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响彻俄腹地
俄罗斯腹地再次响起爆炸声。这一次,乌克兰的无人机不仅飞得更远,打击的目标更加致命—俄军战略轰炸机的"生命线"。
1月8日凌晨,俄罗斯萨拉托夫地区传出连续爆炸声。当地目击者称,深夜突然听到十几声巨大爆炸,火光冲天。
俄方发布简短通报称,防空系统在该地区拦截多架乌军无人机,部分无人机击中了"工业设施"。而乌方情报部门随后证实,此次打击的目标是为俄军战略轰炸机基地提供燃料保障的油库综合体。
值得注意的是,萨拉托夫距离俄乌冲突前线超过480公里,是俄军第22重型轰炸机航空师的驻地。这里部署着图-22M3"逆火"、图-95"熊"等战略轰炸机,是俄军对乌空袭的重要基地。
乌军战术再升级
乌军选择打击燃料储备区而非直接攻击机场,其战术思维的已经发生转变。没有充足燃料补给,再先进的轰炸机也只能停在地面。
这次袭击虽然没能彻底瘫痪俄军的轰炸能力,但确实让他们的后勤补给出了大问题,行动起来更加困难。
这种"点穴式"打击比直接摧毁飞机更具性价比,一旦油库起火,连锁反应造成的损失将远超预期。
乌军此次480公里的作战半径意味着乌克兰已经掌握了相当成熟的远程无人机技术,俄军腹地的战略目标正逐渐暴露在乌军的火力范围内。
更重要的是,行动时机选择极具政治意味。恰逢美国和北约在德国拉姆施泰因召开新一轮防务会议,乌军用实际行动向西方盟友证明了继续提供军事援助的价值。
去年底以来,俄军加大了对乌克兰的远程打击力度。12月初,俄军出动20多架战略轰炸机,发射巡航导弹群对乌克兰多个城市实施饱和攻击。
基辅、哈尔科夫等大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乌克兰全境近40%的供电系统一度瘫痪。
无人机威胁升级
俄乌冲突以来,面对俄军的密集轰炸,乌克兰的反制手段经历了显著演变。最初阶段,乌军主要采取被动防御策略,依靠西方提供的防空系统拦截来袭导弹。
面对俄军不断变换的攻击战术,防空火力始终难以实现全覆盖。即便在防空系统最密集的基辅地区,据乌方统计,拦截率也难以突破85%。
随后乌军开始尝试近距离反击。在克里米亚半岛,乌军运用改装无人机对俄军基地发起攻击。去年8月的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遭袭就是典型案例。
无人机群的打击造成俄黑海舰队指挥部建筑严重受损。不过当时的打击范围仅限于200公里以内,效果有限。
今年初,乌军的打击范围延伸至俄罗斯腹地。莫斯科等大城市频频响起防空警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莫斯科国际商务中心遭遇的连续突袭。多架无人机突破防空系统,连续击中多座摩天大楼。
此次萨拉托夫油库遇袭,乌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再次实现质的飞跃。这次行动的特点值得关注:打击精度显著提升。
无人机能够精确命中分散布局的油罐区关键设施;突防能力大幅增强,即便面对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严密防护,仍有多架无人机突破封锁。
乌军的作战理念更加成熟,不再是简单的骚扰式打击,而是通过精心策划的战略行动,既造成实质性破坏,又迫使俄军不得不分散防空力量。
不过,这种深入打击也可能引发俄方更强硬的反制。今年以来,俄军已经在多个方向部署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
这种导弹飞行速度达到10马赫以上,现有防空系统难以拦截。一旦俄方决定采取报复性打击,乌克兰面临的压力将急剧上升。
那么若是俄军加大空袭的范围,乌军能否招架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