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厌学孩子重新爱上学习,家长必做的3个心理支持与积极赋能

百合读书 2025-02-06 07:51:45

离开学还有大概一周的时间,这个寒假我一直在践行对孩子正向反馈和积极的推动,效果还是不错的。

虽然孩子推翻了原先宏伟的计划,但的确比以往所有假期都要全方位进步了,也算是难能可贵。

今年寒假我对孩子提升的定位是查漏补缺和恢复状态,并非是弯道超车。

这也是基于孩子漏洞较多和学习状态不佳,制定适合他的学习与提升方案。

虽然内心很想让孩子多学点再多学点,但也深谙我的期待跟孩子实际能做到的有着巨大的差距,遵循一个原则:

我不要我以为,我要孩以为。一切以他能做到的实际为标准。只要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满意,就是自洽。

放假前孩子在校的状态不太好,沉不下心去写题,也不能保持专注去听课,每天都想努力保持好状态,但每天又在打鱼晒网中度过。

我也跟孩子的班主任聊过,得到的反馈就是孩子的学习状态没回来。

听到孩子在校学习状态并不是很好,也给我一个提醒,孩子的内心一定还有内耗情绪,还有着畏难心理,也有着面对知识漏洞心有余力不足的挫败和自我怀疑。

有点厌学,有点缺乏自信,也有点挫败。该如何去给孩子赋能?该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心力?该如何帮助孩子重新爱上学习,这也是给我一个很棘手的难题。

说实话假期前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来帮助孩子和为孩子提供有力的支撑,但我笃定的是正向反馈,积极赋能,良好的亲子关系,都会帮助孩子从至暗时刻回归。

我是个行动派,自己决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贯彻落地,说正向反馈就一定会坚持到底,不管有没有结果,都先干了再说。

寒假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这半个月中我为孩子正向赋能与提供心理支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第一, 期望要合理,正确对待孩子的指责。

对孩子施加压力是父母的本能,尤其是孩子在成绩下降或状态不好以及内耗和摆烂时,这时父母就会相当焦虑,不自觉去指责孩子。

但父母去指责孩子时,得到的是孩子同样的指责,会说都是因为父母自己才会这样。

在面对孩子指责时,父母需要觉察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是否合理?将自己对孩子的爱,从施压有害压力,转化为有益压力。

对孩子来说,学习和成绩都很重要,但也不能只看成绩,还要看成绩背后的一些有害因素和有益因素,先接纳后赋能,而不是只会相互指责。

像我在为孩子赋能时,先行放下的是自己对孩子的高期待,而是根据孩子的现状匹配合理的期待。

高期待产生的只是落差,也不能改变一点现实,接纳现实然后立足现状,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 增加对孩子的温情。

对孩子非暴力表达感受,表达关心,表达温情,是对孩子的一种积极赋能。

努力,温暖和参与性的关注。让孩子超越自我,而非战胜他人。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多数是来自父母的指责和批评。

虽然也是爱,但这种爱的方式,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充满压力。

一个人对心理负担和压力的感受,取决于思维方式,尤其是年幼时的思维方式,取决于父母如何教养孩子。

在孩子固化的思维方式中,被指责,被批评和不被接受是主导,所以父母要努力扭转这个局面,颠覆自己对孩子的关心方式与反馈方式。

既不能对孩子骄纵和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与苛责,而是温情的表达,我比较倡导是温柔坚定原则。

无关原则的不要较真,事关原则的温柔坚定表达反对。

这样孩子就不会跟父母对立,还能感受到爱与关心,孩子的心理能量就充足了。

第三, 有效表扬,积极正反馈和有尊重的督促

父母只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勤奋,这些泛泛而谈的鼓励,只会让孩子讨厌。

想一想父母看到孩子哪些地方做得好,你想表扬什么,想要强调什么,然后用你看到的事实,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才是有效的肯定。

越自然,越真实,越具体,带给孩子的能量就越充足。

相信孩子,做更多的正向反馈。很多父母只在孩子做得好时相信孩子,孩子做不到时就开始恶语相向。

这些都是有条件的正向反馈,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只是为了套路他们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错误的赋能方式,会让他们必须拿出优异的成绩,这是一种窒息的压力,最终会损害孩子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健康。

在为孩子赋能的过程中,父母要从关注结果到关注孩子的努力,好胜心,完美主义和脆弱。多去审视自我,多去询问孩子,坚持以孩子为中心,先欣赏再评价,不去过度控制和错位表达,这样积极赋能就变成了日常教养。

0 阅读:3
百合读书

百合读书

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