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旺:康熙之孙,被囚7年,雍正捆他9条铁链,乾隆骂他不要脸

琉璃映月痕 2024-12-31 12:51:42

世人皆知康熙皇帝膝下子嗣众多,但谁能想到,他的一位皇孙,竟在牢狱之中度过了整整7年?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位皇孙不仅被雍正帝用9条铁链捆绑,晚年还被乾隆帝当众呵斥"不要脸"。他就是八阿哥允禩的长子弘旺。

1724年的一个冬日,弘旺被押解至热河,身上的镣铐发出刺耳的声响。谁能想到,就在三年前,他还是一位风光无限的贝勒,在工部行走,前程似锦。这短短三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贵胄皇孙沦落至此?

一、皇族血脉:康熙皇孙的尊贵出身

康熙四十七年二月,八阿哥允禩府中传来婴儿啼哭声,这个初生的男婴就是弘旺。当时允禩正值壮年,膝下虽有一女,却一直未有一子。弘旺的降生让允禩府中沸腾起来,即便弘旺是由侧妃张氏所生,但在当时的宫廷氛围下,这个长子的出生依然令允禩欣喜若狂。

说来也是巧合,弘旺出生那日,恰逢康熙帝在畅春园赏梅。听闻八子得子的消息,康熙帝难掩喜悦之情,当即赐下一方金锭,上面刻着"福寿康宁"四字。这方金锭被允禩珍藏在书房,每每有客人来访,他总会拿出来炫耀一番。

不过,弘旺的生母张氏虽然得宠,但在府中地位并不高。按照满洲贵族的规矩,弘旺从小就被送到嫡母郭络罗氏膝下抚养。郭络罗氏本是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出身高贵,却一直未能为允禩生下一子。她将这份遗憾转化为对弘旺的疼爱,待他如亲生。

在郭络罗氏的悉心教导下,年幼的弘旺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康熙五十年,年仅三岁的弘旺就能背诵《三字经》全文。这让康熙帝十分欣慰,特意在上书房召见了这个聪明的皇孙。

"这孩子天资不错!"康熙帝抚摸着弘旺的头,笑着对允禩说,"要好好培养。"

自那以后,弘旺就跟着几位皇子一同在上书房读书。每逢考较功课时,康熙帝总会对弘旺格外关注。特别是在书法方面,弘旺七岁时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楷书,这让康熙帝甚为赞赏。

康熙五十四年,弘旺年满七岁。按照满洲贵族的传统,这一年举行了隆重的"开蒙"仪式。当日,允禩特意在府中摆下了整整十八桌酒席,宴请宗室和朝中大臣。席间,弘旺当众背诵了《论语》开篇,引来满座喝彩。

但是,这场热闹的"开蒙"宴席上,却有一个细节被人们忽略了。当时坐在主位上的是允禩的亲信大学士张廷玉,而不是按规矩应该来的四阿哥胤禛。这个细节,似乎已经暗示了允禩父子日后的命运。

从这一年开始,弘旺不仅要在上书房读书,还要随父亲学习骑射。骑马射箭是满洲八旗子弟必修的功课,弘旺在这方面也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十岁时就能骑马射中百步之外的靶子,这让允禩十分自豪。

康熙六十年,弘旺年届十三,正是该定亲的年纪。允禩为儿子选中了正白旗都统舒穆禄的女儿为妻。这门亲事得到了康熙帝的首肯,但婚礼的规格却远不及其他皇孙。当时朝中上下都在猜测,这或许与允禩近年来的政治处境有关。

二、命运转折:从贝勒到囚徒的沉浮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北京城内一片肃穆。康熙帝驾崩的消息尚未公开,但朝中大臣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十一月初四,四阿哥胤禛在乾清宫召见了八阿哥允禩。出人意料的是,胤禛不仅封允禩为廉亲王,还任命他为总理王大臣。

一个月后,朝廷又传出了一道上谕:允禩之子弘旺加封贝勒。这个消息传出后,朝中议论纷纷。弘旺年仅十四岁,就获此殊荣,这在"弘"字辈中绝无仅有。当时仅有太子胤礽的长子弘皙的爵位比他高。

雍正元年正月,弘旺开始在工部行走。每日清晨,他都骑着白马,从廉亲王府出发,前往工部衙门。路人看到这位年轻的贝勒,无不驻足行礼。工部尚书梁国治对这位年轻的贝勒格外关照,特意安排了四名经验丰富的员外郎教导他处理政务。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雍正三年八月的一天,工部突然传来一道密旨,命弘旺即刻停止在工部的一切差事。当天下午,禁军就将弘旺软禁在了廉亲王府中。

