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怎么吃才健康?

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 2024-06-07 18:07:33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又是一年粽飘香,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这几天,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人们该如何吃粽子?又该如何选购粽子呢?以下讲讲有关粽子的小知识。

各地粽子各有特色

相传,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曾用植物叶子包裹食物原料,以“石烹法”煨煮成熟,这是粽子的雏形。后来,人们用植物叶子包裹黍米成牛角状,替代黄牛作为祭品,最早的粽子“角黍”应运而生。经过漫长的演变,粽子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

粽子为什么常是四角状?从工艺上看,包成四角是为了加入更多馅料,外观也更加饱满。包裹时,在其中一个角留下空隙,可以给糯米膨胀留出空间。后因外形别致美观,四角粽逐渐兴起。

粽子馅料为什么用糯米?首先,糯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其次,糯米黏性强、软糯,能很好地包附,不易变形。

粽子的种类有哪些?各地粽子各具特色。比如,北京地区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红枣、豆沙为馅,少数用果脯;广东粽子是华南地区的代表品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以咸肉粽最为常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竹筒粽;嘉兴粽子则是江浙沪地区的代表。

近年来,新式粽子层出不穷。新式粽子“新”在哪儿?“新”主要指馅料、工艺的变化。现代粽子馅料从传统食材扩大到菌菇、巧克力、水果、坚果等种类。工艺上,类似于水晶粽这样的“类粽子”产品出现。这些健康轻食类、高颜值的粽子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喜爱。

粽子挑选有诀窍

人们在选购、贮存、烹煮粽子时,应当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是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装是否漏气涨袋、散装粽子有没有变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二是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散装粽子注意适量买入,最好是现吃现买,避免粽子变质。生熟粽子分开贮存,打开的粽子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2小时。

三是食用前应洗净双手,冷藏或冷冻过的粽子,要彻底加热,吃剩的粽子不要反复加热,不要食用馅料已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

买粽子最好不要太“贪色”,自然风干的粽叶呈暗黄色,而看似色泽鲜绿、表面光鲜的粽子,极有可能是厂家加入化工原料浸泡过的粽叶。绿衣粽子很多使用的是“返青粽叶”,对人体健康有害。正常的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呈深绿偏灰黑色或是黄灰色,而不会呈现青绿色。一些不法商家为了使粽子外观色泽鲜艳,使用工业化工原料将粽子回染制成鲜绿色,人体过量或长期摄入会引起中毒。

看外观  “返青粽叶”色泽青绿,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发暗发黄。

闻味道  “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黄味。

辨煮水  “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淡黄色。

此外,粽子保质期主要与生产工艺及保存环境有关,与添加剂关联不大。没经过任何处理的粽子,在0—5摄氏度的温度下,保质期能达3—5天;经高温杀菌后再进行真空包装的粽子,常温下只要不经过太阳照射,保质期能达12个月;另一种是速冻粽子,在零下18摄氏度的冷温下,保质期可维持3—6个月。粽子一般在特别的保存条件下,6个月内的保质期内能保鲜,一年或18个月的保质期的,虽能保质,但不能保鲜。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保质期超过6个月的粽子。

粽子食用有讲究

人们在家制作粽子,可以掌握“四少一多,杂粮为主”的大原则,即少油、少碱、少糖、少盐、多膳食纤维。

专家介绍,在原料选择上,增加粽子的纤维质、膳食纤维含量,或将糯米混加普通大米。主料糯米以部分杂粮取代,如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等。一方面,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另一方面,增加纤维质含量,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有益健康。肉粽味道鲜美,非常受人们喜爱,但其饱和脂肪含量高,若以瘦肉、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肥肉则营养更佳。豆沙粽热量也较高,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豆沙馅料多加动物油脂炒过。人们在选择豆沙粽的时候,最好以植物油取代动物油脂,可降低粽子的热量。

食用时,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熟变软后才能吃。粽子应趁热吃,肉类、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凉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应确保烧熟煮透。

业内人士表示,正常成年女子吃粽子一天最好不要超过1个,男子最好不要超过2个。老年人和儿童应适量减少。粽子属于主食,三餐均可食用,早餐甚至更合适。因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饮食数量较少,清香温热的粽子吃起来方便。素粽子的热量虽然低一些,但粮谷同属淀粉类,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的食用量,否则过多的能量摄入会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因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

那么,对饮食要求高的慢性病人群应该怎么选择粽子呢?最常见的五花肉、咸蛋黄做的肉蛋粽含有大量脂肪,因此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等人群应避免食用,可选择瘦肉粽、红豆粽和八宝粽等。中老年人和体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应控制量,尤其适宜食用含有适量蔬菜馅、不加油不加肉或加少量瘦肉的粽子,可用粗粮、薯类、藜麦等替代大部分糯米。糖尿病人群在食用粽子前应先监测餐前血糖,要在血糖控制好时才能食用适量粽子,可选择个头小的杂粮粽子(红豆、绿豆、藜麦、小米瘦肉粽子),注意不能额外添加糖、肥肉、蛋黄、甜枣等,不可进食太多,适量即可。食用时注意饮食平衡和增加蔬菜等膳食纤维的摄入,并且餐后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提高能量消耗,帮助降低餐后血糖。另外,进食粽子后要监测餐后血糖,如血糖超过控制范围,应避免再次进食。

来源 | 中国食品报网

1 阅读:257

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

简介: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