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飞行器“歼-36”首飞,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的邻国印度立马拍板,也要研究六代机,还十分从容的一次性拿出了足足3个方案。
据印度媒体报道,第一个方案是印度军方决定投入50亿美元研发,跳过四代机、五代机,直接一步到位造出六代机,实现印度国产飞机的“荣光”。
【印度要造六代机】
第二和第三个方案则属于“意外之喜”,印方声称法国、德国、西班牙三国邀请印度加入他们主导的六代机计划,无独有偶,另一边日本、英国、意大利也抛出橄榄枝,诚邀印度加盟新一代战斗机项目。
幸福来得太突然,美国人死活造不出的六代机,印度一下有了三个选择,这个项目无疑是雄心勃勃的,但在这条道路上,印度真的准备好了吗?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拥有第六代战斗机都是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目标。
这不仅仅是战斗力的提升,更是一种战略优势,面对未来可能的空中对抗,谁不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在隐形技术、高超音速武器和无人系统的加持下先发制人?
对于印度来说,这也是追求区域“霸权”地位的重要途径,这些年,印度也确实不遗余力地在培养本土工程师和技术人才上投入巨资。
【印度相应技术存在缺失】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航空发动机、雷达隐身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印度与其他领先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回顾过去的历程,印度在一些国际军事合作上的经历可谓是“不堪回首”,以苏霍伊苏-30MKI战斗机为例,尽管俄罗斯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但最核心的技术,印度却很难接触到。
再比如印俄五代机合作项目,就由于沟通不畅或标准差异,联合项目经常面临延期问题,最终被取消。
以及一些引进或合作生产的装备,例如法国“阵风”战斗机在交付后曾多次出现故障,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诸多缺陷,影响了部队战斗力。
不难看出,对于印度来说,想要研制出六代机,国际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合作往往意味着妥协。
【印度想要突破或需要做出改变】
即便印度积极参与多国合作计划,其角色通常也只能是旁观者多于决策者,话语权上的劣势,使得印度在技术共享方面常常受到限制,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长此以往,这种依赖外部技术的策略无疑对其自主研发能力构成潜在威胁。
综上所述,尽管印度有着强烈愿望研制第六代战斗机,但在现有条件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极大。
如果要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印度必须加大对基础科研的投入,加强国际合作中的平等互惠原则,同时注重内部管理和体制改革,才有希望不被其他国家甩的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