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面书誏
编辑|白面书誏
娱乐圈又因为“重名”闹了个大乌龙。
12月17日,福州晚报传来了一个悲痛的消息:
“李幼斌先生因突发心梗逝世。”
消息曝光,舆论哗然。
我们本该怀着沉重的心来悼念这位老艺术家,可因为重名,致使很多人哭错了坟。
“云龙兄,一路走好。”
“李云龙没了,我高低哭一下。”
但,此李幼斌并非彼李幼斌。
大众印象里的李幼斌,是《亮剑》中那个喊着“意大利炮”的团长。
而我们今天要悼念的李幼斌,则是京剧表演中的翘楚------李幼斌。
他的名气没有“李云龙”的名气大,但资历却要比他老的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人生。
01李幼斌在京剧上的艺术造诣,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
作为京剧界中最有资历的前辈,他真的做到了与艺术合二为一的境界。
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在那个我们不在意的圈子,他用他一生的坚持将京剧发扬光大。
而他艺术生涯的起点,正是因为家庭。
李幼斌是幸运的,出生京剧世家,在这样氛围下长大,让他一出生就对京剧有着兴趣。
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
为什么?
父亲名气太大。
李幼斌的父亲叫做李盛斌,曾经合作的对象是梅兰芳、谭富英等京剧大师。
最经典的作品是《伐子都》。
一经演出红遍全国,更是被戏迷们称为“最勇猛武生”。
父亲名气如此之大,他想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难度不可谓不低。
所幸他有一颗勇于拼搏的心。
他将父亲给的压力转变为动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
学艺那年,他十岁。
年纪虽小,但却要比同龄人更能吃苦。
旁人练功他练,旁人玩耍他还练。
工娃娃生,
武生,
天赋加上勤学苦练,只用了两年时间他就敢登台演出。
暂且先不说表演的怎么样,光是他的这份勇气,就足矣让人敬佩。
到了17岁,他更是能独挑大梁。
《武松打虎》《水帘洞》《战马超》......
每演一部,他的名气就上升一分。
渐渐地,大众不在称他为李胜斌之子,而是尊称他为京剧演员李幼斌。
但是,他的野心并不止于此。
演员闯出名堂后,他又跨行当起了戏曲导演。
早些年的经历,为他积累的不少的经验,很快,他就编导出了《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的剧目。
事实证明,李幼斌是有实力的。
由他编导的作品,一经播出就红遍全国。
尤其是《真假美猴王》。
1980年的时候,在北京、天津等各地演出高达500多长,最重要的是每一场都座无虚席。
国内影响力极大,国外也同样。
曾多次参加国外交流活动,名气大的令人发指。
82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为京剧电影,一上映,票房就蹭蹭往上涨。
哪怕到了今天,央视的戏曲频道也依旧会播出该影片。
没有任何夸张的说,李幼斌的作品,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里独有了印记。
这种印记,是即便他退休,也无法消灭。
0260岁的老人的退休生活应该是怎么样?
下棋,
散步,
偶尔和邻居老太太跳个舞?
这是大部分人都向往的生活,但对李幼斌而言并不是。
2000年,62岁的李幼斌正式退休。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退休后的他并没有安享晚年,而是依旧坚持在自己的岗位。
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的座上宾,担任中国戏曲学院的导师,有事没事奔赴各个剧院去传授自己的经验。
不得不说李幼斌是个人才,不但自己演得好,教出来的学生也是一等一的棒。
比如阮学东,凭借《伐子都》斩获优秀青年演员二等奖;又比如李哲,一部《武松打虎》,直接获得了2005年青年演员大赛的银奖。
而这全都归功于李幼斌。
因为他并非简单的动动嘴,有时候还会亲自上阵给学生们演示。
他就好比泉水,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着每一颗幼苗。
但可惜的是,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人永远离开了我们。
2023年12月26日,因生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6岁。
7月14日的那场《界牌关》成为了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个作品。
只是有句话说的好:
有得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李幼斌老先生,就是后者。
虽说他已经死了,但他留下的经典作品,永远存活在我们心中,永远存活在这个世界。
虽说现在的人只关注娱乐圈的偶像,只关注那些唱歌选秀,但老一辈的传承永远只有一个。
即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即便没有鲜花掌声,他们也依旧用尽全力去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李幼斌老师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李幼斌”来继承衣钵。
而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不在于历史性,只在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