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当地时间9日晚间正式承认,乌军已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建立“战术存在区”。这一动作恰逢美俄新一轮谈判前夕,却暴露出双方战略误判的致命裂痕。
俄国防部卫星图像显示,别尔哥罗德州边境线20公里纵深的农田地带出现焦黑色弹坑带,与乌军无人机部队活动轨迹高度重合。尽管泽连斯基宣称行动是为“保护哈尔科夫防线”,但实际控制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仅为俄方总领土的0.00012%。对比去年库尔斯克战役中乌军曾控制2000平方公里区域,此次行动更似政治博弈的烟雾弹。
泽连斯基资料图
俄军反应速度暴露深层隐患。在乌军渗透48小时后,俄西部军区仅抽调第200独立摩步旅实施反包围,而非动用近卫坦克第4师等主力部队。军事专家指出,这或与俄军当前“三线作战”困境相关——除乌克兰战场,俄军还需应对高加索地区反恐行动及远东边境摩擦。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谈判桌上,特朗普团队正面临双重压力。国务卿鲁比奥在北约闭门会议中直言“普京的拖延战术正在耗尽美国耐心”,但内部文件显示,美俄能源贸易额在2025年一季度逆势增长27%,主要涉及阿拉斯加至远东的液化天然气通道。这种矛盾在特朗普对乌政策中尤为明显:他一面批准向基辅输送价值3.2亿美元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另一面却对乌克兰铁矿石加征10%关税,导致乌方每月损失8000万美元外汇收入。
克里姆林宫则抓住美方软肋。在4月8日俄美预备会谈中,俄方代表要求将“乌克兰非军事化”作为谈判前提,这与美国坚持的“全面撤军”条件形成不可调和的冲突。更微妙的是,俄外交部突然公布2014年《明斯克协议》原始草案,其中包含“乌东自治权”条款,试图在国际舆论场重构叙事逻辑。
泽连斯基资料图
基辅的地下指挥中心里,泽连斯基签署的“第209号特别指令”正引发北约内部争议。该指令授权乌军使用美制HIMARS火箭炮系统对俄境内50公里范围实施打击,这突破了西方军援的“红线限制”。德国《明镜周刊》获取的北约情报显示,乌军已在前线部署12套改装型HIMARS,其射程经技术升级后可达120公里。
但军事优势未必能转化为政治筹码。乌国家安全局流出的评估报告坦言:“别尔哥罗德行动的最大价值在于迫使俄民众直面战争。”然而民调显示,俄边境地区居民对冲突关注度仅上升4.2%,远低于克里姆林宫宣传机器制造的“爱国主义热潮”。更严峻的是,俄军借机在哈尔科夫方向集结4个机械化师,形成“以空间换时间”的绞杀态势。
欧盟能源总局4月9日泄露的紧急预案暴露致命弱点:即便实施第十二轮制裁,欧盟对俄铀矿依赖度仍达19%,其中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的核电站燃料库存仅够维持47天。这种脆弱性在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突访莫斯科事件中显露无遗——随行的MOL能源集团高管与俄原子能公司签署了为期三年的铀浓缩合同,价值约22亿欧元。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资料图
大西洋彼岸的博弈同样激烈。特朗普政府放风考虑对俄铝业实施“二级制裁”,威胁将购买俄铝产品的第三国企业纳入黑名单。但中国五矿集团旋即宣布与俄铝达成160万吨氧化铝年度采购协议,交易额较2024年激增63%。这种“去美元化”的贸易模式,正在削弱西方制裁的实际效力。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兵棋推演揭示残酷现实:若乌军持续在俄境内开辟战线,冲突向白俄罗斯扩散的概率将升至41%。该机构高级研究员马克·坎西恩警告:“当前战术如同在火药库旁玩火——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链式反应。”
克里姆林宫穹顶的双头鹰雕像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而基辅独立广场的纪念墙上,阵亡士兵名单正以每日127人的速度更新。当泽连斯基在加密频道向拜登发送“胜利在望”的讯息时,莫斯科郊外的导弹发射井内,RS-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的燃料加注程序已进入倒计时。这场豪赌的底牌,或许早已超出棋手们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