两个月后,允禩被革去王爵,改名阿其那。弘旺也被改名为菩萨保,失去了贝勒爵位。更令人震惊的是,雍正帝下令将弘旺发配到热河,披甲为奴。

临行前的那个清晨,弘旺的嫡母郭络罗氏被强行休回娘家。这位当年风光无限的安亲王外孙女,如今只能看着养子被押解而去。弘旺的生母张氏则被允许随子前往热河。

从北京到热河的路上,弘旺一行走了整整七天。沿途的驿站都收到了密旨,不得擅自接待这位昔日的贝勒。即便是换马休息,也必须在驿站外的空地上将就。

到达热河后,弘旺被安置在一处偏僻的院落里。这里原本是一处闲置的马厩,临时改建成了囚室。按照规定,弘旺每日要穿着甲胄,跟随其他披甲人一起操练。但实际上,看守他的总管赫奕并没有严格执行这项规定。

就在弘旺以为自己将在热河安度余生时,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份宁静。雍正六年正月,热河总管赫奕收到一封密信,称弘旺在城中殴打了一位千总。这位千总名叫陈京,是三藩归降后的后裔。事发当天,陈京骑马入城,与弘旺迎面相遇。

这件事很快惊动了雍正帝。雍正大怒,下令将弘旺锁上九条铁链,严加看管。同时,将总管赫奕革职查办。一时间,热河官场震动,所有人这才意识到,这位昔日的贝勒,如今已经沦为阶下囚。

人生际遇,真是难料。短短三年间,弘旺从一个前程似锦的贝勒,变成了一个披甲的囚徒。而这,还只是他苦难生涯的开始。

三、热河岁月:一段鲜为人知的结拜情谊

雍正六年的热河,寒风凛冽。弘旺被九条铁链锁在一间狭小的囚室里,按规定每日只能由三名满洲兵丁轮流看守。这三名兵丁分别叫达崇阿、苏克朗、巴都锡。他们都是热河驻防八旗的普通士兵,此前从未见过这位昔日的贝勒。

起初,三名兵丁按规定严格看守。但随着时日渐长,弘旺展现出的儒雅气度和渊博学识,渐渐赢得了他们的敬重。一次,达崇阿见弘旺在地上写字,便偷偷为他寻来了纸笔。苏克朗则时常从外面带来一些热河的地方小吃。至于巴都锡,更是经常与弘旺切磋书法。

雍正六年六月的一个夜晚,弘旺提议与三名看守结为异姓兄弟。他说自己的父亲允禩曾读过《三国演义》,其中结拜的故事令人感动。三名满洲兵丁虽然不识汉字,但对这个提议颇为心动。

就这样,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四人秘密行了结拜之礼。弘旺取了个汉名叫湛迁,作为老大;达崇阿改名湛让,排行老二;苏克朗改名湛忻,排行老三;巴都锡改名湛安,排行老四。这个"湛"字,据说是弘旺专门从《说文解字》中选的,取"深远"之意。

结拜之后,三名兵丁对弘旺更加亲近。他们不仅不再让弘旺戴镣铐,还经常为他打探外界的消息。弘旺则教他们读书认字,讲解满洲家族的历史掌故。

雍正七年春,弘旺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告诉三位结拜兄弟,自己在科尔沁有一个姐夫,是当地的亲王。如果能逃到那里,就能获得自由。这个提议让三位兄弟十分为难。最终,只有湛让表态说愿意考虑这件事。

就在弘旺准备逃跑计划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弘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被巡视的太监发现,里面记录着四兄弟的结拜经过和逃跑计划。太监立即上报雍正帝。

雍正大怒,立即派人将三名看守抓获。在严刑拷打下,湛让招认了全部实情。原来,他们不仅与弘旺结拜,还打算帮助他逃往科尔沁。这个供词让雍正帝震怒,他下令将三名兵丁分别发配到黑龙江、伊犁和宁古塔。

至于弘旺,则被雍正帝下令立即押送回京,关押在景山的一间暗室里。这次,弘旺不仅要戴上九条铁链,连窗户都被砖头封死,只留一个小洞用来送饭。

这段热河岁月,就这样戛然而止。四位结拜兄弟从此各奔东西,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多年后,当弘旺在狱中回忆这段往事时,专门写下了一首《忆热河四兄弟》的诗,其中有"金兰结义终成空,铁窗寒月照愁容"的句子。

四、铁链之困:雍正朝的囚禁生活

从热河到北京,弘旺被押解了整整十天。与来时不同,这次他全身都被捆上了九条铁链,每走一步都发出刺耳的声响。雍正七年七月十五日,弘旺被关进了景山脚下的一间暗室。这间暗室原本是用来存放祭祀用品的,如今却成了他的牢房。

按照雍正帝的旨意,弘旺的牢房窗户全部用砖头封死,只留下一个巴掌大的洞口用来送饭。看守的太监每日按时送来两餐,但绝不允许与他说话。在这种环境下,弘旺唯一的消遣就是写字作画。

