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4-03 03:30:17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乌兰察布市及其下辖的县区在古代都有着各自的古称,这些古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这片土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变迁和民族交融。

一、乌兰察布市的古称与历史

1. 乌兰察布盟

乌兰察布市的前身是乌兰察布盟,这一名称起源于清朝初期的会盟制度。清代乌兰察布盟属理藩院统辖,绥远将军衙署节制,对所属四部六旗进行监督和调节。这一名称从清代康熙年间一直沿用到2003年撤盟设市。

“乌兰察布”系蒙古语,“乌兰”意为“红色”,“察布”意为“山口”或“峡口”,指两边有山、中间是平坦开阔地的地形。据《绥远通志稿》记载,乌兰察布盟得于蒙古语“乌兰察布”一词,即为“红山口”之意。清天聪六年(公元1633年),四子王部落、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茂明安部落、喀尔喀右翼部落(即达尔罕旗)等六个部落首次会盟于乌兰察布,故有乌兰察布盟之称。

二、下辖县区的古称与历史

1. 集宁区

集宁区是乌兰察布市的市辖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元代在今集宁区建立了集宁路,成为集宁一名的由来。集宁历来为塞外战略要地和交通孔道,是联系北京、宣化、大同等地的枢纽,历史上就是中原内地对蒙古草原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是草原丝路的重要节点。

在明清时期,集宁地区是内地与内外蒙古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集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商贸往来的重要节点,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 丰镇市

丰镇市,1990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丰镇县,设立丰镇市。其名称来源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丰川卫和镇宁所合并设置厅治,取丰川卫和镇宁所第一个字作文厅名,因而得名丰镇。

丰镇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近代,丰镇市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原绥远地区争夺最为激烈、战役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爆发了对中国革命战争史具有重要影响的集宁战役。

3. 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

这三个旗的名称都与“察哈尔”有关。“察哈尔”系蒙古语,意为边疆。这三个旗的设立与察哈尔部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1954年,撤销绥东四旗中心旗、正黄旗建制,设置察哈尔右翼前旗,是以“察哈尔”蒙古语命名。“右翼前”是右前边之意,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等于县。同年,撤销陶林县,划入镶红镶蓝联合旗,并改称察哈尔右翼中旗,以蒙古语“察哈尔”命名,地处察哈尔部之西。察哈尔右翼后旗系蒙汉结合语,地处察哈尔部之西北。

察哈尔部在历史上是蒙古族的一个重要部落,其活动范围广泛,对这片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即四个贵族统辖的区域,它的前身即四子部落,名称由此而来。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五世孙脑音泰敖特根,因其四个儿子统辖一个部落故称四子部落旗,简称四子部,四子王旗名称来源于此。

四子王旗是乌兰察布市面积最大的旗,其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在清代,四子王旗是乌兰察布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牧民们以畜牧业为生,与中原地区进行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5. 卓资县

1945年12月28日,为纪念贺龙司令解放卓资山战斗,并因该地踞有龙山之险,绥蒙区政府主席云泽(乌兰夫)、副主度杨植霖签发政令,在卓资山地区成立龙胜县。后来,龙胜县更名为卓资县。

卓资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境内有着丰富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如卓资山岩画、九龙湾旅游区等。这些景点见证了卓资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变迁和民族交融。

6. 凉城县

县名“兴和”两字,是从元朝“兴和路”沿用而来。1914年,宁远县改名为凉城县,以北魏凉城郡而得名。北魏时期建郡于山梁之上,取名梁城郡,因气温凉爽,亦称凉城郡。

凉城县在古代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汇交融的地区。其境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岱海遗址群、老虎山文化遗址等。这些遗址见证了凉城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繁荣和民族融合。

7. 兴和县

兴和县的地名来源与元朝的“兴和路”有关。1912年,兴和改厅设县,因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兴和而得名。

兴和县在历史上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其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如苏木山旅游区、察尔湖旅游区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兴和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8. 商都县

1918年7月,中华民国察哈尔省批准撤销商都招垦设治局设立商都县。新中国成立后仍以商都县称之。1925年《商都县事情》记载:“商都”,满语“水漩”也,以注入察汗诺尔之水,清澈激湍,回漩成纹,故蒙古人即以满文商都称之。

商都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如商都西芹、商都莜麦等特产享誉全国。同时,商都县还有着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如商都遗址、商都庙会等。

9. 化德县

化德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清代,化德县是乌兰察布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如化德县裕民遗址、化德县博物馆等。

化德县在近代也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更。1954年,撤销陶林县,划入镶红镶蓝联合旗,并改称察哈尔右翼中旗。后来,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化德县成为乌兰察布市下辖的一个县。

乌兰察布市及其下辖县区的古称与历史信息丰富多样,反映了这片土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变迁和民族交融。这些古称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发展。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古称的历史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乌兰察布市及其下辖县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0 阅读:47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