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揭开老课文《同一个名字》来源,洞观《读者》文风为何受唾弃

文学私秘 2023-11-21 22:44:03

前一段时期,我应一位网友的要求,查找了老课文《同一个名字》的来源,但只查到了它最早发表在国内的《读者》杂志上,并没有查到其国外的原文来源。

《同一个名字》最早出现在2001年12月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中,收入课本里的时间并不长,目前的教材里已经不见它的踪影,所以对这篇课文有印象的只有一个很狭窄区间里的就读学生。

笔者当时是用课文里的关键语句进行查找,查找到它的原来的文章标题叫《抽彩》,然后用这个标题再查找,就找到了国内首次出现的来源,它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读者文摘》(也就是现在的《读者》)1990年第2期上。

然后笔者的查找也就到此为止了。

这篇课文的作者署名为:菲利浦·凯利,笔者当时用这个汉语译名的英文对应名,到“必应”及俄罗斯网站上搜索了一下,没有找到任何关于这个作者的有用信息。

后来,又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的家乡“波多黎各”来进行搜索,仍然一无所获。

笔者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优良公民,久闻翻墙软件的搜索威力,但不能因为逞一时搜索之快,而去违背一个优良公民的准则吧。

于是,查找外文来源的努力也就就此停止了。

最近,收到一位网名为“中午一点半”的网友的来函,将他查找的原文来源情况,作了一个详细的介绍,笔者深感收益,还与他就一些原文的内容进行了交流切磋,现征得这位网友的同意,把他的搜索与探讨结果整理如下。

一、课文溯源到《天主教文摘》的源头:

下面是“中午一点半”网友对《同一个名字》的来源查找结论:

“你好,您之前发表的《同一个名字》课文考据,您最后没有找到作者菲利普·凯利的信息。我帮您搜了一下。

他的名字是phillip kelly,这篇文章原名为Walter and the Raffle(沃尔特和抽奖),《读者》1990年翻译这的篇文章,应该是摘自美国《读者文摘》1989年134卷第26页。

当时国内的《读者》有翻译美国《读者文摘》的习惯,很多文章都是来自于美国《读者文摘》的翻译。

而美国《读者文摘》的这篇文章又是来自于catholic digest(天主教文摘)的一篇投稿,作者其实就是教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记录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故事,并不是专业的作者,也找不到什么后续的信息了,后来很多他们教会相关的书籍都引用了他的这篇文章,以表明在宗教指引下的人们会互帮互助之类的。

选用作教材的时候删除了其宗教成分,但这篇文章本就是某教会为自己脸上贴金的故事,放在他们内部文摘刊物上进行传播,用于课文确实不妥。

又搜到了一些,这个人2011年还在这个franciscan(方济各会)下面,现在已经是神父了,他2011年出现在了另一篇关于其他人物的记录文章里,他在里面表扬了对方一句,应该是同一个人。这些文章都是他们教会的杂志发行的,其实你看课文原文就看得出:“二十年前,我还是一名修士。”

一般人也不熟这些修士、神父的区别,不需要说“还是”,所以这篇文章的来源也只有可能是他们内部的文章。

这种给教会夸耀功劳的文章甚至都不会进入美国的教材,知名度特别低,几乎搜不到,结果却进入了我们的教材,我小学的时候也学过这个,真的太搞笑了[左捂脸]

我还截了一些图片,可惜美国读者文摘现在在线预览不开放,只能搜到这篇文章的来源刊物和页数,不能详细阅读原文了

这是另一个教会的宣传页面,提到了这篇文章最初的来源是教会里的文摘刊物,美国读者文摘应该是摘录的教会文摘刊物,然后又被中国的读者杂志翻译。

由于版权问题,互联网上现在只能提供这篇文章原文的标题预览,就是我说的:walter and raffle

二、课文的背景与故事的真实性

这位网友继续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深入查考:

——对了,我觉得关于文章的真实性,还可以再补充一个资料,我在搜索的时候找到另一本书,名为:THE PUERTO RICAN IN NEW JERSEY(在新泽西的波多黎各人),写于1955年,记录了上个世纪前期波多黎各人来新泽西务工的各个方面。

按文章发表时间推断,文章的故事应该发生在1969年左右,文章里提到沃尔特在这里工作了25年,恰好是1944年,我猜测其实更可能是1945/1946年,因为书里提到了在二战后波多黎各来美务工有井喷的趋势,而且大多数人都到了新泽西州,这与文章里写的内容不谋而合。

这本书也提到了当地产业主要是农产品副食加工,和书里提到的制作蔬菜罐头、收青菜也是一致的。书里还提到了这些波多黎各人退休后的去处,极大部分人都是回到了家乡,只有少部分人去了其它地方。

