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伊拉克突然出兵伊朗,两伊战争正式打响。战争历经八年,两国伤亡严重,中东地区局势变得气氛微妙,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然而,对于中国来说,两伊战争的打响犹如及时雨一般让人欣喜,甚至扭转了中国快要倒闭的兵工厂,两国创造出来的交易额至今都是无法超越的存在,中国军工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遇到了什么瓶颈?两伊又贡献了什么呢?
1980年,盘踞在中东地区的伊拉克蠢蠢欲动,随便找了一个理由,便向伊朗正式宣战,伊拉克当权领导人萨达姆早有攻打伊朗的心思,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1979年,萨达姆派出代表访问苏联,参观了他们的飞机制造工厂,并签订了一笔很大的军事订单,为此,苏联还派了将近两万名军事顾问,帮助伊拉克维护战斗机。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苏联也是有私心的,一方面是伊拉克开出了无法拒绝的条件,一方面也想拉拢伊拉克,以此来巩固在中东地区的地位,毕竟美国和伊朗正值“蜜月期”,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岂不是让美国占领了石油先机?到时候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种种因素下,两伊战争就此开始,只是伊拉克的战略目的太强,违反人道主义使用了很多化学武器,使得很多无辜百姓死亡,战争一打就是好几年,真正的输赢没有定夺,反倒是战场犹如人间炼狱般黑暗。
两国都是石油大国,靠着这一点,完全不必担心在战争过程中,武器不够用的问题,但美国和苏联紧盯着心心念念的石油,生怕他们战争过程中会破坏石油资源,因此,美国便私下里向伊朗出售武器。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件事还是暴露了,一夜之间,美国的那些盟友们,十分生气,指责美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全世界都在指着美国的鼻子痛骂,但其实,苏联也不是两袖清风,背地里也曾偷偷卖武器给两个国家,他们都是为了石油,只是美国先做了出头鸟而已。
说白了,这场战争就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伊朗和伊拉克谁都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反而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经济断崖式下滑,人民群众流离失所,作为发起战争的始作俑者,伊拉克直接损失了3千五百亿美元,比伊朗还要严重,甚至还欠下了不少外债。
实在还不起的萨达姆又挑起了海湾战争,拿出了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相反,最大的受益者变成了美国,而在武器上,中国却成为了坐享其成的那一个,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两伊战争,中国一直保持中立态度,任何一方参战国都不给予武器支持,但如果是第三方购买的话,便没有争议了,美国与苏联相互牵制,无法正大光明的售卖武器,只有中国的武器才能走出国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伊朗与伊拉克就开始委托自己的盟友担任第三方卖家购买武器,然后再交给他们自己,这个办法巧妙的躲避了美苏对两国的武器封锁,还能落得一个好名声。
于是,伊拉克和伊朗在战争期间,向中国购买了110多架战机,还有数以万计的炮弹和坦克等,这样大数量的订单是我国想都不敢想的,甚至让濒临倒闭的兵工厂起死回生,中国军工业为何会如此困难?一切还需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说起。
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党中央决定将沿海的重工业赶往内陆,进行著名的三线工程建设,可那个年代的中国兜里比脸都干净,军工业的研发又偏偏要与众不同,如果造出来的武器不能压倒对手,那将毫无意义,说白了还是没有钱,军工产品的研发十分耗钱,以至于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国内军工厂的整体水平还停留在四五十年代。
反正都处于坡底了,不论怎么做,都是在走上坡路,时间来到197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时期,正需要大量资金来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可军费开支太大,不足以支撑其他方面的费用,只好对军队进行大规模的裁军。
这样的命令一经下达,军工厂接到的订单微乎其微,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军工厂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冰窖”时期,大家为了讨口饭吃,改行卖起了雪糕,电风扇等,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改革开放刚刚实行了两年,两伊战争爆发了。
从1980年到1988年,谁也没想到这场战争能持续整整8年,两国都不想再耗下去了,1988年2月到4月,双方向对方城市发射了数百枚导弹,伊拉克占了上风,伊朗也随之失去了与伊拉克一站到底的实力,8月20日,两伊终于停火。
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国家,满目疮痍,人民群众流离失所,漫天的黄沙伸手不见五指,在长达8年的战争中,双方的军费开支达到了惊人的2千亿美元,事实证明,枪响后没有赢家,而这2千亿欠款中,也有中国的一份。
伊朗和伊拉克完全属于人傻钱多的状态,靠着天然的石油,除了不缺钱,什么都缺,虽然打仗的时候毫不留情,可他们的国防体系确实不怎么样,生产不出像样的武器,只好把眼光投向远在东方的中国,且中国的武器装备又便宜又好用,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在苏联帮助下的中国,工业体系有着浓厚的苏联气息,就算他们不认可还在发展中的中国,却不能不认可苏联,直接从苏联进口太贵了不说,国际上也会流言纷纷,反观中国的装备有苏联的血统,价值还亲民,当真是不二选择,因此,中国的订单对两伊来说就是雪中送炭,战争打了8年,中国也卖了8年,军火生意赚的盆体钵满。
先从1982年到86年来说,短短四年时间,伊拉克就在中国购买了33亿的武器装备,伊朗则购买了12亿,作为率先挑起战争的东道主,伊拉克拿出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态度,买起武器来也是丝毫不手软,歼7战斗机在伊拉克心中是极为完美的存在,不仅简单易操作,战斗力也是十分威猛。
因此不管是什么先进装备,伊拉克统统收入囊中,不给伊朗翻身的机会,后来伊朗也知道了坦克的威力,连夜下了订单,这样一来,中国成为了战争的三方受益者,躺在家里笑着把钱赚了,就这样,双方用着中国武器在战争上打得不可开交,而中国的军工厂生意却做得如鱼得水,一边点钱,一边观摩国际动态。
两伊战争期间,是中国武器出口的黄金时代,出口交易额足足达到了50亿美元,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两伊战争拯救了中国快要倒闭的军工厂,甚至还有了足够的资金来研发更为高端先进的武器,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毕竟在1987年这一年,中国的军工出口额就占据了全世界总额的12%。
当然,中国在金钱上是赢家,最大的受益者还是美国,两伊战争之所以能僵持这么多年,与美国背后的暗箱操作有着脱不了的干系,美国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反复挑唆,一会儿向伊拉克提供军事支持,以此来拉拢伊拉克,一会又向伊朗伸出友好大手,提供军事帮助,久而久之,使得两国即将在停战的边缘,又被美国注入了血液,长时间处于不战不和,不胜不败的平衡状态。
如果是两个不起眼的小国家,美国绝不可能如此大费周章,可谁让他们正好处于中东国家呢?中东石油资源丰富,欧美国家都想分一杯羹,不论是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曾动过这个歪心思,但正大光明的开战绝不是上上之策,因此,美国便开始充当搅屎棍,将中东地区搅和成稀泥,好在背后坐收渔翁之利。
不仅保证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最大化,还打压了苏联,在国际战场各取所需,美国向来如此,不管怎么说,我们保证我们的利益就是最好的,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巨大差距,军工厂也迎来了巅峰时期,再也不需要谁来“拯救”我们,如此看来,国家强大才是硬道理,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