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关系,是有秩序的: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
现实社会上,很多人把秩序搞反了,把钱摆在第一位,认为可以借钱的人,是最值得交往的人。
通过金钱的互动,确实可以发现一批靠谱的亲戚朋友,促成一些大事。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谈钱可以,但是要看长远一些,否则你的钱借出去,就等同于“打水漂”。
给你提个醒:关系再好,也别借钱给这5种人,除非你的钱花不完。
01
持续负债的人,可能没有打算还钱。
俗话说:“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不配。”
一个人落魄的时候,你就去帮他一把,这是一种人情,是雪中送炭的美好。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落魄的人,你帮他几次,他还是没有站起来,反而更穷了。
穷,是有原因的,不能拔除穷根,手里有再多的钱,也救不活。
旧债还不上,又添新债。这样的人,就要小心了。他借钱的动机,也许是不端正的。
就算他有还钱的想法,还希望尽快还钱,但是他持续负债,那么还钱的能力就缺失了。十年八年,他都不能还钱,可能拖累你。
02
四海为家的人,以后人影都找不到。
你有没有这样的亲戚?借钱之后,就去外地打工了。
一开始,他发一发朋友圈,你也会知道他混得如何,在什么地方。后来关于他的消息,一点都没有了。
当你要找他还钱,发现他的联系方式都变了。你找他的父母,也说不清到底在什么地方。
认真算一算,有的表兄妹,十几年都不见面了吧。有的亲戚、同村的老乡,从初中毕业之后,再也没有见过。
对方借钱之后,不见人了。你真的会挖地三尺,把他找出来吗?大概率是不会的,你只能自认倒霉,或者坐等对方出现。
如果一个欠你钱的人,以后再也不见了,你可以去起诉他,但是打官司,要花的成本很大,还不一定可以把钱要回来。真的很发愁啊。
当初,你知道他四海为家,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手机”,为什么还要借钱给他呢?这不是没有考虑后果吗?
03
到处投资的人,习惯性拉你下水。
有一种人,说起投资创业,头头是道。就是富豪们的创业经历,他也能了如指掌。
你和他聊天,似乎是在和富人对话,是在学习致富经。
事实上,这样的人,很要注意,他说的投资,数量众多,掌握的投资资源也众多,但是没有几样是靠谱的。
一个人自己有投资发财的路,凭什么要告诉你?
第一,你参与了,就等于是给他分担了一部分风险。
第二,你借钱给他,他发财了,就是借鸡生蛋;他亏本了,风险还是你的。
第三,他一开始就欺骗,把你的资金,变着法子放在他的手里。
有句很熟悉的话:“你惦记人家的利息,人家盯上了你的本金。”
自己无法把握的投资,不要去参与;别人让你借钱,也要拒绝。人可以冒险,但是不要在茫茫然的地方冒险,总要把危险系数降低一些才好。
04
一辈子不婚不育的人,多年后人死债消。
在古代,讲究的是“父债子还”。反正父母欠的钱,还不上了,子女会管。
父母还可以变卖财产,把钱还上。
那些一辈子不婚或者不育的人,就要注意了。他们借钱很多,把自己的一辈子过好了。等他们老得走不动了,钱财都耗尽了,你对他们是无计可施。
我的一个农村堂兄,六十多了,也没有结婚。
他曾经在村里,借了十几万。找了各种托词,推迟还钱。
现在他住进了乡里的养老院,能吃能喝,但是还钱的想法,一点都没有。
有村里人找他要债,但是失败了。因为他在村里,除了一间破瓦房,什么都没有。
等几年,堂兄过世了,债主就把自己变成一个笑话了吧。
往后看,一个不结婚的人,以后过世了,还债是不可能的;一对不育的夫妻,他们到晚年,人生的债务,是没有人管的。
05
夫妻闹离婚的人,债务永远扯不清。
说一个身边的故事:同小区的小刘,向门卫老张借了一笔钱,用来买房。
几个月之后,小刘和妻子离婚,他们写了离婚协议书,房子给妻子。
老张找小刘要钱,小刘说:“房子不归我,房子相关的债务,也不归我。”
小刘的妻子,也说:“当初是小刘借钱,我不知道。”
一对离婚的夫妻,互相推诿债务,这是很常见的。夫妻拼命争夺财产,也是很常见的。反正,谁借钱给他们夫妻,谁就尴尬了,夹在两个小人之中。
当然,有财产的夫妻,还可以对付;一穷二白,靠租房过日子的夫妻,一旦离婚了,还真的没有办法对付。
很现实的是,夫妻离婚之后,他们可能把房子卖掉,然后去其他地方生活,找人是很困难的。
06
借钱看人情,还钱看人品。
我们不能因为彼此感情还不错,就对人深信不疑,就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你的感情,用错了地方,那就是人财两空;你的金钱,给错了人,那就是坑害自己。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社交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你要看清楚无用的社交,潜在危害的社交,别一概而论。
就算你腰缠万贯了,也不要太大方,要学会拒绝。
拒绝一个人,一开始会觉得不好意思,后来会发现自己多英明。
从今往后,看清自己,也看清别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