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以为糖果最重要,还和同伴争着要。
读书时,以为成绩最重要,就怕成绩不好,被父母责罚。
涉世之初,以为恋爱最重要,人都是怕落单的。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到了身不由己的地步。此时,什么最重要,很多人都会被社会牵着鼻子走,而不会深度思考。
真正活得好的中年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主张,在社会的夹缝中生存,也会游刃有余。
01
关于赚钱:比拼命更重要的,是惜命。
健康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还一直拼命赚钱。
当他们赚到钱之后,不是游山玩水,过好日子,而是花钱去买健康。
无奈的是,健康弄丢了,可以买回一部分,无法百分百买回。就像过度消耗的汽车,可以修复,但不会完好如初。配件,还是原装的最好。
没有钱,寸步难行,这是事实。但是用什么方式去赚钱,是自己的选择;不去赚太辛苦的钱,不求大钱,是应有的认知。
太辛苦的钱,意味着付出和得到不对称;赚大钱,意味着欲望。
如果一家人省一省,一个月三千块的生活费,也是够的。按照这样的逻辑去赚钱,你完全可以找一份不加班,一个星期还可以休息一天的工作。若是夫妻都去干活,那有余有剩了。
02
关于学习:比自律更重要的,是自省。
人到社会上,继续学习,这是很好的习惯。
进取不止,赚钱、工作的机会更多。
可是很多人,每一天都在看书,却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他们只是跟着别人读书,没有自己的目标,也没有自己的思想。
一些网红,总是在吹嘘,自己一年看多少书,学到了什么;也会告诉你,精彩的部分在哪。你就下单了,结果呢?你只是某个网红眼里的一个顾客。
学习,一定是要让自己“醒悟”的。
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情况,去学一门技能,或者提升技能。你会发现,自己的未来,游刃有余。
每天都在学习,每天也在推动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那么过了多年,你会发现自己超越了同龄人一大截。也许你读的书,没有几本,但是效果很好,读书的深度足够。
北宋的赵普,留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把一本书读透了,运用起来,延伸到方方面面,那一本书都可以改变命运。
03
关于夫妻:比说话更重要的,是听话。
基尔·凯丝勒说过:“婚姻就好比桥梁,沟通了两个全然孤寂的世界。”
确实,找一个人成家立业,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沟通。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中年夫妻,一沟通就吵架。尤其是家境不太好的情况下。
夫妻在恋爱的时候,什么都好说,但是结婚之后,还是会有三观不同的情况,甚至会因为家庭发展方向,遇到第三者,争吵不停。
纪伯伦说过:“当他静默的时候,你的心仍要倾听他的心;因为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喜乐中发生而共享了。”
不管多难,你应该静下来,学会倾听。让对方多说几句,你作为听众,家庭氛围就好多了。
就是爱人讲错了,你需要否定,也不要马上开口,而是微笑着听完。
一个喋喋不休,一个真心的听众,这就形成了语言上的互补。这样,夫妻真的闹不起来,沟通会更加有效。
04
关于工作:比求职更重要的,是爱职。
看过一句宣传标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很多中年人,费尽周折去更好的工作,却忘了自己已经有一份好工作。
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是人的本性。但是我们要克制这样的本性。
可以说,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大有可为的。你爱岗敬业,会吃亏,也会得到更多提拔的机会。
人到中年,就不要到处求职了,而是在一个行业里深耕。
你是担心失业的。但是你观察一下,真正失业的人,是那些在单位上不求上进的人。他们以为自己是老员工,也有一定的贡献,可以吃老本。
其实所有的贡献,只能说明过去,而不是今天,明天。
热爱工作的人,会变得积极向上,也会有更多的成绩,让自己有不失业,随便找工作的筹码。
05
关于育儿:比说教更重要的,是身教。
鸡娃,是很多中年夫妻干的事情。
但是鸡娃的方式,很多夫妻就搞错了。总是去说服娃,要多努力,要去好的大学,要为工作准备。
孩子错了,夫妻就狠狠批评,轮番上阵。
其实,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用行动去教育孩子。比方说,父母放下手机,读一读孩子的课本;父母能够相濡以沫,证明爱情是温暖的。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榜样。父母做什么,孩子有样学样,这是家教的根本。
06
作家张闻天曾说过:“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根据不同的生活状况,精准地寻找最重要的东西,不要什么都抓在手里,不放开。
中年人,生活已经很累了,若是什么都要,那么会把自己压垮;把错误的东西要回来,那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多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对人生,进行精准施策,你用力不那么大,但是效果比别人更好。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