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最大城市,被誉为长江中游的“第一城”,这一称号彰显了其在该区域的重要地位。长沙、南昌、合肥、郑州等中国中部大城市中,武汉何以保持领先?实则武汉古代并非大城,其真正崛起始于近代。武汉作为长江口岸城市,开埠后成为洋务运动中心之一,持续繁荣为超级大都市。至2023年,它位列我国城市第九,排在成都、杭州后,南京前。以下内容将通过老照片呈现晚清“老武汉”。1898至1908年间,比利时医生斯普鲁伊特在武汉铁路工作时,兼摄影,留下了100多年前武汉的珍稀影像。
100余年前,武汉沿江大道车站路矗立起一座俄式建筑,由巴诺夫出资建造。其后,该建筑成为美国驻武汉领事馆所在地。
汉阳高公桥,门上镌刻“古高公桥”四字,已逾百年。此石拱桥连通汉阳与汉江。老照片中,几位清朝武汉人身影,衣衫褴褛。
汉阳铁厂坐落于龟山周边,乃洋务运动时全国最大的钢铁工厂,声名显赫,由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亲自筹划并建设。
晚清武汉虽繁荣,却未见自行车身影。本辑照片中两位骑车者,实为比利时医生斯普鲁伊特及其伙伴,即本辑拍摄者。
晴川阁,明朝古建筑,100多年前尚存,但后遭毁坏。其位于江边,邻近武昌城,彼时城中无高楼大厦,尽是低矮民房。
清朝时,旧式军队占主导,但武汉已组建新军。此照片拍摄于新军的训练营地,展现了当时新军的训练场景。
100多年前,山陕会馆装修极为奢华。明清时,各地多有省级会馆,多由大型商帮建立,为同省商人常聚商讨事务之所。
山陕会馆内竖立着关公财神像。多数商人崇拜财神,有的供奉赵公明元帅,而有的则尊奉关公老爷为财神。
晚清时,天津路的英国领事馆为典型西洋建筑。历经百余年,现今这座建筑是否依旧矗立,已令人好奇不已。
晚清时,武汉集家嘴码头仍见传统木船,岸边人群熙攘,多为船员与负责搬运货物的苦力,他们辛勤劳作,维持着码头的日常运作。
摄影师于长江之上发现一艘举办婚礼的木船,船心置有装饰华丽的轿子,新郎新娘正坐于其中,此刻他们刚驶离武汉武圣庙码头。上述为1898至1908年间,一位比利时医生所摄的“老武汉”照片。其中部分场景至今犹存,它们如同一座城市的活化石,见证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百家说史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