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新政更迭
2014年5月25日,阳光明媚,乌克兰迎来了备受关注的总统选举日。彼得·波罗申科,一位享有“巧克力大王”美誉的亿万富翁,已经在各项民调中显示出明显的领先优势。
选举日的乌克兰大部分地区气氛紧张而期待,特别是首都基辅,街道两旁挂满了波罗申科以及其他候选人的巨幅海报。选民们从清晨开始就陆续前往投票站,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票为国家的未来做出选择。然而,情况在乌克兰的东部地区显著不同。
在东部,特别是顿巴斯地区,分离主义势力的影响导致多个城市的局势紧张异常。这里的许多投票站被迫关闭,由于安全问题,工作人员和选民都无法正常进入投票站。街道上,偶尔可以看到穿着迷彩服的武装人员巡逻,他们的存在使得本应和平的选举日变得充满了不确定和威胁。
尽管如此,波罗申科的支持者们在基辅和西部城市依然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他们穿着带有波罗申科标志的T恤衫,挥舞着乌克兰的国旗,高声呼喊支持口号,为他们支持的候选人加油助威。
当天晚些时候,随着投票时间的结束,计票工作开始进行。波罗申科以超出预期的高票率逐渐显现出领先优势。5月26日,乌克兰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计票结果,波罗申科获得了近54%的选票。
波罗申科的治国理念与挑战
2015年1月,波罗申科正式签署了《乌克兰2020稳定发展战略》总统令,这一文件被称为乌克兰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明确了国家在未来五年内的改革目标。文件详细列出了八大优先方向,包括国家安全与国防体系的强化、政府改组与反腐败、司法与执法体系改革、权力下放与国家管理优化、放松管制与企业发展、卫生系统改革、税务制度调整等,涵盖了总共62项具体措施。
波罗申科在讲话中强调,乌克兰的未来需要彻底告别过去的陈腐体系。他明确提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时期遗留下的弊病,如腐败横行、权力集中和官僚体系冗杂,认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家的发展。
改革计划出台后,政府内部开始了繁忙的部署工作。各个部门收到任务清单,并开始着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然而,不少部门很快发现,许多措施涉及法律、行政和财政等多方面的调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协调。一些改革,比如反腐败和司法改革,直接触碰了利益集团的根基,使得进展尤为困难。
反腐败是优先事项之一。政府成立了新的反腐败委员会,还设立了“国家反腐败局”作为专门机构,负责调查高层官员的腐败案件。然而,这些新机构在成立后面临着资源不足、权限受限等问题。一些官员甚至对反腐败的必要性产生质疑,认为应将更多资源用于经济恢复,而不是“无休止的清查”。
在地方治理改革方面,政府试图推行权力下放,将更多的管理权限交给地方政府。文件中提到的权力下放改革被视为乌克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步。然而,由于地方财政独立性不足,许多地方政府即使获得了更多权限,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实施新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央的态度冷淡,甚至拒绝配合改革。
波罗申科与俄罗斯的裂痕
波罗申科在外交政策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他上任伊始便明确表态,乌克兰将全面拥抱西方的道路。这种立场在多个场合得到了展示。他在国际会议和媒体采访中反复提及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通过加入欧盟和北约实现经济腾飞的例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多次与欧盟国家领导人会晤,试图为乌克兰争取更多的支持。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一次高峰会议上,波罗申科强调乌克兰在欧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他希望欧盟能够在经济援助和军事支持上为乌克兰提供更大力度的帮助,特别是在面对俄罗斯的压力时。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乌克兰与北约的关系。在多次出席北约会议时,他公开呼吁北约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的军事装备和训练支持。他在讲话中提到,乌克兰的国家安全正受到严重威胁,而北约的支持是确保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关键。