当时的波多黎各人在当地被视为异类,书中说当地人看他们就像“alien”外星人一样,他们在其中无法融入,语言不通也成为阻碍,所以大多都是抱团。他们的薪水也很低,虽然对于在家乡来说他们赚得已经很多了,但远低于当时美国的平均水平,当时大部分人都在采访中说自己和家庭生活有困难。在工厂工作每周的工资是40美元,而在农场工作则是30美元左右,和原文说“5美元大概是采摘工人一天的工资”情况也极其相似。

这本书里描写了当时的波多黎各务工人员生活方方面面,我认为与原文相当贴合,可以看出Phillip Kelly应该的确有在新泽西州的波多黎各务工人员中进行布道工作的经历,这篇故事应该也是取材自他工作中的某段真实经历。

但就像您质疑的那样,沃特尔先生本来马上就要退休回家,为什么他们还要集体凑钱让他在退休前再回家一趟?为什么他们以前不这样做,要在最后一年才这样?这实在是很说不通。

我猜测他们这么做,其实是找个理由为沃特尔先生筹集了退休回家的路费,让他能多带点积蓄回到老家生活的更好。或许之前即将退休的人也有这样的待遇也说不定,但作者没有明确指明这一点,因为那样会显得大家“没那么有爱心和无私。”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确是来源于作者在现实中的经历的,作者极大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事,但是肯定有添油加醋的地方,也有有所隐瞒的地方,它就像我们小时候写的作文,总会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夸大得感人至深。

三、如何找到原文:

下面,笔者就技术性的搜索问题,向这位网友作了请教。

笔者很奇怪的是,当时用中文的作者名译回过去的英文名去搜索查找,但却如泥牛入海,一入豪门深似海,没有捞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对此,笔者对“中午一点半”网友的搜索功力,赞叹与敬佩不已。

“中午一点半”网友作了解释:

——至于Phillip Kelly这个名字,我觉得很大众,但实际上网上能搜到的内容不多,也并不是个作者。我根据年代推测,如果文章是1989年左右写的,那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60年代末,按这个年龄标准筛选,而且作者又要是为方济各会服务的,我只能搜到有且唯一一个信息,是方济各会在2011年的一篇杂志,里面提到了一个神父叫phillip kelly,而且这篇杂志采访的另一个人是phillip认识的人,她也比较老了,应该大概可以推测是同一个人。当然也可能有同名的情况,所以我不敢肯定。——

对笔者为什么搜索一点没有结果的疑惑,这位网友解释说:

——这个文章在国外几乎没有任何名气,我只在两个宗教宣传文中看见了作者引用它们,国内当时的鸡汤文流行让这篇文章上升到了一个不应有的高度,其实国外这种宗教宣传杂志写的很多,都是这样极度真善美的东西,但是又很虚无。虽然故事很美好,但是教材把这一篇目抛弃也是对的。——

笔者当时就按照网友提供的原文标题“walter and raffle”搜索,但只查到了一个人名:walter raffle,并没有找到全文。

这位网友继续向笔者解释道:

——另外walter raffle我也搜到过,只是一个巧合,这个人和我们找的文章没有任何关系 。你需要在“谷歌图书”中才能搜到,这是专门搜书刊的搜索,但是你只搜名字也搜不到,我是搜了好多关键词,再从其他文章节选的原文里面补全更多关键词句,才能在那里搜到的,这个搜索器不是很好用。——

这位热心的网友又向笔者提供了一段原文,供笔者作搜索尝试:

【While the commotion continued down on the floor, I casually reached back into the drum and drew out a handful of slips. Each one, in different handwriting, carried the name — Walter Jansen 你可以试试搜这一点,这是原文中的最后一段】

我用这一段原文搜索,真的很神奇,果然搜到了一篇布道文章,前面部分,引述了《圣经》中的内容,进行一番阐述,然后,就引用了我们熟知的《同一个名字》中的故事:

网页的翻译内容

上面的有关课文的文字内容硬译如下:《天主教文摘》刊登了驻扎在新泽西州的方济各会弟兄菲利普·凯利(Phillip Kelly)的故事。他正在与波多黎各移民工人一起工作,

网友解释说:是的,但这里的brother是修士,比father神父低的一个神职,这个phillip20年后显然升职了,并不是弟兄的意思。这也是我最开始找到的线索,因为有这个网站我才能获取到一部分原文,最后找到它出现在美国读者文摘1989刊里。这里的希伯来书不是文章的来源,宗教文章通常是有布道的作用,类似于老师讲课,所以需要告诉读者我们讲的是希伯来书(类似于我们的课本)的第几页,然后老师会举很多例子说明课文里的观点。我用的是波多黎各加新泽西加这个宗教名再加walter找到的。

“中午一点半”网友也在这里回顾了他是如何搜索到原文的,这也对我们如何在外文网站上搜索提供了一点参考选项:

