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行孙归顺西岐后,惧留孙为何要收走捆仙绳?鸿钧一句话说出原因

只取一瓢 2022-07-30 09:11:20

土行孙刚到人间时,几乎是无敌的,为什么这么说?

他仰仗的倒不是十分精通的地行术,这桩本事虽然神奇,但早期,也就是土行孙刚到人间的时候,基本上只是用来逃跑或者行刺。

与杨戬对战的时候就是如此,杨戬祭出哮天犬,土行孙眼见不敌,忙把身子一扭,便迅速遁入地下,倒把杨戬闹了个面面相觑。

与西岐征战时,仅阵前对敌还不过瘾,总觉得见效太慢,达不到迅速娶邓婵玉为媳妇的目的,达不到目的怎么办?

邓九公帐前请命,愿孤身潜入西岐 ,取姜子牙,周武王人头来献,邓九公还很纳闷,西岐防备森严,你怎么潜入西岐,那土行孙只是微微一乐,帐中饮酒至午夜时分,与邓九公等诸将齐出辕门之外,当着众人的面将身一扭,迅速遁入地下,然后就到西岐公干去了。

初期,土行孙的地行术就是这般作用,其余时候呢,基本上都仰仗夹龙山飞云洞之宝——捆仙绳。

捆仙绳有多厉害?

与哪吒对阵,三五个回合之后,祭出捆仙绳捆了,与黄天化对阵,依旧是照样画葫芦,只气得黄天化三尸神暴跳,却无可奈何,为什么无可奈何?这玩意纯粹防不住,即便是对上精通八九玄功的杨戬,捆仙绳下,杨戬依旧难逃一捆之厄。

高手打架,胜负往往在一瞬之间,土行孙有这么个宝贝,绝不是虎生双翼那么简单,战斗过程中,抽冷子来这么一绳子,又有谁能躲得开防得住,如此一来,土行孙先立于不败之地,尽管投身于神仙也遭殃的封神大劫,但他的性命必然是没有问题的,可奇怪的是。

土行孙帮助邓九公,为纣王效命时,捆仙绳还在手里,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归顺西岐之后,捆仙绳居然全被惧留孙收走,为什么?

捆仙绳不够用,惧留孙还要留着看家?需要知道的是,土行孙当年下山,就偷了五根,而且惧留孙还根本没发现,直到土行孙捆了姜子牙,杨戬找上门时,惧留孙赶紧查点,才发现捆仙绳被盗,偷掉以后还要赶紧查点才能知道丢了五根,由此足以说明,对惧留孙而言,他根本不怎么重视捆仙绳,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给土行孙留几根呢?

是惧留孙不爱徒弟?这一点也说不过去,封神之中,阐教的元始天尊最护犊子,在他的影响下,阐教弟子各个十分疼爱徒弟,其中尤其以惧留孙为最,别人,传点本事也就罢了 ,惧留孙呢,连徒弟娶媳妇的事都亲自操心,疼爱徒弟能疼爱到这个份儿上,就是不肯给徒弟几根攸关性命的捆仙绳。

闹得土行孙自归顺西岐之后,本事像打了折扣似的,只能倚仗地行术以及那跟不怎么灵光的镔铁棍作战,立马从一流战将沦落到二流甚至三流,遇到不会地行术的,还能沾点便宜,但遇到同样精通地行术的,土行孙立马就吃了亏,渑池县张奎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退一万步讲,假如与张奎对战时,土行孙有捆仙绳,至于上夹龙山找惧留孙想办法,至于被张奎杀死在猛兽崖下吗?

惧留孙呢,土行孙身死之时,他只会望崖垂泣,堂堂金仙,眼泪都掉了下来,可怜到这般程度,可问题是,他为什么不给土行孙留几根捆仙绳,如果土行孙有捆仙绳,土行孙至于打不过张奎,至于死在张奎之手吗。

好个惧留孙,广成子之于殷郊,什么翻天印,落魂钟,满洞珍宝相送;太乙真人之于哪吒,九龙神火罩、乾坤圈、混天绫,生怕徒弟吃亏;清虚道德真君之于黄天化,玉麒麟,攒心钉,水火花篮有什么给什么?可惧留孙呢,就几根绳子,牢牢把在手里,宁肯放洞里闲着, 也死活不给土行孙,半根都不给,土行孙好容易偷下山五根,他居然全部收走,为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其实也很简单,鸿钧一句话说明原因,哪一句话?

封神开篇,老子、元始、通天共签封神榜,鸿钧定下的标准是:根行。

所谓:根深者成其仙道,根浅者成其神道,再次者转入人道,仍随轮回之劫。对应到土行孙身上,就成了“根浅者成其神道”这句话了,为什么这么说?

起初,土行孙下山,就是因为申公豹说的,土行孙福缘浅薄,无缘仙道,只合享人间富贵。土行孙听了他的话,下山找邓九公求官,此时已经动了贪念,对求仙之人来讲,动贪念已经是罪过,可土行孙了,其后又动了色心,一门心思娶邓婵玉为妻。

神仙所谓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一言一行皆有因果,土行孙到了这般地步,神仙之基丢了个干净,神仙之基丢了个干净,会怎么办?成仙已然无望,只能在封神大劫中讨个神位,最起码可以不死。

也就是说,土行孙到了这个份儿上,他必须得死,否则,等封神大劫结束,怕是想成其神道都没有机会,只能,或者充其量修个地仙,即便寿命长一点,却也有个到头的时候,那时候该怎么办?

成仙根本不可能,成神错过了最好的时机,那剩下的,只能转入人道,仍随轮回之劫,可一旦要进入轮回,能否觉醒,能否再度修行都是个未知数。

鉴于上述原因,惧留孙当然不能让 土行孙活着,只能收走捆仙绳,让他在封神大劫中应劫,根据他立下的功劳,攒下的福德,也能得个不错的神位。

事实证明,惧留孙盘算的不错,土行孙之后成为土府星君,天庭五府星君之一,也算个响当当的人物,由此可知土行孙归顺西岐后,惧留孙要收走捆仙绳,倒不是害他,而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之下的无奈之举了。

0 阅读:3

只取一瓢

简介:一位慵懒的晓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