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是有的,但你要是不挤,肯定是没有的。
早上5点多起床,晚上近10点才下课,时间安排已经很紧凑了,但妈妈还想跟你谈谈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对你目前来说,碎片化时间就是中午的两个小时和晚上的一个小时,这是你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
不过,妈妈并不是说你是牺牲午休时间,非得到熄灯以后继续去挑灯夜战。而是要根据当天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如果还有卡点时,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解决掉卡点,不要让卡点积累。
妈妈担心的是一步卡,步步卡,它会影响你的情绪和后续的新知识点。
之所以会提到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是我知道你对碎片化时间不以为然,以为那一会并不能干啥,也不会有大的作用。
记得初中时,很多同学在排队取餐时,还会拿本书去读,我觉得你也可以这样试试去将碎片化时间利用一下。但当时你还是挺排斥的,觉得这样的做法根本没用。
当然,可能排队的间歇或晨跑的间歇的那几分钟,的确学不到太多知识,但也别忽略了日积月累的作用。
每天学一点点,积累365天后,它的累积效应是巨大的。
不过,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的前提,是从内心接纳它的“有用性”,要是你打心眼不认可这种做法,也是做做样子或者心早就跑了。
妈妈要说明的一个事实是,并不是妈妈眼里只有成绩,也并非只想让你牺牲睡眠来搞学习,而是想告诉你:想要有所成就,就得重视一点一滴的平时。
一个人能成功,并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功夫花在平时,重视点滴的积累与时间。
妈妈对数理化没有发言权,你自己决定要怎么去学习,但有一理念是牢记的:卡点不过夜,能当天解决尽量当天搞明白,以免耽误后边的进度和知识关联。
不然会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另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不能光对标班级,还要对标年级。
有一个很客观的事实是:班级之外目前还有近200人比你努力,还比你刷了更多的题,他们有更多的拓展难题的机会。
这是咱们不能回避的事实,所以孩子咱们除了要写当天的作业外,还要用碎片化时间给自己定一些计划和目标,用日积月累去沉淀。
比如说你要是能轻松完成当天作业后,可以拓展一下数理化,可以写写必刷题,或者你跟任课老师沟通主要索要一些额外作业。
像语文和英语,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每天背10分钟单词,练10分钟的小练笔,这样把弱项夯实在平时。
我也知道,说得容易做得难。就像妈妈说每天要陪你早起一样,到了起床时,还会挣扎,心想再睡一会多好。
人都有惰性,都想偷懒。但只要咱们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啥困难都可以克服掉。
妈妈也是一个特别懒惰的人,但我一想到我要陪你一起成长,浑身都有劲,干啥都充满动力。
每个人都有惰性,也有潜力。在状态允许的前提下,给自己点适度的压力,每天做一点舒适圈以外有益于自己的事,就能磨炼心智,激发内驱力。
像你每天坚持跑步,就是妈妈无法做到的自律,等妈妈这段身体恢复了,会和你继续一起出发。
身体喜欢“赖床、偷懒、舒服、不费脑子、跑神、拖延”这些让我们舒服的事,但这些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变得快乐,它只会偷走我们的时间。
真正让我们变好的,是做一些充实和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比如攻克一道你不懂的题,刚开始可能真的费细胞,有点让人心烦,但做让我们没那么“喜欢”的事,能锻炼一个人,也能培养习惯。
记得妈妈刚开始陪你跑步时,你并不太情愿,到现在爱上跑步,其实就是一个被动到主动,从有点烦到愉悦的过程。
想优秀,都要去坚持做对自己有用的事,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功夫,才能在积累效应中,变得闪闪发光,出类拔萃。
能做到这些的支撑前提,是咱们得有一个对自我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要具象化,而不是模糊的“我想”。
它意味着,咱们得放弃一点自己的习惯,比如别人不学习时你要学习,别人看不上碎片化时间时,你要重视。
道理你懂得比妈妈多,但方法上希望你能听进去一点,只有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自律。
自律真的很难,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也不容易,但你有多自律,就有多美好,妈妈愿意陪你一起自律,妈妈先做到之后,咱们再一起商量,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