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永城的秋小暖 70后生活录 河南
记录家乡人、家乡事、家乡景。

文图/秋小暖
一
怪现状之一:老人没苦硬吃。
春节,一大早去邻居五叔家拜年。发现一向身体很硬朗的五叔在床上躺着。我问:“五叔,这咋了?五叔的儿子小胖生气地说:“咋啦,人家是没苦硬吃,自己没事找个事呗。”原来,五叔家的地都已包出去了。儿子对他说:“你年纪大了,什么也不用干。你身体好好的,我们在外打工也放心。家里包地的钱,你自己留着花就行。”但五叔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又到包地的人家去干活。给人家干拔草、除苗、浇水等杂活。
这次是在干活的时候,一不小心摔倒了,把脚崴骨折了。
他唯一的儿子小胖,在外地打工,不得不请长假回来照顾他。其实,现在村里这样没苦硬吃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数。一次,村里包地大户大龙在我家玩。他说:“你不知道,每次一收庄稼,地里都围满了老年人。越是怕机器碰着他们,越是赶不走。有时候就使人特别生气。你说,他们也不是吃不上饭。儿女都给零花钱。他们就是闲不住。有时候都跑到机器跟前去。他们是无所畏惧的样子,可把我能吓个半死。万一机器碰着他们,我可是吃不了兜着走。”这些老人的儿女们,也经常劝老人。老人当时答应的很好,但孩子们一走,他们又照样去干。我想:也许这些老人,一辈子对土地有割舍不了的情结。他们在闲着的时候,也没有其他的业余爱好,感到很孤独很无聊。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得到一点乐趣。每天赚个三五十块钱,他们感觉到自己还很有用,反而挺开心的。
二

怪现状之二:彩礼节节攀升,越穷要得越多。
年初四回老家。正碰见邻居家女儿圆圆过大礼。男方家拉了满满一大车东西过来。据说礼物是见样十箱。什么烟呀酒呀奶呀水果呀等等。车子最上面还趴着杀好的整猪整羊,嘴里都“衔”着张红纸。车子上还绑着一捆甘蔗和松柏枝子。
我说:“这也太浪费了吧?”
领居刘婶悄悄地对我说:“男孩子家穷,就得狠劲要。”原来,圆圆自谈了一个对象。男孩子各方面都不错,就是家庭条件不太好。圆圆的父母嫌对方家穷,就要彩礼三十万,还要求县城买房子,二十万左右的车子等等。圆圆气得和父母吵架:“人家越是没有钱,你们越要得多。俺表姐结婚咋没要东要西的?”圆圆的母亲说:“你能给你表姐比吗?人家婆家过得多好!多有钱!啥也不要,到那儿都享福。”
圆圆拗不过父母,只得听父母的。现在农村娶一个媳妇,越穷的地方,彩礼越高。富裕的地方,反而彩礼很低或者不要。许多父母为了孩子,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想尽办法为儿子娶回家来。后面又要想尽办法来进行还债,苦不堪言。
三

怪现状之三:电影戏曲送下乡无人看,麻将桌上人满员。
平时,老家经常有送戏下乡或者送电影下乡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受太多人的欢迎。除了见几个老年人搬个凳子坐在那儿看,很少能看到年轻人的影子。年轻人都去了哪里呢?这些年轻人,能走开的出门打工去了,走不开的去了麻将场。在我们村一家超市里,两三桌麻将天天爆满,周围还围满了看牌的人。屋里面是烟雾缭绕,气味扑鼻。
据说,有的人,晚上还会玩通宵。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小活嫌挣钱少 不愿干,挣大钱的活又没有。一部分人就想着到麻将桌上碰碰运气。运气哪里那么好碰?后来,有的人输的债台高筑,连年都是借钱过的呢。
对于农村的这些怪现状,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秋小暖,一个爱生活、爱记录的永城人。喜欢每天记录身边的人或事,偶有作品见于报刊杂志。若您喜欢这些文字,就点击关注一下公众号。或者点个〈在看〉和〈赞〉也可。让我们一起来记录美好生活,分享生命中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