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电影院的热闹气氛似乎渐渐平息了,但《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却依然在刷屏。
即便是在普通的周六,它依然能创下单日票房破亿的惊人纪录。
这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不少影迷的关注:张艺谋,在短时间里两次发文祝贺《哪吒2》的票房成绩。
有人好奇,张艺谋这个国内顶尖的大导为何如此热情?
毕竟,他的身份和口碑似乎和这部以年轻观众为主的动画电影关联不大。
而背后的故事,却远比想象的更耐人寻味。
话说《哪吒2》确实火得离谱。
春节档结束之后,大多数电影基本完成了一轮票房高峰,但它却能持续发力,凭借故事和口碑撑起了更大的天地。
电影院里,到处是专门为了它来的观众,不少中老年人甚至带着孙辈一同观影,气氛格外热闹。
有观众直言,“不来看都不好意思再聊天了,满大街都在讨论哪吒。
”
这种全民热情在当下的影视市场并不常见。
而正是这种少见的现象,吸引了像张艺谋这样的导演的关注。
他第一次发文,是对电影票房破百亿的祝贺。
过了几天,似乎意犹未尽,又贴上合影图片,再次为电影加油鼓劲。
看得出,他是真的高兴。
张艺谋为何为《哪吒2》频发祝贺?
表面看来,张艺谋的发文是一种简单的致敬行为,体现了他对电影行业新生力量的支持。
但仔细琢磨,你会发现这背后也藏着一份特殊的关联。
毕竟,张艺谋和其他春节档竞争者不同,今年他并没有参与票房争夺战。
这让他的态度更加轻松,没有利益纠葛,他的祝贺显得更大气。
更重要的一点是,《哪吒2》的票房其实与张艺谋未来的作品拍摄直接相关。
光线传媒作为《哪吒2》的主要出品方之一,也正是要投资张艺谋科幻电影《三体》的“金主”。
这对于张艺谋来说,不啻为一场双赢合作。
动画电影票房越好,光线的营收就越高,资金链更充足,而《三体》这样的硬科幻电影,无疑需要非常高的预算支持。
《哪吒2》票房成助推力,张艺谋新作《三体》迎资金保障说起科幻题材,《三体》无疑是最烧脑、最复杂的电影改编项目之一。
从原著书粉的苛刻要求,到宏大的宇宙设定,再到需要花费大制作特效和漫长拍摄周期,都让这部作品成为电影史上少见的艰难挑战。
不过,张艺谋显然没有因此退缩。
早些时候,他就公开表示过,新作计划投入四到五年的时间来制作,力求打造出一部真正值得观众期待的科幻佳作。
现在,《哪吒2》的票房大获成功,也让光线对于《三体》的投资更加充满信心。
一方面,它减轻了投资方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张艺谋提供了更宽裕的拍摄空间。
电影行业里,预算充足与否往往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的质量。
而一旦资金吃紧,一些关键的场景和特效就不得不被砍掉,影响最终效果。
所以,可以说《哪吒2》的热卖,间接帮助了《三体》。
不断尝试新领域,张艺谋开启新阶段的电影布局不过,谈到张艺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年过70的导演早已不满足于过去的荣耀。
他最近几年可以说是全面突破自我。
从主导冬奥会开幕式到饱受争议的黑色幽默古装电影《满江红》,再到现实题材作品《第二十条》,他的每一次尝试都在刷新人们的认知。
他给外界的感觉是“全年无休”、“精力旺盛”,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并没起到什么作用。
而未来的《三体》,又是他对科幻领域的一次大胆探索。
在采访中,他直言:“拍不拍得好是另外一回事,但这是个挑战,也是对自己的鼓励。
”
结尾:新导演与老导演的合作,是对未来的共鸣回看张艺谋和《哪吒2》这次奇妙的连接,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年轻创意”和“老牌实力”的一次对话。
像《哪吒2》这样的动画电影,是凭借新生代的想法闯出了一片天,而张艺谋的作品,则凭借多年经验和底蕴屡屡打破边界。
两代导演虽然风格各异,但却在某个维度上形成了互补,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最终,这些连接汇成了一种信念:无论是票房爆炸的《哪吒2》,还是尚未开机的《三体》,它们承载的,都是电影人不断拓展边界、追求更高目标的野心和努力。
而这种努力,也将为观众带来更多期待和惊喜。
或许正是这样的大格局,才让张艺谋愿意频频伸出祝贺之手,共同点亮中国电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