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从成立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自己的使命始终与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及振兴民族电子信息产业紧密相连。革命年代,学校培养的通讯战士就曾被毛主席誉为"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红色瑞金肇启,长征路上办学,在与共和国同行的路上,西电诞生了百名将星。西电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在战火与封锁中开辟我国IT先河,撑起新中国电子工业的脊梁。
作为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期以来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前,网络被视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一个主战场,也是西电紧盯国家急需、贡献才华智慧的一个大舞台。依托中国密码学界“黄埔军校”的传统人才培养优势,以及全国首批密码学博士点和军外唯一密码学国家重点学科,当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西电于2014年12月31日在国内高校率先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
西电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出发点,在密码和网络安全研究领域,始终聚焦国家战略急需,致力于捍卫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并且成就斐然:
历史上,肖国镇教授的“肖-Massey定理”已成为密码学研究基本工具,西电与华为合作提出了我国首个无线网络安全的ITU标准,自主研发我国第一个国际信息安全领域国际标准WAPI;十八大以来,长江学者李建东教授大规模无线局域网自主接入方法被纳入国际通信标准,长江学者马建峰教授“秦盾”数据库系统一举斩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大赛金奖和最佳商业投资价值奖,杰青盛敏教授带领的团队其超高密度异构无线网络自组织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密码专家胡予濮教授颠覆性地攻破国际里程碑式的密码方案GGH映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美国的“实体清单”威胁,面对美国的极限绞杀,华为沉着、镇静地应对,迅速启用备用方案,确保自身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与连续供应,打了一个漂亮的绝地反击战,让我们看到了民族企业的锐气和底气。从麒麟手机芯片,到巴龙基带芯片;从鲲鹏服务器芯片,到泰山服务器平台;从凌霄路由器芯片,到昇腾人工智能芯片,再到未来可期鸿蒙操作系统,一个个命名中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产品被发布,站在背后的是18万华为员工的奋斗与钻研,而这其中,就活跃着许多西电人的身影!
截至2018年9月,华为在职的西电校友人数以8406人排名全国高校第一,其中不乏华为技术中国区总裁鲁勇、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等优秀校友代表,而每年西电应届生就业的最多选择也都是华为,西电与华为互相成为了对方的NO.1。
在2014届毕业生中,有765人加入华为;
在2015届毕业生中,有820人加入华为;
在2016届毕业生中,有631人加入华为;
在2017届毕业生中,有556人加入华为;
在2018届毕业生中,有467人加入华为;
在2019最新一届毕业生中,截至目前已有696人即将加入华为;
……
实际上,华为与西电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等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双方就成立了多媒体联合实验室,并在2011年签署了长期合作框架协议。此后,先后成立了——
西电-华为翻译实践教育基地
西电-华为终端天线联合实验室
西电-华为网络空间安全实习实践教育基地
西电-华为企业智能联合创新中心
西电-华为无线技术与新业务框架合作研究中心
……
西电不仅是华为在网安等方面科研合作的良好伙伴,更是华为最大的人才招聘基地。西电作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的重点高校,和华为公司的友好合作源远流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生就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具备业界领先的网络安全技术能力,与西电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互补。建校88年来,西电为包括华为在内的优秀单位输送了大批人才。优良的学风,踏实的校风,以及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使得西电培养出的校友“院士多、将军多、创业英雄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
作为一所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厚植爱国为民的红色基因,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己任,与共和国同心同向同行,致力于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高校的原创解读!
文章部分素材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