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美联储、哈佛商学院、哈佛大学经济系、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跟踪了1970年到2021年间40多万名高校毕业的学生发现,在这些毕业生中有运动背景的人要比非运动员多赚近百万。

哪怕他们不走运动员专业,仅仅是热爱运动,也要比其他的职场人多赚6%~10%。
所以得出了一个结论: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育儿方向,其实就是让孩子运动。
所以我们会发现,现在很多国际学校对于孩子的运动能力是非常注重的,孩子的运动能力强,才是学校重点要考核的东西。
2020年河北省的理科状元邢雨菡,高考考了721分,到了北京大学上学,而她就提到自己高中的时候,因为觉得天天坐着刷题,就想着选择一项运动,她觉得跑步比较方便,无论是时间还是场地的限制都比较小,所以她就从高一开始跑步,一直到高三都会坚持跑步。
现在到了北京大学上学的时候,她依然坚持跑步,甚至还跑了马拉松,几乎每天都会跑步,一年跑5000多公里。这感觉一辆经常开去上班的车都跑不了这么多公里,人要比有发动机的车还厉害。

再看看谷爱凌,她是奥运冠军,同时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了斯坦福大学。
14岁就免中考高考进入清华大学本硕博连读的程大拙,也有一项运动爱好那就是打篮球,他说坚持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在学习中更专注和高效。老师也提到他学的时候,努力的学,玩的时候拼命的玩。

第1个:有助于孩子长高,让孩子肌肉更发达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儿童期间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降低成年后的骨质疏松。
芬兰有一项长期追踪调查发现:每天运动一个小时的儿童比久坐的同龄人平均身高高出2~3厘米,这跟遗传和营养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单单就运动对于孩子的长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2个:能够让孩子更健康一些
有教授指出,运动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因为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能够刺激我们的心肺耐性,而且在夏天运动出汗能够排毒,冬天运动的时候迎着寒风也能够提高我们对冷的耐受力。
美国儿科学会研究显示:规律的运动,儿童感冒发病率降低30%。

第3个:能够防止孩子肥胖
前段时间国家让你减肥这个话题冲上了热搜,是因为我们近年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肥胖率都在节节上升,肥胖对于孩子身体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不仅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影响孩子的外表,可能还会更容易让孩子在学校受到霸凌,毕竟外表也是被霸凌的原因之一。
而中国儿童肥胖报告2024年显示:每天运动60分钟的孩子,肥胖风险要降低40%。
第4个:能够让孩子更聪明
《柳叶刀》儿童健康研究显示:每天运动的学生数学和阅读成绩提高20%,而我们也看到很多学霸他们都有一项运动的爱好和习惯。
有医生提出:运动可以促进我们海马体的生长,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特别是那些多动的儿童运动干预后,注意力能够提升50%。
我们家孩子也有点多动,我当时就问医生,家长要怎么做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缓解这种?医生告诉我要多运动,他之前有个同学的儿子也是多动症,后来就每天坚持运动,现在孩子整个人好了很多。

第5个:能够让孩子睡得更好
有些孩子是睡的不够时间,而有一些孩子是睡眠不好,而那些睡眠不好的孩子,只要让他们白天增加运动的时间和运动量,晚上就能睡得更好一些。有些孩子是精力过剩,你白天让他放电,把精力消耗完,孩子自然晚上就睡得香了。
美国睡眠医学会研究证实:孩子运动后深度睡眠的时间延长30%,生长激素分泌也会增加。
第6个: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有些孩子动不动就容易摔跤,而那些经常运动的孩子,摔跤的概率会更低一些,因为他们的身体协调力比较强。
第7个:孩子情商更高
经常运动,特别是一些团队的运动,比如说打篮球,打羽毛球或者说是踢足球,这些都是需要团队的协作,在团队协作中,其实孩子慢慢的知道怎么去跟别人交流,怎么去跟别人合作,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情商会更高。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显示:团队运动儿童的情商要比久坐儿童高15%。

第8个:孩子抗挫折能力更强
打球比赛的时候有输有赢,经常在这些输赢中会让孩子越来越能平常心。
斯坦福大学研究显示:运动儿童在失败后恢复速度比不运动的快40%。
第9个:孩子抑郁风险降低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2024年显示:每周运动三次以上的儿童抑郁降低35%。
因为运动的时候会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减少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之前菁妈有个朋友生了孩子之后,产后抑郁还挺严重的,后来她就是通过经常跑步调整好的。

第10个:慢性病的发生率
现在的高血压、糖尿病越来越低龄化,而那些经常运动的孩子,出现这些慢性病的概率就会大大的减少。
建议家长们让孩子每天进行6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比如说打球或者说是慢跑、游泳等等都可以,运动不仅仅是孩子身体健康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还能够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还能够让孩子社交能力变得更强,让孩子学习成绩更好。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