王大娘子,就相当于拿住了盛家的钱财,而盛老太太的死,明兰不仅报不了仇,还要打碎牙齿和血吞,敬着她这位姨母!
05
最糊涂擎天护王老太太,耽误了儿子的仕途,还被两个女儿嫉恨。
其实,康王氏的计划不仅周密还环环相扣。
她先是说动了王大娘子和自己一条心。
在王家传出要举家迁回京城之时,她就让身边的祁二管事四处结交会制毒的人;王老夫人和王夫人婆媳回京之时,祁大管事下定金给制毒的老道。
康王氏决议下毒之日,正是王大人回京后聚芳斋那老师傅第一回亲手开炉。
而康王氏这样谋划,无非是料定事发后,主要罪责在执行的王大娘子,而母亲对自己的疼爱,定能护自己周全。
王老夫人也没有辜负康王氏的算计,按照她设定的轨道,她半威胁半劝说地对盛紘说:
“你好好想想,我的大女儿到底只是姻亲,你母亲未死,我大女儿死了只是受刑流放,我们再打点一二,总能得个轻判。可你媳妇却是嫡亲的儿媳妇!儿媳谋害婆母,该是什么罪?你比我更清楚!她的孩儿又该如何?”
这让自幼就觉得母亲偏心的王大娘子心寒了,她对王老夫人说:“娘为了保住姐姐,要挟把事情闹出去。连哥哥的官声,王家的体面,乃至两个侄女在夫家的日子,也全然不顾了!又何况区区一个我?”
是啊,为了康王氏犯下的错事,盛家虽有银钱的协助,可真正四处奔走的,是王老夫人的长子王大人。
为了替妹妹康王氏善后,王大人多次豁出脸面去求人,走路子,使银子,做了多少不该之事,依王大人的资历,早该调任京官,可因为康王氏做的坏事,累及了官声,导致十几年始终在外任打转。
而康王氏被关进慎戒司后,更是辱骂王老夫人:“你怎能把女儿送进这种地方?你算什么母亲?你又算什么哥哥!
你们要我死么?好狠的心!你不是我娘,你这个狼心狗肺的……”
06
自从有了孩子后,小仙儿觉得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毫无保留的。
三观正常的父母,会教导孩子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不可为。而王老夫人明知道女儿康王氏的种种恶行,也一早为孙子王佑订下了外孙女盛如兰。
当康王氏为次女康元儿寻不到好的婆家,将康元儿塞回娘家时,王老夫人竟然同意了康王氏的提议。
其实,按照古人对联姻的盘算,与盛家结亲的好处远胜于康家。而且,康元儿进门后,多年无子,还百般瞧不上婆母王夫人,甚至要下毒害死她。
可王老夫人不仅没有责怪康元儿,还采纳了康王氏“去子留母”的狠辣提议。
细看王老夫人对康王氏宠爱,不管对错一味的呵护,已经将“宠爱”上升到了“捧杀”。
小秦氏对顾廷烨是捧杀,事事依从,从不责骂。可后来呢,顾廷烨落了一身狼藉的名声,被迫离开宁远侯府,混了江湖。
从故事看人生,我们千万不要成了第二个王老夫人,在没有察觉到情况下,对孩子的宠爱变成捧杀。
最后,让他走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