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誉为“东方之珠”,在祖国大陆的护翼下,经济扶摇直上,比从前的殖民时代强得多。
匪夷所思的是,总有人偏偏要生事,公然反对“一国两制”的大局。
他们嚷嚷什么“主权归属”,甘愿撇下锦衣玉食的生活,去当那异国“狗屎上的苍蝇”。
2020年,香港国安法生效,乱港分子如惊弓之鸟,成群结队奔向英国。
几年过去,到底是做了苍蝇,还是连苍蝇都没得做,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苟延残喘!“乱港分子”窜逃英国后沦为难民,叫苦连天无人理
窜逃后卖惨连连
香港国安法出台后,乱港分子窜逃海外的新闻层出不穷。
但抵达异国后,他们的处境并非“自由”和“尊严”,更多的是沦为难民般的窘境:叫苦连天,无人理睬,苟延残喘,仅此而已。
乱港分子在英国的境遇,频频成为笑柄。
他们在异乡受尽歧视,花光积蓄,甚至穷到无以为继的新闻屡屡传回香港。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似乎并未刺破他们心中的“英国梦”。
仍有不少人前赴后继,把英国当作天堂,直到亲身体会到这片“乐土”的冰冷与绝望。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些人甚至开始打俄乌冲突的主意,妄图从这场战争中“搞钱”。
2022年,林宇轩的举动成了一场闹剧。
他曾因袭警被判入狱三周,后来逃到英国。
林某在脸书发帖称,自己打算前往乌克兰“帮忙”,却在话里话外透露出更真实的意图:捞钱。
他在帖子中卖惨,称在英国生活艰难,四个月没有收入,希望网友们“捐款”支持他的计划。
他还附上了自己的付费订阅频道链接,暗示网友可以通过订阅帮助他“解决生计”。
精明的网友并未买账。
很快有人注意到,他第二天悄悄修改了帖子内容,删掉了关于捐款的字眼,却保留了付费频道的链接,还加上了一段似是而非的“自白”。
他声称自己的确做事冲动,但优点是“想到就去做”。
这样的辩解不仅未能洗白自己,反而引来更多嘲讽:“骗钱的伎俩罢了!”
更有网友直言:“出了事,可别拿香港护照去找中国大使馆!”
事实上,这已不是林宇轩第一次成为笑柄。
2020年5月,他曾在乱港活动中向警方投掷珍珠奶茶,被判监禁三周。
他的上司巫堃泰同样不甘寂寞,国安法生效后,二人相继逃往英国。
巫堃泰在乱港活动中多次出镜,如今销声匿迹,而林宇轩则转而通过“卖惨”另辟蹊径。
俄乌冲突爆发后,林宇轩打着“支持乌克兰”的旗号,试图博取同情。
他自称有网络工程方面的工作经验,可以为乌克兰提供“专业帮助”,但通篇看下来,无非是用“帮忙”二字为自己的经济困境做包装。
这样的事件并非个例。
越来越多的乱港分子在异乡谋生无路,便开始绞尽脑汁博取同情,甚至不惜利用战争、灾难等敏感事件来获取利益。
曾经的高调,现在的狼狈,正是这些乱港分子虚伪本质的真实写照。
连难民的待遇都不如
2019年的“修例风波”后,英国迅速推出BNO移民政策,抛出一块甜蜜的“蛋糕”。
放宽移民限制,允许近300万港人携家人赴英就业、求学,且不设上限。
一时间,乱港分子和部分外媒欢呼雀跃。
有人甚至信誓旦旦地宣传,只需熬过高昂的生活成本,待上六年,就能享受“一等公民”的待遇。
然而,现实终究不是乌托邦。
那些抱着“美好生活”幻想移民英国的乱港分子,最终发现这不过是自欺欺人。
一些人甚至流落街头,对着镜头控诉:“英国政府背叛了我们。”这种场景,几乎成了他们的“群像写实”。
移英港人的生活,与他们出发前脑海中的理想画面截然不同。
大多数移英港人没有在英国学习或工作的背景,缺乏语言能力、职业技能与社会资源,让他们在英国的职场毫无竞争力。
英国雇主对这些移民并不买账,普遍不愿雇佣他们。偶尔能找到的,也不过是些低薪的临时工,收入勉强糊口。
即使如此,也有许多人因为申请不到合适工作,陷入了长期失业的窘境。
住房问题更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信用记录缺失,他们在租房市场上几乎无处立足。
房东要么拒绝租给他们,要么狮子大开口,要求一次性支付一整年的房租。
而这些移英港人,本就因生计问题捉襟见肘,哪里拿得出这样的费用?
