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方】一吃食物就想吐,冲泡此方,治各种类型呕吐,均有效验

江东向的备忘录 2025-02-22 01:58:35

大家好,我是中医江东向,从医40多年来,我始终致力于运用中医中药、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脾胃病、功能性胃肠疾病、失眠便秘、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脑梗塞、脑血管痴呆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老年慢性疾病。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经典的中医方剂——《大半夏合大黄甘草汤》,并结合一个实际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医的临床应用。

出自:

《大半夏合大黄甘草汤》是在《金匮要略》经典方剂“大半夏汤”和“大黄甘草汤”的基础上结合而成,主要用于治疗胃热积滞、腑气不通所致的症状。

组成:

半夏(12克),大黄(6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人参(6克),大枣(4枚),茯苓(9克),陈皮(6克)

功用:

清热通腑,降逆止呕,调和胃气。

主治:

适用于胃热积滞、腑气不通所致的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口干口苦、食欲不振等症状,尤其适合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便秘的患者。

案例分享:

患者情况:

50岁的申先生,主诉反复恶心呕吐,伴有腹胀便秘、口干口苦。患者自述症状已持续2个月,曾服用西药促胃肠动力药物,但效果不佳。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刻诊:

患者面色偏红,精神烦躁,腹部胀满,按压有轻微疼痛感,大便干结,3-4日一次,小便短黄。

辨证: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舌脉表现,辨证为胃热积滞、腑气不通。胃热上逆则恶心呕吐;腑气不通则腹胀便秘;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均为胃热之象。

治宜:

清热通腑,降逆止呕。

疗效:

患者服用《大半夏合大黄甘草汤》3剂后,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减轻,腹胀缓解,大便通畅。继续调理7剂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胃镜显示炎症明显改善。

开方:(注: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医生指导进行调整。)

半夏(12克),大黄(6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人参(6克),大枣(4枚),茯苓(9克),陈皮(6克)

方解:

半夏:降逆止呕,为君药,主要缓解恶心呕吐。

大黄:清热通腑,泻下积滞,缓解腹胀便秘。

炙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生姜:温中止呕,调和胃气。

人参:补气健脾,增强脾胃功能。

大枣: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茯苓:健脾渗湿,改善胃热积滞。

陈皮:理气化痰,缓解腹胀。

中医养生小贴士:

胃热积滞、腑气不通多与饮食不节、情绪失调有关。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促进肠道蠕动。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烦躁等情绪。

适当运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大家能更好地理解中医调理脾胃的思路和方法。如果您有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辨证施治。我是中医江东向,愿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1 阅读:29
江东向的备忘录

江东向的备忘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