雍正七年冬天特别冷,弘旺的牢房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为了不让他自尽,连床铺都不允许有。弘旺只能蜷缩在角落里的一堆稻草上。九条铁链的重量压得他寸步难行,就连翻身都十分困难。

然而,弘旺并没有被这种环境击垮。他在墙上刻下诗句,记录着自己的心境。一位当值的太监曾偷偷记下其中的一首:"铁窗寒月冷相看,九链缠身苦不堪。欲问庭前寒露重,可怜明月照阑干。"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弘旺度过了整整四年。期间,他的父亲允禩和九叔允禟先后在狱中去世。这些消息都是通过送饭的太监传到他耳中的。每当听到家中的噩耗,弘旺就在墙上刻下一个"痛"字。到雍正十一年时,牢房的墙上已经刻满了大大小小的"痛"字。

雍正十一年春,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当值的太监发现弘旺在墙上写下了一篇《狱中闲话》,内容涉及朝廷秘事。雍正帝得知后震怒,下令彻查弘旺的笔墨来源。经查,原来是一位姓刘的老太监心生怜悯,偷偷给他送来的。

这件事之后,弘旺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不仅笔墨被收走,就连送饭的洞口也被缩小了一半。弘旺只能用铁链在墙上划痕记事,留下了许多难以辨认的文字。

雍正十二年,朝廷突然传来一个消息:弘旺的结拜兄弟湛让在伊犁病逝。这个消息传到弘旺耳中后,他用铁链在墙上刻下了"兄弟情深终作土,铁窗犹锁未亡人"的句子。

到了雍正十三年,弘旺已经在这间不见天日的暗室里度过了整整七个年头。这一年九月,雍正帝突然驾崩。新帝弘历即位,史称乾隆皇帝。在登基大典后的第三天,乾隆就下令释放了弘旺。

当牢门打开的那一刻,阳光照进这间阴暗的牢房。人们发现,墙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文字,有诗词,有日记,甚至还有一部未完成的《皇清通志》。这些墙上的文字,成为了见证弘旺七年牢狱生活的无声见证。

五、晚年悲剧:一位皇孙的落寞收场

乾隆元年十二月,弘旺终于重获自由。但这位昔日的贝勒,如今已经是一个形容枯槁的中年人。乾隆帝虽然恢复了他的原名,也给了他每月三两银子的月饷,但这点银子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获释后的弘旺住在一间简陋的宅子里,这是当年允祹王府的一处偏院。每天清晨,他都要到王府门口领取月饷。当年那些趋炎附势的下人,如今看到他也都是爱理不理。有一次,弘旺在领月饷时遇到了允祹的长子弘晖,弘晖连个招呼都没打,就从他身边走过。

乾隆二年春天,弘旺开始着手整理他在狱中构思的《皇清通志纲要》。这本书记载了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年间的重要史实。为了写这本书,弘旺经常要到各处借阅史料。有一次,他在国子监遇到了一位姓张的举人,两人相谈甚欢。从此,弘旺经常出入这位举人的家中。

乾隆五年,一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告发弘旺与市井地痞勾结,在城外赌博。乾隆帝大怒,下旨严斥弘旺"有辱皇族颜面"。这件事后,弘旺更加落魄。他开始在朝阳门外一家茶馆谋生,为人写书画赚钱。

乾隆七年的一个冬夜,巡城的官兵在朝阳门外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蜷缩在墙角。走近一看,竟是弘旺。这件事很快传到乾隆帝耳中。乾隆帝勃然大怒,当即下旨斥责:"弘旺身为皇族,不知顾惜颜面,实属卑鄙!"

这道谕旨还连累了允禄和允祹两位亲王。乾隆帝认为他们身为长辈,不懂得管教晚辈,也该受到责罚。从此,弘旺更加放浪形骸,经常与市井小民为伍。他在一家酒馆里认识了几个说书人,开始给他们讲述宫廷旧事。

乾隆十二年,弘旺突然醒悟过来。他开始闭门不出,专心编撰《皇清通志纲要》。这本书记载了很多宫廷秘事,其中不少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有一次,乾隆帝听说这件事,派人索要书稿。弘旺只得将未完成的书稿呈上,从此这本书就再也没有下文。

乾隆二十七年冬,弘旺在他那间简陋的屋子里孤独地离世,终年五十四岁。按照宗室规矩,他的后事由礼部操办。当官员们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几箱手稿,大多是他在狱中和晚年写的诗文。其中有一首诗写道:"今日宗周一老翁,曾经沧海叹飘蓬。白头重忆当年事,铁链犹存狱底封。"

弘旺死后,他的儿子只得到了一个低级的宗室头衔,每月领取微薄的月饷。而那些手稿,除了《皇清通志纲要》被收入宫中,其余的都在乾隆三十年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

0 阅读:56
琉璃映月痕

琉璃映月痕

琉璃映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