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首批口碑出炉!《封神》被吐槽无聊,《唐探》差评多

秋春谈娱乐八卦 2025-01-30 08:42:42

大年初一,《唐探1900》冲到单日票房冠军,但几个小时后又看见《哪吒之魔童闹海》火速反超,谁能一直坐稳宝座,一时间成了谜。

官方给出的数据里,《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重启未来》、《蛟龙行动》六部新片同日登场,被戏称“神仙打群架”。

有人奔着特效去,有人冲着明星阵容去,还有人抱着情怀买单。每次到了春节,都少不了这场争奇斗艳的票房大战。先不用着急站队,咱们先把这些片子逐个聊聊。

2025年春节档群雄混战

有朋友说,这是一次最华丽也最激烈的春节档。前些年大多是三四部大片扎堆,2025年却来了六部之多。

很多观众想趁着放假乐呵乐呵,于是把影院当成必去打卡地,还拉着亲朋好友组团。

谁会想到买两张票就要一百多块,出来后还得再去吃吃喝喝,这一趟消费有点吓人。可大过年的,开心最要紧,图个新鲜也值。

也听见一些抱怨,说今年电影票价涨到均价51.2元,有人觉得“怎么比去年又贵”,有人却不在乎,只想赶紧感受大银幕氛围。

有人在首映场后呼朋引伴,还有人趁热在社交平台写长评。不少人喜欢“真实口碑”,把好坏全部摊在明面上,一部片子但凡有点瑕疵,都逃不过网络口诛笔伐。

到底谁能杀出重围,谁又被骂到劝退,这个春节档真够刺激。

《唐探1900》

《唐探》系列之前的两三部,让很多人笑到飙泪,也让喜剧推理在春节档混得风生水起。

新作《唐探1900》一开始就占据排片优势,早场冲到日票房第一,让一票粉丝激动。这系列自带群众基础,熟悉的演员阵容再度回归,观众进场时满怀期待。

有人看完却说“哪里好笑?”觉得这次笑点生硬,还有人说剧情没啥新奇,把侦探部分做得简单,推理悬念不足。

有人评价:“观影过程中没怎么笑,离场时有点怅然若失。”

也有人依旧对这帮老角色有感情,觉得他们同框就值回票价,反正影片能不能后来居上,还得继续看后续口碑走向。

《哪吒之魔童闹海》:特效惊艳却剧情薄弱

这部《哪吒之魔童闹海》主打国漫基因,把“魔童”定位放得更大,一上来就给观众呈现了宏大场景。

有人夸画面惊艳,战斗片段像打游戏一样劲爆,后期处理得流光溢彩,那条海中巨龙看得人头皮发麻。年轻观众普遍对这种炫酷特效买账,家长带娃也说场面热闹,逢年过节正合适。

有人对它的剧情挑刺,认为故事还是那套老路子,没玩出更高层次。也有对某些低俗桥段很失望,吐槽导演想讨喜却加了尴尬梗。

粉丝则说观感不错,不必太过苛求。票房逆袭已经证明了人气,后劲够不够长久还得看二三天后口碑沉淀。如果后面还能保持热议,说明它抓住了观众。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大制作的困局

说起《封神》,很多人记得第一部时的盛大宣传,花了不少钱在特效和场景上。那会儿就有人觉得剧情单薄,高潮也不算多。

轮到第二部《战火西岐》,不少粉丝希望能有新突破,结果看到的依旧是前作那套风格。有人戏称:“这就是连续剧电影版,还没完结就急着续拍。”

观众里也有老粉期待神话世界观能更立体,结果发现特效是有,可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燃。有观众观影中途犯困,觉得剧情拖沓。

也有人觉得角色之间缺少新火花,没建立起更丰富的冲突。有粉丝愿意买单,认为这套神话体系需要慢慢铺陈,普通观众则更容易中途退场。大片不一定全靠大场面,还需要能抓住心的核心故事。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情怀与大众的温差

金庸武侠是几代人的梦,有人专门对比各种射雕影视作品,从83版一路聊到现在。

新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带着浓烈的江湖气息,一些老观众看见黄蓉、郭靖的身影就回忆满满,觉得造型和武打还原了很多经典桥段。粉丝感叹:“那些年追小说的热情又回来了。”

也有人表示一般。可能有些观众不太接触武侠,更喜欢都市、科幻、玄幻,对传统武侠不够兴奋。有人看完后觉得这部片子打戏还算利落,演员也有功夫底子,但不会拿它当年度必看。

