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腧穴里面的一类特殊的类型——五腧穴。
五腧穴是十二正经在四肢肘关节、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的穴位,分别为: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这五个穴位统称为“五腧穴”。十二经脉各自有自己特定的五腧穴。
《灵枢》里面关于五腧穴的描述为“所出为经,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这是古人对五腧穴的描述,言简意赅。
展开为这五个句子的理解,古人把经气运行与自然界水流做类比,经气的循行与水流从小汇聚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相似,五腧穴按经——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的末端向肘关节、膝关节汇聚。
井穴,一般指的是四肢末端,比喻是水的源头,也是人体经气所出的地方,即:所出为井。
荥穴,一般位于手掌、跖趾关节远端,比喻水流尚且较小,未汇聚成型,是经气流行的地方,即:所溜为荥。
输穴,一般在四肢掌指关节、跖趾关节近端,比喻水流由小汇聚大,由浅而深,形容经气逐渐旺盛,是经气输注的地方,即所注为输。
经穴,这边的经穴需与前面提及的“十二经穴”区别,这边的经穴指的是,腕关节、踝关节附近,比喻水流畅通、经气运行正盛的地方,即所行为经。
合穴,一般位于人体四肢肘关节、膝关节附近,比喻水流汇聚成湖海之义,经气在此深入,进而与脏腑相联系,即所入为合。
五腧穴每个穴位均有自己的五行属性,上文也说到了十二经脉里面区分的阴经、阳经,阴经与阳经的五腧穴五行属性并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井穴均是一个五行属性。古人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其中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阴经的五腧穴属性分别对应为木——火——土——金——水。阳经的五腧穴属性分别为金——水——木——火——土。
五腧穴的五行属性可能有些人觉得没啥用,但是深入研究发现,经络的补泻可以依据五腧穴的五行属性进行选穴补泻,其中有经典的“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说法,举个例子,肾经属水,肾虚者需在针灸时采用补法,其中有一种补法便是补其母穴,也就是五腧穴五行属性属于金的穴位,即肾经的“经穴”——复溜;肝经五行属木,肝火旺盛之患者,如果需要泻肝火,则可以泻其子穴,也就是取五腧穴五行属性属于火的穴位,即肝经的“荥穴”——行间。
以上便是五腧穴的大致内容,部分为个人看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灵枢》,也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