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回到了城区,来到了芝溪河畔。沿着河道前行,对面可以看到,在一片现代建筑中,矗立着800年高龄的宋代白塔。这座被著名学者梁思成考证并收录的建筑,造型和中原地带的还是有明显差异。
1.不断地更上一层楼
接上回,独自徒步走回了城区。这条分叉道呈丫字形,没有设置红绿灯,观察路口的车辆还是挺礼让的。
护栏的下面就是城区的河道,水面很平静,整个水域还算宽阔。
马路对面的临街阳台进行了封装,有砖混结构的,有简易封装的,从材料上看都有些年头了。
房屋看起来很高,其实只有两层楼。这里的院墙,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差,是房屋的地基就很高,建在山坡上。
要想上去,还得走上一段楼梯。后来逗留的多日里,常常不自觉地观察房前屋后的楼梯,慢慢成了一种习惯。
忍不住进去看了看,别以为上面如履平地了,想更上一层楼的话,还要继续在楼梯上攀登。房屋外面的管道,估计是后来改造加装的,全部集中裸露在墙外。所有的管道都套了梯状的框架,不知是为了固定,或者加强结构的受力,还是为了防盗,没有仔细研究透彻。
顶层的走廊的连接处,还有带着坡度的楼梯。如果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每天的活动量,完全可以冲抵强制锻炼的时长和强度。
2.芝溪河畔四下张望
这条河道是芝溪河,属于涪江支流。河道相当长,全长74km,绝大部分流域在蓬溪境内,流经多个乡镇,达到65km长。
这一段的水面不太流动,感觉不够活跃,就像很多城市里的内河一样,缺乏活力。河道里有很多功能植物,都是为了调节平衡微生物,促进水体循环而布置的。
沿着河道两边都是鳞次栉比的河景房,河边的驳岸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就有很多管孔,看起来像是原先排放生活废水的管道。曾经一度这条河流污染特别严重,如今也正在慢慢整治中,并且初见成效。
沿着河岸修建了环形的步道,不过要想从路边直接下去,是没有捷径的。当然,如果是个跑酷高手,可以不走寻常路,就另当别论了。
要走到河边,需要从这个居民区里穿行。这里是赤城镇下河街社区,同样附近还有上河街、中河街,都是根据水道流经的地域规则来命名的。
城区多处都在大力改善基础环境,窨井盖都修缮好了,就等着整个路面的铺设。外墙管道上的框架又一次出现,确信应该是固定装置吧。
走到了河边,回头看看,在红字的上方,就是刚才路边逗留的地方,十分空旷,是个观景的好去处。步道连接着更下一层的楼梯,一直能到达水边,去体验一回湿足湿身的感觉。
河道在城里蜿蜒延伸,在一片现代建筑物的背后,宋代白塔的影子悄然出现,在蓝天白云下,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步道上,沿河的水泥护栏,木质地板以及靠近内侧的木制栏杆,还有金属材质的路灯,每个材质的沧桑感都有差异。感觉就像是一个拼盘的施工,跨越了多次不同阶段完成的项目。
山区毕竟也常有雨雾,室外的木质材料容易腐烂损毁,步道上已经有了补丁,后续看来也会被强度更高的新型复合材料所代替。
加装电梯,也是很多老旧小区改造的解决方案。处理好楼上楼下,尤其是低楼层的邻里关系,分配好如何承担费用,这确实是方便大家的好办法。
墙壁上写着“虚怀能自得,实政要人为。”这段出自黄山脚下宏村的楹联,激励大家加强自我修养,妥妥的正能量。作为书法城,后续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能感受到大家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眼前矗立着宋代的白塔,造型和中原地带的还是有显著不同。尤其是塔檐和翘角,给人一种浅尝辄止的感觉。塔高36米,距今约800年,著名学者梁思成考证并收录记载到他的著作中。以前可以入内登高,眺望全城的风貌。如今因为文保要求,不对外开放,只能绕塔旁观了。
蓝天和白云,平静的河面,栏杆和围绕的山丘,还有鞭策心灵的警句,加上水中的倒影,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了一幅电脑背景桌面。
3.每次坐公交都有新发现
这一站是安科医院,离城里的白塔最近,也是上下客特别多的一个公交大站。
又一次坐上了公交车,眼前的情景充满了喜感。这个公交站点旁边有且仅有一棵树,虽算不上枝繁叶茂,但还是恰到好处地为等候车辆的乘客遮挡着太阳。
有不少类似这样的路口,其实不是停靠的站点。公交车师傅也很人性化,遇到过好几次,到了晚间重点服务学生的时段,对孩子们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随时停靠接送的。
满眼的绿色植物,忽然出现了玫红色的花丛,难免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上学的时段,公交车里成了莘莘学子们的海洋。大家身着各式校服,也有一些不放心的家长跟随陪护。
路过篷溪中学,现在的学校门口热闹非凡,远远不是晚上看到的那种孤寂无声的样子。
回到了出发的地方,这一次从正面看清了标牌。赫然写着“中国书法城”五个大字,这是城市的荣耀,也值得大家傲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