在与西方靠拢的同时,波罗申科开始迅速削弱与俄罗斯的联系。他宣布切断两国之间的汇款渠道,这一举措直接影响了大量依赖俄罗斯工作的乌克兰劳务人员。这些劳务人员的家庭不得不面对收入中断的局面,许多人开始在国内寻找新的生计,但效果有限。与此同时,乌克兰还关闭了与俄罗斯的投资渠道,这让一些曾依赖俄罗斯资本的乌克兰企业陷入困境。
此外,他还下令暂停两国之间的空中和铁路交通。许多普通民众不得不通过第三国绕道才能进行跨境探亲或贸易,这无形中增加了时间和经济成本。水上交通的中断更是让乌克兰南部的一些港口经济雪上加霜,依赖俄罗斯市场的货运量出现大幅下滑。
乌克兰产业的困境
乌克兰的钢铁产业曾经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俄罗斯市场需求旺盛时,许多钢铁厂满负荷运转。然而,与欧盟的合作展开后,乌克兰钢铁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难以达到欧盟的要求。欧洲市场对钢铁质量的严格规定,使得乌克兰的产品频频遭到拒绝。一些工厂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机械制造业同样受到重创。乌克兰曾是苏联时代重要的机械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出口到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但这些设备在西欧市场上却被视为技术落后,难以与德国、意大利等国的高端机械竞争。
化工业的情况更为严峻。许多化工厂依赖俄罗斯提供原材料和能源供应,突然中断的贸易关系让这些工厂无法正常运转。一家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原计划扩大生产规模,但由于俄罗斯断供天然气,企业不得不关闭了几条主要生产线。
在工业衰退的背景下,乌克兰的农业开始成为少数能带来外汇收入的行业之一。乌克兰拥有肥沃的黑土地,被誉为“欧洲的粮仓”。波罗申科政府迅速扩大了谷物和油料作物的出口规模,其中小麦和玉米成为出口的主力。许多农场主开始通过与欧盟的贸易获得收益,特别是一些大型农场和农业企业,借助欧洲的订单逐渐稳定了经营。然而,农产品出口的收益主要集中在少数拥有先进设备和国际贸易经验的大型农业企业,中小型农场主的收益却极为有限。
政权更替
2019年4月,乌克兰的大选吸引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投票日前的数周,各大媒体平台轮番播出候选人的竞选宣传视频。波罗申科作为现任总统,强调了他过去几年在安全、防务和外交上的成绩,试图塑造一个坚定保卫乌克兰利益的领导人形象。而他的主要对手泽连斯基,这位几乎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喜剧演员,则利用幽默和简明的语言吸引了大量普通选民的支持。
投票结束后,乌克兰的选举委员会迅速开始统计结果。当出口民调公布时,数据令许多人震惊:泽连斯基的得票率高达73.3%,而波罗申科仅为26.3%。许多电视台在晚间直播了这个结果,泽连斯基的竞选总部人声鼎沸,支持者们欢呼雀跃,不少人挥舞着国旗庆祝胜利。而波罗申科的总部气氛显得沉闷许多,工作人员表情凝重,几乎没有人说话。
波罗申科随后召开了一场简短的新闻发布会。他向泽连斯基表示祝贺,并承认选举失利。5月,泽连斯基正式宣誓就职,波罗申科卸任后不久,乌克兰检方开始对他展开刑事调查。这些调查涉及多项罪名,包括涉嫌叛国、滥用职权以及非法夺取国有资产。
2024年5月4日,俄罗斯内务部突然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根据俄联邦刑法典,对波罗申科发出通缉令。波罗申科在乌克兰国内的活动一直较为低调,特别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他鲜少公开表态。然而,这份通缉令却将他的名字推到了风口浪尖。
俄罗斯方面没有透露具体的指控细节,但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波罗申科在任期间的反俄政策有关。然而,事情在几天后出现了戏剧性转折。5月9日,据俄罗斯内务部官方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波罗申科的名字已从其通缉名单数据库中消失。
参考资料:[1]胡梅兴.乌克兰新总统波罗申科[J].国际研究参考,2014(6):56-59
可以说,乌克兰人选择了泽连斯基就选择了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