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之死,对叛军是个打击,因为‘头’没了。
安庆绪虽然接班,但缺少威望,能力也差得远:
“庆绪性昏馈,言辞无序,庄恐众不服,不令见人。庆绪日纵酒为乐,兄事庄,事无大小,皆取决焉。”
安庆绪据说‘善骑射’,单兵作战能力挺强,而且一直跟着安禄山带兵打仗,指挥能力应该有一点,军功也应该有一点。
他的缺点,一是思路不清,发言颠三倒四,领导干部不善于讲话,底下怎么领会精神?
二是魄力不够。
这里说严庄不让他接触外人,怕露馅、大家不服气,这个说法不对。
安庆绪十几岁就参加工作,长期和弟兄们一块混,他的情况谁不清楚,还用得着瞒?
严庄这么干,真实目的就两个:一是营造领导高高在上的氛围,所谓‘少说话,威信高’;二是隔绝安庆绪和外面的联系,他好继续掌权。
这个办法对一般的新皇帝管用,但安庆绪接的什么班?不是太平班,是战乱班、创业班,提高威望的办法是多打仗、打胜仗,冲业绩,躲在家里不见人,算个什么事?
权力不能有真空,安庆绪填不上安禄山的坑,其他人就开始动脑筋了。
第一个动脑筋的,是史思明。
史思明和安禄山是同乡,比安禄山还大一天,或者说大一岁,他是除夕生的,安禄山是春节生的。
两人从小是好伙伴,安禄山提拔快,官做得大,但史思明也不差,老早就做到将军,因为表现好,还曾经被李隆基召见。
当时谈话很满意,皇上问:“今年多大啦?”答:“已经四十了。”皇上拍肩膀鼓励:“好好干,我看你是大器晚成!”(‘尔贵在晚,勉之!’)安禄山一死,史思明会不会想:终于轮到我了?
心里有想法,这边又打的不顺,史思明顿时失掉对太原的兴趣,刚好安庆绪的命令到了,叫他回防范阳,留下蔡希德继续围攻。
这个命令有蹊跷。
像安庆绪这种情况,一般正常操作是‘收权’:给点好处,把权力从前朝老臣手里收回来。对安庆绪威胁最大的老臣是谁?就是史思明。
让他回范阳,那个地方是叛军老巢,弟兄们家口都在那儿,打仗捞的战利品,也大多送回那儿,既有钱又有人(质),这不如虎添翼嘛!安庆绪和严庄是缺心眼吗,作这么一个安排?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把目光放回太原。
史思明撤走后一个多月,李光弼发动反击:
“月余,我怒而寇怠,光弼率敢死之士出击,大破之,斩首七万余级,军资器械一皆委弃。贼始至及遁,五十余日。”
李光弼找到机会,派敢死队发动冲锋,一举打跑蔡希德,历时五十多天的太原保卫战,以唐军的胜利而告终。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对李光弼的反击,有两点值得一说:
一是时间。
整个战役五十多天,史思明才打二十来天,他走后那么长时间,李光弼为啥不出城?
最后出城作战,用的也是敢死队。敢死队的特点是以小搏大,成功最好,不成功损失也不大。这些都说明一点:史思明走前走后,叛军兵力变化不大,始终占据优势。
二是人数。
李光弼上报斩首七万,柏杨先生认为是虚报,其实恰恰相反,正因为这个数目,很多事情才能说得通。
这是一个简单的加法题:叛军总兵力十万,柏杨先生认为,史思明带走五万不为多,那么还剩下五万,上哪儿消灭七万那么多?
这就回到安庆绪的问题:收权。
安庆绪上台,‘厚加诸将官爵以悦其心’,给史思明封王,又让他继续镇守范阳,这不名利双收嘛,还收什么权?
要害在兵权。
升没升官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兵。
假设李光弼上报情况属实,史思明带了多少人回范阳?
史思明走之前,叛军的战损情况:
据《旧唐书》,‘贼骁将劲卒死者十二三。’
《新唐书》说的更细一点,先是投石车打击,‘贼伤十(分之)二’;然后是地道战,‘贼数千没于堑,俘斩万计。’
不管按哪个算,都是两三万人的战损,剩下还有七八万人。李光弼最后歼敌七万,刨除蔡希德的残兵,史思明根本没带几个人走。让他回范阳,其实质,就是把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从史思明手里移交到蔡希德手里。
给你名,给你利,但剥夺你的兵权,这才是安庆绪的正确操作。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