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从一日两餐,演变成一日三餐的?

味道特别好 2024-02-11 17:16:06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也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之一。“一日三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已是约定俗成,有时甚至会因为只吃了两顿饭

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而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一日三餐”的习惯,其实是后来才逐渐发展演变的。

我们现在习惯了一天吃三顿饭,可一天吃三顿饭可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实际上在古代一天吃两顿饭才是惯例。在秦汉之前,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不发达,所以很难有足够的粮食来供应普通的百姓,百姓们为了能活下去,一天就只吃两顿饭。上午七至九点为“大食”,下午三至五点为“小食”,皇帝一天也吃两顿饭,叫做“早膳”与“晚膳”,没有“午膳”一说。从两餐到三餐的过度,是在西汉到东汉时期。西汉时期,晚上有吃小点心的记载,可以看做是一日两餐朝一日三餐的过渡。到东汉时期,正式形成了三餐制,到了宋代,由于经济的繁荣,老百姓真正过上了一日三餐的日子,陆游诗曰:骑行与百步健饭每三餐,总而言之,“一日三餐”其实是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的一大表现,从侧面也反映了大宋经济发展的繁盛景象,除了粮食产量的与日俱增,朝廷政策的大力扶持,还有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助推了“一日三餐”这一生活习惯的转变。如果遇到大的天灾,粮食减产严重,百姓生活困苦,皇帝也会主动减少餐食来表示对自己的惩罚,不过皇帝对自己的惩罚相比百姓的困苦还是轻了许多,战乱年间或者遇到饥荒,普通百姓别说一日三餐,一日两餐,能保证每天一顿不饿死就已经需要很多的努力了。

从物质匮乏到极大丰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富裕生活。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古代是无法想象的,抛开科技就单从饮食上说都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现有的生活,爱惜粮食,过好我们的每一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