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交通工具?小汽车、大巴车、火车还是飞机?

安安小小姐姐说城市 2023-01-21 08:06:57

在前一篇的数据中,我们分享了从北京、上海和深圳出发,前往全国各地的距离。数据表明,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到这三座城市的距离,在1000公里以上。

1000公里,自己开车的话,算上堵车时间,大约需要一整个白天;如果坐高铁,大约半天的时间;如果是飞机,不包括等待时间,大约在2小时以内;如果是步行,可能是十天半个月。

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交通极其发达的时代,步行千里返家的概率,是极低的。

今日的数据,结合全国的春运数据,观察春运期间,乘坐火车、大巴车、轮船、飞机以及自驾的人群比例,观察哪种交通工具,才是主流的回家方式。

一,各日客流量

自1月7日正式进入春运以来,14天累计运送了5.2亿人次,大约相当于全国人口的一半,这还不包括无法统计具体人数的自驾返乡。

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春运首日共发送3500万人次;到13日,突破4000万人次;到18日则突破4500万人次。

从各日的分布来看,公路才是绝对主流的出行方式。

但是,公路发送旅客这个统计范围,大有玄机。

以19日为例,公路发送旅客3528万人次,公路客流总量3269万辆次,其中小客车2955万辆次。

所以,官方的公路客运量,应该只是指公共客车,俗称公交车或大巴车的那种,应该不包括小客车客流量的。

如果算上小客车,春运期间的客运量类型分布,又会是怎样的呢?

在此,我们假定春运出现在道路上的小客车中,乘坐了不同数量的人,从车均1.5人到3.5人共计8种情况,计算出各类型出行占全国出行人次的比例。

如果小客车按照车均1.5人计算,在1月7日到19日的13天中,全国一半的客流量,是由小客车运送的,38%是通过公路大巴车运送的,9.3%通过铁路运送的,通过水路和民航运送的客流量,占比相对较低。

如果小客车车均有2.5人,小客车运送的客流量,则达到了六成以上,成为绝对主流的出行方式。

家庭拥有的小汽车数量,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财力的重要象征。

开车回家、衣锦还乡,大约自项羽起(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便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传统。

当然,小客车成为主流的交通方式,也可能只是拖家带口,自驾更方便而已。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