宣传主要面向武侠迷,后续路人缘如何,还有待观察。粉丝力挺归力挺,这股热情能否带动票房反转,还要看日后的话题度。

《熊出没·重启未来》:带娃首选

每年春节,熊出没系列几乎都会出现,看海报就知道它跑不掉。一群家长往往拎着孩子直奔影院,孩子吵着要看熊大熊二,电影也保持了一贯的亲子风格。

新作名字叫《重启未来》,有人猜是不是要往科幻路子去,海报还带了宇宙背景。

家长看完后说:孩子很开心,笑点不断,一家人看完心情愉快。有人把它形容为“保底欢乐套餐”,不会过分追求剧情多深刻,只要小家伙别闹腾就好。

也有人赞它的教育意味稍有升级,传递了家人互相支持的温暖。孩子嘛,图个热闹,家长享受团圆时刻,这种动画定位似乎就对了。也许不算年度佳作,却能给人节日的陪伴感。

《蛟龙行动》:硬核宣传与点映翻车

片名听着就很炸裂,《蛟龙行动》打的是热血军事牌,宣发中大喊特效级别要跟好莱坞看齐,演员阵容也挺豪华,一度让人期待“硬碰硬”的高能场景。

有人抢先去了点映,回来一个劲儿摇头,说画面是响了,剧情却弱得可怜,仿佛只剩一连串爆破场面,没啥更深刻的支撑。

有观众评价剧情走向一塌糊涂,角色设定不够鲜明,连男主或女主的成长轨迹都说不清。也听到有人夸那场大规模海陆空战斗非常有气势,一颗颗子弹的细节都拍得清晰。

愿意去看的人多半是冲着动作场面,但要同时搞好故事才能稳定口碑。要是无法兼顾,会让人觉得花冤枉钱。

越来越多人的反应是:一张票五六十,两人就得百元起步,结果看完要么昏昏欲睡,要么一头雾水。观众也在变得理性,更加依赖朋友推荐和网上评分。

有人觉得浪费钱还不如看网剧或综艺,所以春节档虽然热闹,但也不是谁都能随便糊弄。

也见到一种声音:新春氛围下,挑电影更多是为了和家人朋友享受欢乐,不要纠结这几十块钱值不值,只要能博得开心就行。

可对想要物有所值的人来说,如果电影本身没能真正拿出好内容,再大的广告也挽留不住口碑,尤其现在大家讨论能力太强,社交媒体一呼百应,发现瑕疵就直接“退票式吐槽”。

有人说大年初一的口碑没必要太看重,首映场往往汇聚了最铁的粉丝,情感加成难免偏颇。也有水军刷好评或黑评,搅得人分不清东南西北。

看电影好不好,有时要等两三天,口碑冷却后才会更接近真相。

春节档年年如此。有的片子首日票房冲得厉害,可风评一路狂跌,排片也后劲不足。有的起步不显眼,却凭借好口碑后程发力,甚至能在后半程拿到反超。

大家也不必过度依赖某一天的数据,耐心观察才是王道。看完觉得赞,就多给身边人安利;发现不合胃口,及时提醒,省得别人跟着踩坑。

谁能笑到最后,尚难预料

有片子光靠大卡司,有片子聚焦特效,也有讲情怀的。有人喜欢武侠,有人爱喜剧,还有人冲着动画去。市场需求多元,电影口味也花样百出。

说到底,哪部作品能一直撑下去,要看观众实际买票。票房数字天天在变,没到最后时刻,谁也不敢保证谁稳坐钓鱼台。

也看到网友集体感叹,这个“内卷”档期确实让人眼花缭乱。有人一天连刷两场,口袋瘪了不少,也收获了和家人爱人一起观影的愉悦。有部影片口碑差不多,票房却不温不火。

另有影片噱头声势惊人,可能几天后还是会坠入深渊。年节气氛下,观众更加看重实在的内容,不想花冤枉钱。好片自然能稳步爆发,水货一定会被市场抛弃。

有人看完热血战争片就想当兵,有人看完熊出没就想跟孩子做手工,还有人被武侠精神打动,下决心去习武强身。电影不是单纯的商品,更是一种精神符号,每个人都能在里头找到一点共鸣。

也看到有人因为剧情不尽如人意而愤愤不平,这种声音同样能倒逼创作者提升质量。观众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观众的支持,再大的IP也会凉透。

春节最珍贵的是和家人朋友一起笑闹,不同人对电影的期待并不一样。有人乐意看热闹,有人想找深度,也有人冲着特效大片解压。

真不必争得面红耳赤,关起门过年图的就是合家欢。万一失望,咱们也有别的娱乐方式,生活不光是电影,还有许多阳光灿烂的事。希望最后能留在市场上的,是值得被记住的好故事,也希望更多创作者用心做作品。

过年气氛再热闹,也离不开实打实的内容支撑。这场春节档混战,还要继续几天,一切结果留给观众自己判断。

1 阅读:826

评论列表

未来很长

未来很长

3
2025-01-31 21:33

射雕英雄传拍的还是不错的,但是年轻人,没有看过武侠片的,尤其是没看过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的,可能不太理解。我跟我老公都觉得拍的不错,很震撼。我家孩子看起来就不太明白,需要给他讲一下,但是也觉得还行,说回去要看看射雕的书。

衰神一大筐

衰神一大筐

2
2025-01-30 16:15

龙第1个被淘汰。

用户17xxx51

用户17xxx51

1
2025-01-30 16:50

@横店影城 尊重影人尊重观众 请立即矫正字幕一出即开照明灯的错误 字幕之后还有内容还有彩蛋 现场的员工不知道?每次都这样 必须培训员工 这是基本礼仪!!!!!!

老默

老默

2025-01-31 14:50

就是一帮过年圈钱的[笑着哭]

秋春谈娱乐八卦

秋春谈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