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2000块,请不来民工,却可以买大学生一个月

三立叨叨 2024-07-23 15:49:03

又是一年毕业季,一大批怀揣梦想的学生走出了校园,涌入了社会,然而现实却不像象牙塔那般美好,反而残酷无比。

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找不到工作四处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一边是高价都请不来的民工荒。

更冰冷的是,2000块,请不来民工,却可以买一个大学生一个月。

对此,有些人总是喜欢唱衰教育,认为读书无用论,其实,这和读书关系不大,脑体倒挂的现象,主要和社会需求有很大的原因。

以前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最不缺的就是底层民工,最缺的就是人才。

谁抓住了人才,谁就抓住了生命线。

为了笼络人才,各大公司不惜砸重金,只为尽可能招揽多一些人才,毕竟人才的竞争力就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作为人才的主力军,自然工资水涨船高。

就好比十年前,互联网刚发展的时候,但凡和互联网扯上关系的岗位薪水过万是常态,比如程序开发,测试,产品经理等等。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微信之父张小龙,一个微信,占据了腾讯半壁江山,要是没有微信,恐怕就没有现在腾讯的如日中天。

但是现在不一样,各行各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趋于稳定,很多行业早已过了黄金发展期,比如地产、互联网。

很多岗位早已饱和,各大公司都在想着怎么降本增效,再给大学应届生高额的薪水显然不可能,就连岗位都很少新增,只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等别人离开了才会位置。

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薪资自然高不起来。

然而,趋于稳定的市场,对于民工来说却是一个利好的机会。

以前发展快,大家总是走的很急,生怕被社会淘汰,现在慢下来了,开始把注意力停留在日常中,提高生活品质上。

条件好的会选择搬家,住好的地段,好的户型,或者购置家用电器,日常一些的网购各种生活用品。

为此产生的搬家需求,快递需求,外卖需求就越来越多,不管是搬家公司,快递公司,外卖生意都是十分的好,惠及底层,民工就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工资也水涨船高。

另外,大学生和民工两个群体在成长模式上,天然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

民工吃的青春饭,大学生吃的中老年饭。

民工大多数从事的都是体力活,比如搬家,拉货、工地等等,没有一个是轻松的坐在办公室吹空调就能够拿钱的,个个都是暴晒在太阳底下。

干完一天活,没有哪个不是湿透一身衣服的,而且还没有什么假期。

就这样的劳动量和劳动密度,也就年轻的时候,仗着身强力壮,能够扛得住,累了直接躺下。第二天起来依然身轻如燕,跟个没事人一样,接触继续干。

年纪大一点的人怎么受得了,即使你受得了,别人也不敢用你,万一出了事情,老板还要担责任,倒不如选个年轻人来的实在,哪怕贵一点。

大学生不一样,刚出社会的时候,只有在学校的理论知识,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很多工作不像搬家,有力气就可以,而是不知道原理的话,压根没办法着手。

因此,进入公司,大多数毕业生都不能直接产生太多的效益,公司自然也不愿开高价。

但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就在于他们脑里有理论知识,有着清晰的路径,知道怎么走,走向那里。

只要给时间,就能走的快又稳,不会迷路,而且时间越往后,创作的价值越高。

哪怕他们之后选择不同的行业,之前积攒的学习能力,也会让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走的比别人好。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经就是个英语老师,但不妨碍他一手创建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传奇人物。

最后,大学生和民工收入模式天然不一样。

民工的收入一直都是一层不变的,以前是在什么价位,现在大概率也是在什么价位,即使变动也只是小变化,没有本质的飞跃,不会说,以前一百块,现在几千块。

以前家里的小工,工资是几十块一天,师傅的工资一百多,是小工的三倍。

现在,小工的一百多,师傅就是三百多,比例不变的,价格变化是因为物价在上涨。

大学生的收入,就像是升级打怪,打到哪一层,收入就到哪一层,没有天花板。

只要能力足够强,能够上升到足够的高度,工资是没有上限的,属于越老能力越强,收入越高。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最开始创立京东的时候,为了能够及时回复客户的问题,就睡在办公室,每隔两个小时定个闹钟,生怕错过客户的回复。

也正是因为这种极致的用心,才让京东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屈一指的上市公司,刘强东的身身价也水涨船高,身价过千亿。

最后想说

2000块,请不来民工,却可以买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看似是一种读书的悲哀,但其实也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理性正确的看待,远远比鼓吹读书无用论更为重要,毕竟2000块也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未来空间广阔,不可估量。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红利,也有偏爱的一群人。

百废待兴的时代,偏爱野心勃勃的企业家,艰难险阻的时代,偏爱一技之长的专家。

但不管任何时候,读书无疑都是最好的捷径之一。

如果要说读书没用,那也只是你读书没用。

0 阅读:0
三立叨叨

三立叨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