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京制度,哪怕是太子朱标不去世,也必然会迁都北方

老张聊史 2022-12-26 23:20:27

明朝的两京格局可以说是一定的,哪怕是太子朱标不死,也会是两京制度,区别在于北京或者西京西安。明朝的都城很有意思,最开始建立的是凤阳,也就是名义上的中都,结果建到一半很多人反对,再加上朱元璋态度上的转变,最后搞成虎头蛇尾的样子。接着就是南京,由于朱元璋称帝时间是大将军徐达在北伐元大都的路上,当时明朝掌握的地盘比较稳定的也只有4个省份大小,明军北伐是南北同时开打8面出击,所以称帝的地方只有南京。

接着是明朝经过十几年大军出征扫荡北元残余势力 ,西北边境已经稳定,再加上青藏地区的北元势力朵尔之星吉也已经投降,并且在河州建立卫所,所以朱元璋最终选择向北方迁都,于是派太子的朱标去西安考察选择建都地点。结果朱标从西安返回来没多久就病逝,最终迁都事宜被迫终止。

接着就是朱棣把朱允炆干翻登上皇位,最终朱棣在南京干了十几年,还是觉得不舒服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迁都北京。明朝名义上是北京凤阳南京三京制,但实际上中都凤阳的政治地位远远无法和北京南京相对比,只是维持一个名义上的而已,南京则是名副其实的陪都,明朝北京所有的政治制度部门,南京几乎都有。

朱棣迁都确实是大手笔,既有天子守国门的考虑,更有对前朝历代教训的深刻认识,因为汉民族只要是南迁的,没有一个不是最后被北方政权灭掉的,即使南朝时代有刘裕这种超级猛人能够收复两京,也没办法守住。后来的桓温也收复过洛阳,甚至后来的靖康之乱,后金兵北撤后,宋朝也不敢再迁回汴京,还有端平入洛,这一出出一幕幕汉民族最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被征服的命运,简直就像是天命似的。

只要南迁就根本没办法收复故土,就是收复了也无法守住,所以朱棣就是有鉴于此才力主定都于九边之地的幽州,甚至不惜杀人立威来堵塞反对者悠悠之口。但是,他更没想到,二百多年后,他的子孙,会以一锅端的形式被异族灭掉。也正是由于有这么个现成的靠近北方老家的首都,和已经被驯化了二百多年的帝国格局和心理,让女真以区区二三十万的人口数量统治庞大帝国。

北方平原,尤其是边镇,虽然经济条件落后,但那里有燕、秦要塞化的底子,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机动突防和反屯兵作战、封锁非法农、金产品外流有着绝对优势。而且北方区域农业潜力雄厚,交通便利。北京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足够承担大型都市上下水系统的水系和周边区域的农业条件,但把通南的官道修好后,物流也就不成问题。

恶劣的气候条件会让王族生活严重不便,一般没有几个王族能去克服这件事,可见朱棣是个硬核的君王。在军事地位上,北方有着自然优势,有粮有马,只要能先于南方势力控制黄河下游及河套,就不怕屯兵哗变。南方势力在内讧的时候,屯兵北方的官军就可以一点点的良心循环噶韭菜,这个例子已经在古代出现很多回了。南方因为人口密集(历史原因),经济流动比北方更加密集、复杂,人和人打交道频繁的时候,商业行为的比例就会增加,这样各方集团的利益对立就变得非常明显和剧烈,因此南权往往内斗极其严重。当小集团的利益可以凌驾于执政者的利益至上时,这政权也差不多了。

0 阅读:17

老张聊史

简介:历史其实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