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初看批判电影,一次连看三部六七个小时,需要带一些干粮

是搞笑的李富贵 2025-04-22 16:27:22

最近,我偶然找到了一张来自上世纪70年代初的电影票,感到非常意外。这张看似平常的票竟然完好无损地保留了50年。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它并非普通的电影票,而是专门用于观看内部放映影片的特别入场券。

这张旧电影票让我想起了五十多年前的事。那是1971年,部队组织我们集体观看了几部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影片,包括《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和《!海军》。这些电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佐藤荣作领导的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军国主义思想复兴。这一时期,日本东映公司制作了一系列以军国主义为主题的电影,试图通过影视媒介传播这一意识形态。其中,《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和《海军》等作品最具代表性,这些影片以不同角度展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和理念。

中国当局为了揭露和遏制日本右翼势力重新抬头,特意引进了一批影片。这些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负责翻译制作,作为教育材料供各级干部观看,以增强对军国主义危害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这几部电影的放映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只有特定级别的干部才有资格观看。具体来说,部队中排级以上干部以及地方的国家干部才能拿到电影票。他们被安排到指定的电影院集中观影,并且在看完后需要撰写批判性的观后感。

在福州服役期间,部队安排我们看电影,但不是在军营的礼堂,而是去当地的电影院。那时候电影拷贝很稀缺,一个省才有一套。在福州,我们被带到西湖电影院观影。这家影院位于西湖公园内,周围环境非常宁静。值得一提的是,西湖电影院是当时福州唯一能放映宽银幕电影的影院,而日本电影基本都是宽银幕格式的。

当我们听说有机会欣赏这几部日本批判性影片时,大家都异常激动。从片名判断,除了《山本五十六》,其他几部似乎都聚焦于战争题材。在那个年代,能够观赏到这类电影,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部队发布观影规定,仅限干部参加,士兵及其家属、子女不得入场。放映时间预计持续六至七小时,建议携带馒头等便携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有传言说,某些日本战争题材的电影只有干部才有资格观看,尽管这些影片是为了批判目的而放映的,但不少士兵对此也心生向往。一些老兵找到连队指导员,希望能有机会一同观看。然而,指导员明确表示,电影票是根据干部人数严格分配的,数量有限,没有多余的票。除非是干部,否则其他人一律无法参加。

这部备受期待的影片,恐怕难以让那些期盼观影的老兵们如愿以偿。若是在军营的礼堂放映,他们或许还能设法一睹为快。但如今在地方影院上映,看来他们多半要错过这次机会了。

有意思的是,一些老兵趁机冒充干部,过了把瘾。事情是这样的:连队文书去营部领取电影票时,按干部人数拿的票,结果有几张没发出去。原因是有干部回家探亲还没回来,有的在住院,人不在。总之,票没发完,文书私下跟指导员说还剩下几张。

指导员把剩下的几张电影票悄悄处理了。他先塞了一张给文书,还特意叮嘱他别声张。另一张则给了营部的卡车司机,毕竟干部们坐车去看电影,司机没票也进不去。拿到票的文书乐得不行,兴奋得一宿没合眼。可没想到,第二天看电影时,他看《山本五十六》居然睡着了,直到《日本海大海战》开场才醒过来。

0 阅读:0
是搞笑的李富贵

是搞笑的李富贵

是搞笑的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