——是的,这也是我最开始找到的线索,因为有这个网站我才能获取到一部分原文,最后找到它出现在美国《读者文摘》1989刊里,我用的是“波多黎各”加“新泽西”加这个宗教名再加walter找到的。——

这样子,还是笔者在搜索的时候,功夫不到位,所以无功而返。

这位网友也提到了搜索时的技巧问题,笔者觉得也有参考价值:“是这样的,作者名和姓之间会有空格,而你的关键词之间也有空格,所以搜索器往往无法区分,会把它们当成不同的关键词,所以搜索的时候可以试着只保留名字或者只保留姓,再加尽可能多的其他关键词”。

四、“中午一点半”网友对个人信息的一点介绍:

“中午一点半”网友还介绍了他的一点感受:

——非常开心能帮到您,机会难得,我还想感谢您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曾经是我最喜欢的课文,虽然没有人要求我背,但我那时候全篇背诵下来了,直到现在还记得怎么背,我小时候身体不佳,一直被同学殴打欺负,老师家长也都不管我,我在一个内陆城市从来没见过海,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第一次翻阅语文书的时候就迷上了那篇课文了,我感觉学校里的一切都是灰暗的,只有那个课文里的五光十色的海水和沙滩能给我带来一丝明亮,每天不开心的时候我都会把它读一遍,想象着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地方等待着我,那时候我总在教室的角落热泪盈眶。

谁都不知道这篇文章对我多重要,我后来搬家过几次,以前的书都丢了,但是唯独那本课本我还留着。我以前也曾经试图寻找过这篇文章的作者,其实我大概从十年前就找过好几次,但是一直不知道从何下手,谢谢您给我过去的记忆找到了归宿,我现在住在一个海滨城市,我以后也会去可克达拉草原张加毅先生的雕像前看。——

网友对笔者的一点小小的精神奖励,也使小编大大的激动了一下,觉得刨根问底地寻根溯源,并不是没有价值。

毕竟我们小时候懵懵懂懂,很多事情,只能被动地接受,也不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但当我们成年之后,就会很好奇,当时接受的信息里,隐藏着很多不合常理与违背逻辑的种种盲点与漏洞,必然也会讶怪当年胡里胡涂地一古脑地灌进脑子里的一碗水是从哪一只水桶里舀出来的,我们必定要产生强烈的一窥究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而小时候接受进记忆中的语文课文,可以说集中了这种迷惑与困顿的富集区,让我们忍不住要去搞明白,我们童年时没有能力去辨识它们的前因后果的迷雾重重背后,究竟潜伏着什么样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或许就是我们寻访课文秘密的动力与原因之一吧。

在此,再次感谢“中午一点半”网友身在国外,还抽空写了这么多的内容,对课文作了详细的来源查考与背景解析,尤其是在查清了来源之后,我们深感这样的课文,的确是不宜进入中国的小学教材。

幸好这篇课文及早地被踢出了语文教科书,不然又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尴尬,是可想而知的。

对于本篇溯源文章,笔者只能说是掠人之美,分享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像笔者一样,有所收益。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读者》上的文章不注明来历,造成背景迷失。《同一个名字》就是来自于一篇布道的文章案例,用于讲道之用,拿来作为课文,妥否,自有公认。

2、《同一个名字》引进教材后,因为缺失背景,既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地理直感,导致教材分析与今天网友的研判,有着明显的落差。

我们看看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7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对课文的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我”在参加当地一次“回乡之旅”的活动中,亲眼目赌了人们对即将退休的沃尔特·詹森的爱戴,他们都把回家看看的机会让给了他。说明了只要你热爱别人,别人同样会热爱你。

课文首先介绍了故事的背景:波多黎各的移民们都梦想有朝一日挣足了钱回老家盖房子。每年他们都有一次“回乡之旅”的活动。沃尔特即将退休,他热爱和他一道工作的人们,大家也同样爱戴他。接着课文重点写了“我”参加传统活动——“回乡之旅”的经过。先写了活动的场面,接着写主持人对沃尔特的表彰和感谢。“我”被蒙上眼睛,抽出那个幸运家庭,当“我”念道“沃尔特·詹森”的名字时,人们欢呼雀跃,最后点明课题——原来每张纸条都用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

课文结尾出人意外,又合乎情理,让人回味深长。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选编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方面是为了检验并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3、《读者》杂志遮颜盖脸地对国外不知来源的信息的断章取义的引进,随着国门的大开与国人日益参加全球社会的交往潮而被人们看穿,这也导致了《读者》杂志的走俏与走红呈现断崖时下跌。这是一件好事。从《同一个名字》昙花一现地出现在教材中,就可以看出,《读者》模板的荒唐与可笑。

0 阅读:0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