这种敌意,让许多港人不仅在物质上陷入困境,更在精神上受到摧残。
以化名为Enoch的一位乱港分子为例,他曾于2019年在英国驻港总领馆前挥舞英国国旗,声嘶力竭地呼吁放宽BNO移民政策。
2021年,当他得知英国要推进相关计划时,立刻兴冲冲地整理行装踏上旅途。
然而,两年不到,他的积蓄彻底耗尽,不仅没有找到一份正经工作,还成了流浪者。
在英国媒体的摄像机前,他满脸愁容,带着颓丧的语气说:“我满怀希望来到这里,以为可以重新开始。现在,我失去了希望。每天都在想,今天要睡在哪里?明天又会流落何方?”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英国政府时,他愤怒又无奈地答道:“这是一场背叛。”
香港有祖国庇护,是一个福地。
然而,总有人生在福中不知福,选择放弃本可以稳步发展的未来,跑到异国他乡做二等公民,甚至连难民的待遇都不如。
对于这些人来说,令人同情不起来。
尊重的基础,从来都是自尊。
那些乱港分子该清醒了,不是所有地方都会像祖国一样包容他们,接纳他们。
而BNO移民的“英国梦”,或许从一开始就掺杂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更讽刺的是,英国一边逐步收紧BNO签证,一边又明里暗里“收割”港人。
以签证服务为例,英国推出了所谓“优先处理”选项。
急着拿结果?可以,支付额外500英镑,五个工作日内搞定。
要更快?交800英镑,第二天告诉你结果。
后来,英国政府又抛出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移民政策。
首相苏纳克甚至公开表示,“如果你对英国没有贡献,就不要来。”
这种冷漠的态度,与几年前英国高调欢迎BNO持有者的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财政层面,英国同样不打算放过这块“韭菜田”。
财政大臣在2024年春季预算案中宣布,2025年4月起将废除“非定居者”身份。
按照新规,新移民在英国前四年可免缴海外收入税,但四年后若继续居住,将和本地居民一样承担税款。这项政策预计每年为英国增加27亿英镑收入。
有人调侃,“英国穷得连裤子都破了,还要薅移民的羊毛。”
还有人直言,“这根本就是BNO港人的连环套。”
英国经济近年来每况愈下,财政困境愈发凸显。
自2018年以来,已有12个地方政府相继宣布破产,未来数年,预计还有多达30个地方政府难逃破产命运。
连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也未能幸免,中部工业重镇诺丁汉同样宣告破产。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BNO签证俨然成为英国政府敛财的一种工具。
高昂的签证费用和附加条款,吸引了大量港人移居,却在现实中不断榨取他们的资源。
2021年1月29日,中国正式宣布,自1月31日起不再承认BNO为有效旅行证件或身份证明。
香港特区政府随后明确表示,BNO护照将不能作为移民证件使用。
英国多次利用BNO敛财毫无道义,并将其作为干涉中国内政的手段,已彻底暴露其虚伪的面孔。
实际上,英国对BNO港人的所谓“欢迎”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移英港人意识到,所谓“美好生活”只是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
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帖子充斥着他们的抱怨和不满。
对于这些人而言,英国显然不是所谓的“人间天堂”,而是一场处心积虑的骗局。
曾经的高期待,如今换来的却是苦涩的现实。
越来越多港人看清了西方政客的丑恶嘴脸,也逐渐认识到“外国的月亮未必圆”,于是选择回流。
移英港人也遭歧视
其实除了乱港分子,移英港人遭受歧视,也已是明摆着的事实。
这种歧视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职场更是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
今年5月,一则关于17名移英港人在英国因参与联署罢工被集体解雇的事件,再次揭开了英国职场对港人歧视的冰山一角。
据港媒报道,这17名港人移英后,通过中介找到一份工厂的散工工作。
这种散工在英国并不稀奇,也是许多移英港人初到异乡后的“标配工种”。
与厂方直接聘请的长工不同,散工的身份天生就处于弱势,劳动权益几乎没有保障。而更为刺眼的是,散工岗位的分配上也充满了偏见。
据这些港人控诉,工厂管理层将大量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分配给港人,而其他国籍的工人则多被安排到轻松、不需要效率的岗位。
这样的岗位划分,不仅让港人倍感不公,更是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双重承压。
事件的导火索,是一次争取改善工作环境的联署罢工。
起初,由一名长工代表带头提出申诉,要求厂方对员工保持基本的礼貌,减少岗位频繁调动等合理要求。
当天,长工与散工一同参与,场面看似团结一致。
然而,罢工结束后,结果却令人唏嘘。
那些直接隶属于厂方的长工,当晚依旧“相安无事”地继续上班,而17名港人散工却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被厂方集体辞退。
更令人愤怒的是,这些港人不仅被无情解雇,还被克扣工资。
他们声称,明明工作了6个小时,发到手的工资却只有2到3小时的报酬。
这种赤裸裸的剥削让他们倍感屈辱。
而带头的长工代表,在事件发生后,竟转而要求他们“息事宁人”。
BNO移英港人的困境,早已不是新闻。
他们在英国最多就是“二等公民”,有的连二等公民都算不上。
从住房到就业,从就医到教育,处处受限。
他们被剥夺领取公共经济援助的资格,在求职和租房时屡遭歧视和阻碍。
与此同时,英国对移民政策的收紧无疑雪上加霜。
长期以来,英国社会对外来人口存在排斥情绪,从资源争夺到治安问题,移民们都被视为社会分化的“根源”。
保守党政府曾通过将非法移民引渡至非洲卢旺达的法案,尽显其对外来者的强硬态度。
尽管新上台的工党政府废除了这一计划,但移民政策的冲突和分歧仍在持续发酵。
许多人费尽心思跑英国后才明白,所谓的“海外天堂”不过是一场骗局。
乱港分子的天堂梦,早该醒醒了。
参考资料:17名移英港人罢工,立即被解雇环球时报
乱港分子卖惨称在英4个月零收入,要网友捐钱支持他去乌克兰做“帮手”环球网乱港分子流落街头:英国背叛了我们观察者网
用户10xxx68
做人不乐意非要当狗
jong
狗都不理[笑着哭]
用户86xxx47
不,
老龙头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