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尔与默克尔的恩怨!这不重要,只要德国保持独立,就值得尊敬

国平视野 2025-02-01 22:26:21

看到魏德尔的演讲视频,会想到了一系列成语,英姿飒爽、锋芒毕露、霸气雄辩等等。

她说我们要言论自由,不能让犹太人垄断了话语权,我们要让民众知道真实情况。

她说对于犹太人我们决不能让步与退缩,我们要全力以赴,为了我们的党,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后代。

让人想起了关于希特勒的两部电影,帝国的崛起与帝国的毁灭。

她的口才与逻辑与感染力确实一流,更让人喜欢的是,她对中国特别友好,并且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她说我们应该退出欧盟,要加强和东方大国的合作,而不仅仅只保持与西方合作。

在春节时候,她向中国发送了祝贺和拜年视频,被网友誉为难得一见的温柔。

这一点其实与默克尔有点相似,默克尔在任的时候对中国也很友好,被国人称为大妈。

但魏德尔这种特爱似乎是更直接和深入一些。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默克尔任德国总理时候,对在野党的魏德尔颇为不喜,在一次会议上称魏德尔在“胡言乱语”!

魏德尔不屑地一笑,随后斜靠在椅子上,这般霸气外露的姿态着实让默克尔心生厌烦。

也许这种厌恶,有女人之间的排斥,但更多的是源于政见不同。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政策路线迥异,必然无法交融。

简单来说,默克尔属于包容型保守型,魏德尔则为民族性开放型。

本质上是德国主流政治力量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和政治冲突的体现。

德国选择党是德国最年轻的一个政党,成立于2013年,最初以反对欧元区救助政策和欧盟一体化为主张,吸引了一批对默克尔政策不满的保守派选民。

爱丽丝·魏德尔是现任选择党领导人之一,是该党右翼民粹主义路线的代表人物,尤其在移民、伊斯兰文化和欧盟问题上持激进立场。

默克尔作为德国总理(2005-2021)和基民盟领导人,长期代表德国主流中间偏右的保守主义,而选择党的崛起直接挑战了她的政策权威。

对于默克尔阐述其政策时候经常说的德国别无选择的话,选择党的口号针锋相对,德国有选择,并将其作为政党的名称。

特别是在2015年难民危机期间,默克尔决定开放边境接纳超过百万难民,这一政策引发了德国社会的广泛争议。

魏德尔领导的选择党强烈反对默克尔的难民政策,称其“威胁德国文化认同”“导致社会分裂”,并将安全问题和经济负担归咎于移民。

选择党借此议题迅速扩大影响力,成为德国极右翼的主要力量。

最初成立选择党时,核心诉求是反对默克尔政府参与欧盟对希腊等国的救助计划,认为这损害了德国利益。

尽管后来AfD转向反移民议题,但其反欧盟、反欧元的态度始终与默克尔支持欧洲一体化的立场对立。

魏德尔作为选择党的代表人物,怎么不可能引起默克尔的厌恶。

另外默克尔在任期间支持社会开放如同性婚姻合法化、气候行动和多元文化主义,而魏德尔则强调传统价值观,反对“政治正确”,反对性别多元化和环保激进政策。

在魏德尔2017年首次进入联邦议院后,两人直接开始正面交锋。

魏德尔多次在议会中激烈批评默克尔的政策,甚至称难民为“入侵者”。

默克尔则多次谴责魏德尔为首的选择党“煽动仇恨”“破坏社会团结”。

默克尔曾明确表示不会与选择党合作,并呼吁其他主流政党孤立选择党。

而选择党则将默克尔称为“德国衰落的象征”,攻击其政策是“背叛德国利益”。

默克尔执政后期,选择党凭借反移民、反建制的主张成为德国第三大党,尤其是在东部地区支持率高涨。

默克尔与以魏德尔等人为代表的冲突是德国政治生态演变的重要标志。

两人的对立反映了德国社会在全球化、移民和文化认同问题上的深刻分歧。

这种对立不仅关乎具体政策,更深层次涉及对国家身份、欧洲未来和社会价值观的根本分歧。

尽管默克尔已卸任,但选择党的持续影响力仍是德国主流政党面临的重大挑战。

当然两人不多的的相同之处,便是二者皆为铁娘子!

最重要的相同之处,是都对华友好,尤其魏德尔可能更进一步。

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和我们最关心的地方。

二战以后,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德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的傀儡。

在对外及对华政策上,不得不跟随美及西方。

因此,默克尔及魏德尔争取独立、对华友好的举措和态度,是很弥足珍贵的。

德国虽然历经一战二战的衰落,但绝对是个欧洲大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小觑的。

所以信陵公子很期待魏德尔能当选为下一任总理。

因为一个独立的德国,哪怕它不亲华,只要不亲美,都是值得尊敬的

0 阅读:96
国平视野

国平视野

勤奋进取,专注细节,热爱挑战,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