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璧[唐]杜牧zhé jǐ chén shā tiě weì xiāo
折戟沉沙铁未销,
zì jiāng mó xǐ rèn qián cháo
自将磨洗认前朝。
dōng fēng bù yù zhōu láng biàn
东风不与周郎便,
tóng què chūn shēn suǒ èr qiáo
铜雀春深锁二乔。

字词注释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类似长枪,枪头一侧附有月牙形锋刃。
沉沙:沉入泥沙中。
销:腐烂。
将:拿来。
前朝:过去的年代。
东风:指借东风烧战船之事。
便:方便。
铜雀:即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是曹操所建,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曹操在铜雀台藏有姬妾歌女,供享乐用。
二乔:东吴乔玄有两个女儿,是著名的美女,大乔嫁孙策(孙权之兄,前东吴主公),二乔嫁周瑜。
诗词译文
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沉沙中还没有被销蚀掉,拿起来磨光洗净能认出是前朝兵器。假如东风不帮助周郎火烧赤壁,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就要被关进铜雀台了。

特色赏析
火烧赤壁的故事在《三国演义》里有详细描述,是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魏吴大战的赤壁,位于湖北省今赤壁市的长江南岸。杜牧行经赤壁,凭吊古迹,想起周瑜大破曹兵的胜利,心有感慨而写此诗。
这是首咏古诗。前两句叙事,用赤壁大战遗留的兵器起兴,说这些兵器虽在泥沙中沉埋多年,至今尚未锈蚀腐烂,似乎在夸耀当年周瑜的辉煌胜利。后两句对周瑜的胜利进行议论:周瑜是赤壁大战的总指挥,时年三十三岁,如此年轻少帅,竟率三万士卒战胜曹操八十万大军,周瑜真的是军事天才吗?杜牧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周瑜的胜利实在有些侥幸,没有东风相助将会国亡家破,连老婆也将成为人家的俘虏。
对杜牧的这一议论,宋代有个叫许顗(yǐ)的人批评说:“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有个叫吴乔的人又批评许顗是“措大(不懂事理的人)不识好恶”,他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古人咏史都是借古人之事发今人之慨,即所谓吊故伤今。
杜牧好议政谈兵,自负有经天纬世之才却不得重用。周瑜有“东风”可借,因此建功立业,而杜牧的“东风”何在?与周瑜相比,杜牧心中有股郁郁不得志的愤懑,这是隐含在本诗中的寓意。“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句,寓庄于谐,似乎在调侃周瑜,实际是诗人自叹。这首诗的高妙处,正是这两句的构思别开生面,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杜牧以二乔的命运来象征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地揭示了机遇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整首诗构思精巧,借古讽今,以独特的视角对历史进行了重新审视,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