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滚滚三股洪流,向我毛泽东冲来了。”毛主席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拍着桌上一摞来信,对毛岸英说道:“都认为咱们坐了天下,都伸出手来讨官要官。我们可不是蒋介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哟!”
见父亲紧紧皱着眉头,坐在对面的毛岸英沉思了片刻,向父亲提出回湖南老家的请求。毛主席何尝不想回家乡看看,然而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他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去,于是便点了点头,同意了毛岸英的请求。
当时恰逢毛岸英外婆向振熙80大寿,毛主席精心准备了人参、鹿茸等作为礼物,还特意修书一封贺寿。临行前,毛主席特意叮嘱毛岸英,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陪陪外婆。
“外婆,我好想你啊!”一到外婆家,毛岸英像个孩子一样,扑到外婆的怀里又哭又笑。过了好一阵子,毛岸英的情绪才稳定下来,舅舅赶忙岔开话题,问他怎么没把妻子一起带回来见见外婆。
“思齐在读书,请不下假来,但她非常想念外婆。”毛岸英擦了擦眼泪回答道。一旁的舅妈打趣毛岸英,下次回来要抱着小重孙来见祖外婆,引得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向振熙80寿诞当天,毛岸英按照父亲的安排,为外婆举行了小型的庆祝会,并亲自把父亲给外婆写的贺寿信当众宣读。向振熙听着连连点头,高兴地对毛岸英说:“别看你爸是个大人物,他也有颗平常人的心。”
当年杨昌济病逝后,毛主席和杨开慧尚没有结婚。在将杨昌济安葬后,为了缓解心中的痛苦,向振熙不落俗套地提出让毛主席和女儿早日完婚。那年冬天,趁着春节之机,毛主席和杨开慧喜结良缘。
自此,毛主席和杨家便融为一体,杨家也把毛主席以及他的事业与自身紧密相连。
结婚不久,毛主席和杨开慧去拜访了德高望重的外祖父向寿吾。在向寿吾的书房,毛主席看到一排排丰富的藏书后,一下子就扑到了书架前,在征得老人同意后,开始一本本翻阅起来。
书中夹满的书签和写满的批语,让毛主席对向寿吾的博学和严谨心生敬意。
原本那天毛主席和杨开慧只打算住一晚,在外祖父的一再挽留下,他们决定多住一晚。也正是这多出来的一个晚上,让毛主席对向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25年春节刚过,向寿吾老人与世长辞。年过半百的向振熙还没从失去丈夫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又要经历失去父亲的痛苦。杨开慧随母亲跪在灵前,毛主席满含热泪将祭幛挂在厅上,上面写着四个狂草大字“哲人其萎”,以寄托对向寿吾的无限哀思。
1928年,毛主席告别亲人上了井冈山,杨开慧带着孩子和母亲回到了板仓。不久,杨开慧被捕牺牲,60岁的向振熙听闻噩耗当即晕倒在地。等再醒来的时候,向振熙毅然挑起了抚育毛岸英兄弟的担子。
毛主席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后,决定将三个孩子送到上海。向振熙为了三个孩子的安全,亲自将他们送到上海,之后就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向振熙失去了丈夫、父亲和女儿,和三个外孙还失去了联系,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向振熙经常在院子里独自徘徊……
1949年长沙解放后,毛主席得知向振熙老人还健在,写信表示祝贺,并请当地政府妥善安排向振熙一家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托王稼祥的夫人给向振熙捎去礼物和口信,希望能将向振熙接到北京亲自照顾。
“我不去,南京、北京我都去过了,住够啦。”向振熙缓缓地回答道,她知道女婿日理万机,不愿给女婿添麻烦。毛主席得知老人的态度后,沉默了许久。
在毛岸英回乡探望外婆之后,毛主席又派毛岸青回去探望老人。在全国实行薪金制后,毛主席按月给向振熙老人寄去生活费。向振熙90大寿之际,毛主席又托人将贺寿信和200元寿礼带给老人。
1962年,向振熙老人离开了人世,出殡当天,送葬者络绎不绝。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给向振熙的儿子杨开智寄去500元,并写信叮嘱:“可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不分彼此。”
在开慧陵园,向振熙老人带着对丈夫、女儿的眷念、带着对孙女、外孙重逢的憧憬,静卧在女儿的身旁。墓碑上方,刻着毛主席手书的词,以表对爱妻和杨家满门忠烈的无限深情: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