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舞台上,印度的一系列操作让人目不暇接。这个国家似乎正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在经济、地缘政治等领域展示着自己的“个性”。
本文,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印度又狠又贼又勤快的三件事,看看这些行为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深意。

印度第一个“狠”,体现在对自家移动支付巨头的处理上。印度版的支付宝——Paytm,遭遇重创。印度央行强势出手,叫停Paytm增加新用户,并且禁止它与所有银行连接。这一举措,几乎等同于给Paytm判了“死刑”。
Paytm的母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可是大有来头,软银、蚂蚁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的公司)都曾对其进行投资,蚂蚁集团还曾是它的第二大股东,最高持股比例达24%以上。

印度移动支付——Paytm
然而,蚂蚁集团已全部抛售股份,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更是在这上面亏了一个亿美元。如今,Paytm已基本由印度本土势力控股,可即便如此,印度央行依旧没有放过它。为何印度央行如此“狠心”?
当下,印度的移动支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与我国主要由银联、微信支付、支付宝主导不同,印度有七八个主要的移动支付平台,其中Paytm以约3亿用户占据半壁江山,其竞争对手包括谷歌和沃尔玛推出的移动支付产品。
印度央行此举,意在集中化管理移动支付市场,而Paytm因“不听话”,首当其冲成为整顿对象。曾经风光无限的印度第一移动支付公司,如今已奄奄一息,印度对自己“狠起来”,着实让人惊叹。

印度的“贼”,在亚丁湾东部展现得淋漓尽致。印度派出20多艘船前往亚丁湾东部,美其名曰“盘查”,防止海盗袭击,却不参与护航编队。印度声称,英美等国精力有限,导致该地区容易滋生海盗,所以自己派船来保障安全。实际上,印度这一行为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过往有船只在该区域遇袭,印度便迅速出动救援。例如有运油船被炸,印度船只前往救援时,会要求船东将油卸到印度的油库,理由是维修时船不能满载。船东们往往乐于接受,毕竟能得到救援。

印度C17空投伞兵作战部队配合海军的橡皮艇靠近商船
可问题在于,印度接收的这些油,大多来自俄罗斯。此前,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的油,却常常拖欠货款,甚至只愿用卢比支付。
根据俄罗斯及国际机构披露的数据显示,印度在2023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其总进口量的40%以上,全年进口量约7000万吨7。2024年海运量的显著增长(8000万吨)表明印度对俄油依赖度进一步上升。
印度在亚丁湾打着拦截海盗的名义,一边扩大自身在当地的影响力,一边趁机“捞油”,这种“贼”的行径,实在是让人不齿。

在制造业方面,印度的“勤快”值得关注。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成绩亮眼,而印度在这方面也不逊色。
2024年,印度汽车销量排行榜上,第一名是马鲁蒂铃木汽车,全年销量175.5万辆,市场份额近40%;第二名是现代汽车,长期保持印度市场第二的位置,主打中高端车型;第三名是本土品牌塔塔汽车,电动车型Nexon EV增长显著;第四名是马恒达汽车,专注于SUV市场;第五名是丰田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2024年印度汽车总销量达496.36万辆,同比增长1.7%,位列全球第三。

印度本土汽车品牌——塔塔
印度汽车制造业不仅在本土市场增长迅速,而且将目标投向了非洲,主打价格便宜的车型。印度正积极增加制造业产能,试图在全球汽车市场分得一杯羹。
这种勤奋发展制造业的态度,无疑会对中国等汽车制造大国产生竞争压力。未来,印度汽车制造业还会有怎样的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印度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狠”、在亚丁湾的“贼”以及在汽车制造业的“勤快”,这一系列行为都在向世界展示着它独特的发展策略。无论是国内市场的整顿,还是国际舞台上的博弈,又或是制造业的发力,印度都有着自己的算盘。
而这些举动,也必将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不知道小米汽车在印度市场会有怎样的表现,印度这片充满变数的土地,故事还在继续上演。
【文本来源@钱说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