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的世界文化遗产——鼓楼

英杰聊旅游 2024-08-25 21:20:44

鼓楼在万宁桥北400米,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在大都城内的宫城之北建了钟楼和鼓楼。1996年的四批国保。今年7月27日,随“北京中轴线”加入世遗。

现在看见的是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的。楼坐北朝南,以木结构为主,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项,通高46.7米,通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檐下有单昂单翘五踩斗,旋于彩画。楼底层共有拱券式门八座;南北各三座,东西各一座。

站在鼓楼前面看见的钟楼。

北墙东侧是登楼的门,鼓楼和钟楼楼一起门票30元一人,60岁以上半票(这在北京很少见)。这里全年不休,但周一鼓楼一楼的展厅闭馆。

上去要在45度的石阶梯登69级到二楼。二楼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门窗,四周有廊,面积为1925平方米。楼内大大小小的鼓有25面。

但古代的物件仅存一面主鼓。该鼓高2.22米,腰径1.71米,面径1.40米。

清代原规定钟楼昼夜报时,乾隆后改为只报夜里两个更时,而且由两个更夫分别登钟、鼓楼,先击鼓后敲钟。其计时方式按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来计算,每更为一时辰,即现在的两小时,19点为定更,21点为二更,23点为三更,1点为四更,3点为五更,5点为亮更。钟鼓楼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敲钟。二更到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到了亮更则先击鼓后敲钟鼓的方法是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共击6次,共108响。撞钟与击鼓相同。这一套规矩在1924年后停止。

从这里南望可以看见中轴线的景山。

0 阅读:5

英杰聊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