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明明纹丝不动,为什么几百年来没人能够数清?

粉樱语 2024-12-11 13:42:19

卢沟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它最早的记载见于《新唐书》,那时的沟桥只是一座横跨卢沟(永定)河的简陋小桥。

到了 1189 年,金朝统治时期,旧桥已难以满足军事和经济运输的需求,金章宗决定修建一座永久性的桥。这座新桥建成后,被命名为“广利桥”,但当地居民更习惯称之为卢沟桥。

新桥建成后,迅速成为“燕京八景”之一。桥身长 213.5 米,加上引桥全长 266.5 米,桥两侧的雁翅各 26.675 米,呈喇叭状。

整座桥以白石建造,关键处用银锭和铁榫连接,坚固无比。桥东侧雕刻着一只伏地怒目的石狮,桥西则有厚重古拙的石象,整体壮观大气。

13 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来到中国,对卢沟桥的石狮赞不绝口,称其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他的描述使卢沟桥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西方人的向往。

据建造时的官方数据,桥两侧的石雕护栏上共有 140 条望柱,其柱头上立着 627 头形态各异的石狮。每当五更时分,月光洒下,卢沟桥显得格外妩媚动人,因而有“卢沟晓月”之美谈。

作为北京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卢沟桥逐渐成为送别友人的场所,许多文人墨客在此挥毫泼墨,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卢沟桥自建成以来,历经了无数风雨和岁月的侵蚀,桥两侧的石狮子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金代的石狮子雕刻风格与宋朝相似,注重细节,追求写实,毛发刻画细腻,身形修长,肌肉骨骼感强烈。

元代修补建造的石狮子则更注重结构的精准,身体结构光滑,通常面宽头大,身体与头部比例不均。到了明清两代,雕刻风格又有了新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的一柱一狮的形式,在大狮子旁增添了许多憨态可掬的小石狮子。

由于金、元两代距今久远,如今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明清时期的狮子。明清时期,思想逐渐活跃,人们在雕刻上追求生动活泼。以第 189 号石狮为例,威严的大狮身下有两只小石狮,一只趴在大狮左前,仰头盯着大狮脖颈处的铃铛;另一则被大狮压在肚下,只露嘴巴和一只后腿,奋力蹬着大狮的肚子,仿佛要挣脱出来。

第 17 号石狮也有两只小狮子,一左一右蹲在大狮前爪上,争抢着咬大狮胸前的铃铛。181 号石狮的小狮子则爬到了大石狮的头上,用前爪紧紧抓住大狮鬃毛,后肢顶住大狮的脖颈,给人一种随时可能掉下来的紧张感。

卢沟桥上的小石狮子各具特色,没有一组是重复的。灵动的小狮子与沉稳的大狮子动静结合,不仅让人难以计数,更让人感受到它们仿佛“活”了过来。正因为石狮子的这些特点,使得数清它们的数量变得异常困难。800 多年的风雨侵蚀,许多石狮严重风化,一些小石狮已变得难以辨认,尽管历代都有修缮,但也难以完全恢复到最初的面貌和规模。

而且,卢沟桥上的小狮子形态各异,为展现其顽皮天性,许多小狮子藏在大狮子身下或其他位置,这就导致在统计时很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计算的情况。此外,石狮是立体雕刻,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数量也可能不同,这种视觉上的误导使得真实数量更加难以确定。

关于卢沟桥,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传说。北京宛平有一位新县令上任后,让师爷去数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师爷数了好几遍,每次的数字都不一样。县令不信,亲自带队去数,结果百名官兵数来数去,也始终无法确定数量。

县令半夜独自去数,石狮子似乎动了起来,吓得他连滚带爬地逃回县衙,从此不再提数石狮子的事。这虽然只是一个民间笑谈,但也说明了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栩栩如生,令人难以辨别。然而,卢沟桥不仅是一座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1962 年,北京市文物部门为更好地保护卢沟桥,对桥上的石狮进行了详细清点。工作人员为每个望柱编号登记,统计出桥上共有 281 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有一只大石狮。

大石狮上的小狮共计 198 只,加上顶栏的 2 只和华表上的 4 只,大小狮总数为 485 只。1979 年,相关部门再次对卢沟桥石狮进行复查,这次统计出的数量为 501 只。1986 年,北京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对卢沟桥进行了全面修缮。工作人员们对桥体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详细记录了每一处损坏和需要修复的地方。

他们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桥身上的污垢和风化的部分,使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尽可能地恢复卢沟桥的原貌。在修复石狮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们仔细地研究每一只石狮子的造型和风格,力求在修复过程中保持其原有的艺术特色。

经过努力,卢沟桥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它的交通使命虽然已经结束,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它将继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向世人展示着过去的辉煌。

1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