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周时期,封神之战如一场宏大的历史剧,在天地间轰轰烈烈地上演。这场大战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由成汤合灭、周国当兴、神仙遭逢大劫、姜子牙合受人间富贵以及诸神欲讨封号这五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道教三友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作为主要策划者,共签封神榜,本期望通过这场封神行动,让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者成其神道,根行浅薄者成其人道,完成天地之生化。
然而,封神之路却充满了波折。老子和元始天尊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屡次违反规则,帮助阐教弟子对付截教,导致截教弟子纷纷登上封神榜,而阐教自身损失甚少。
这种不公平的行径引起了通天教主的极度不满。通天教主心想既然对方先犯规,便也介入其中。封神之战由此演变成元始天尊拉拢老子,共同对付通天教主的局面。
通天教主并非软弱可欺,他门下弟子众多,法宝也十分厉害,即便老子和元始天尊联手,正面硬刚也难以取胜。
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通天教主的预料,截教最终还是损失惨重。通天教主经过仔细试探,发现背后的主谋竟是自己的老师鸿钧道人。
被抛弃的愤怒让通天教主孤注一掷,舍命报复。虽然通天教主最终惨败,但他的激烈反抗让局势失控,老子、元始天尊结下不良因果,鸿钧道人也被迫现身红尘,遭受天道失衡的巨大冲击。
道教一师三友在这场大战中都没有得到好结果,那么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呢?
女娲娘娘对封神之战极为迫切。纣王题写亵诗激怒了她,虽因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而暂且隐忍,但她派出三妖惑乱君心,堵住了纣王改变气运的可能。
女娲娘娘背后还有火云洞三圣皇,他们两次赠药给阐教弟子,间接参与了封神之战,封神的成功对他们大有益处。
昊天上帝同样希望封神。他命令十二仙首称臣,是封神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在封神之战中,他也间接参与其中,如对付番天印时,若没有他的同意,瑶池金母不可能借出素色云界旗。大战结束后,阐教十二弟子完结杀劫,他离达成目的又近了一步。
神秘人物陆压立场明确,一直帮助阐教对付截教,阐教几乎团灭截教,想必陆压方面十分满意。
阐教表面上看似大获全胜,十二弟子成功完结一千五百年神仙杀戒,功德圆满。但从整个道教层面来看,实则得不偿失。道教三友失和,阐教与截教弟子自相残杀,人才大量凋零,道教根基动摇,实力大幅减弱。鸿钧道人、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受到连累,修为受损。
西方教堪称封神中的大赢家。西方二圣借口东南三千丈红尘冲天,有许多与西方有缘之客,趁机挖走众多奇人异士、通灵异类,使西方教迅速崛起。不过,这种投机取巧的获利方式难以长久,老子和元始天尊日后必然会找上门算账。
实际上,封神之战最大的赢家是西周武王。商纣王朝灭亡,他的家族得以统治天下长达八百年之久。姜子牙也应感到满足,虽福薄缘浅难成仙道,但最终尽享将相之福,拥有人间富贵。
封神之战,表面是一场神仙的劫难,背后却是各方势力的利益角逐。有人失,有人得,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大战中,各方的命运都被改写,而历史的车轮也在这纷争中滚滚向前,留下无尽的故事供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