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野战厨房,也没自热小火锅,士兵在野外怎么填饱肚子

兵哥有话说 2020-12-24 22:56:14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了解的部队生活只停留在新闻和影视作品中。虽然很多咨询和新闻,都告诉我们如今士兵的伙食有多么好,例如在雨林中吃盖饭,在高山上吃火锅。但只有真正当过兵的人才懂得,士兵吃饭远不是新闻里面说的那么简单。

在和平时期,部队可以在驻扎地吃食堂,或者在岗哨和阵地呼叫无人送“外卖”。在大军团行军中,士兵有野战厨房,也能吃到可口热乎的饭菜。但如果是在敌后或者鸟无人烟的野外,士兵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非危言耸听,一旦打起仗来,一些在敌后作战的部队,是不可能携带几十公斤重食物前进的。一则是因为过重的食物会增加士兵行军负担,导致士兵没有多余体力作战。二则这些食物都有包装袋,如果处理不好会被敌方巡逻小队发现。一旦被发现,相当于暴露了自己的目标,轻则遭受损失,重则全军覆没。

所以一支部队如果想在野外长期生存,就不能靠着午餐肉、自热火锅这种食品,而是要找别的出路。对此,一位退伍老兵曾告诉笔者,部队野外生存想获取食物,只需记住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可。

这句话的大意,是部队在野外要懂得从环境中获取食物资源。而并非靠自己携带的食物,必要时候,自己携带的食物,也会被拿来当做捕捉猎物的诱饵。

据退伍老兵介绍,新兵进入部队后,都会有专人传授野外生存方面的知识。和贝爷那种单纯野外生存不同。部队的野外生存,还要加上如何在敌人火力下获取食物。这样难度系数就高了很多。

比如食物辨别是新人必学内容,可以帮助新兵很快找到野外可以吃的东西。比如什么样的蘑菇有毒,什么蘑菇能吃,能吃的蘑菇需要如何制作?这些都需要新兵认真学习。

除此之外,新兵还要学习如何制作简易鱼钩、制作简易木质工具。这些技能是为了狩猎使用,虽然士兵有专业刀具,但也需要学会制造工具。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如果条件在艰苦一点,士兵所处的地方没有可食用菌类,也没有鱼和野兔之类的动物。那想获取食物,就只能看有什么吃什么了。很多普通人难以下咽的东西,比如:蛹、蚯蚓或者各种虫子,都是士兵们补充蛋白质的最好食物。相比较兔子或者鱼,蚯蚓和蛹非常好获取,而且量也大,所以深受士兵们喜爱。

当然,野外生存除了上述这些获取食物办法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因粮于敌。也就是从敌人身上获取食物,这个做法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直到今天也没有被取代,就是因为这是一件很靠谱的事情。用敌人的军粮充饥,不但能恢复自己军队士气,还能打击敌人军队士气。只是一件此消彼长的好事,因此很多名将都会这么做。

0 阅读:33
兵哥有话说

兵哥有话说

兵哥有话说,说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