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科院院士也是敌后武工队队员,清华毕业,背炸药炸鬼子军列
1938年的一个深夜,平汉铁路方顺桥段一片寂静。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划破夜空,一列日军军用列车被炸得粉碎。在200米外的玉米地里,一个年轻人紧握着引爆器,他的背上还沾着泥土——方才是他亲手埋下了那些威力巨大的炸药。谁能想到,这位冒着生命危险炸毁日军军列的年轻人,竟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年轻的"武工队员",日后不仅成为了中科院院士,还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中担任了关键角色。他究竟是如何从一个炸毁军列的敌后武工队员,走上了国防尖端科技的研究之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这些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国?
一、清华园里的抉择
1937年7月的清华园,暑气正浓。叶企孙教授的办公室里,汪德熙正在向老师汇报最新的研究进展。这位年轻的化学研究生刚刚完成了一项关于有机物结构的重要实验,成果即将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德熙啊,你的德国留学申请已经批准了。"叶企孙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去德国深造对你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急促地敲响。物理系的助教带来了一份号外——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已经开始对北平发动全面进攻。
消息传来的那一刻,整个清华园陷入了沉寂。第二天清晨,叶企孙召集了全系的师生开会。他站在讲台上,声音沉重:"现在,祖国需要我们。"
随后的日子里,清华园里的许多实验室都改变了研究方向。在叶企孙的带领下,一批批年轻的科研人员开始研究军工技术。汪德熙和其他几位研究生一起,开始钻研炸药的化学原理。
8月初的一天,辅仁大学的张珍找到了叶企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急需军工专家。叶企孙立即想到了即将赴德留学的汪德熙。
"德熙,你愿意去根据地吗?"叶企孙问道。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蝉鸣声。
汪德熙没有立即回答。他起身走到窗前,远处是清华园标志性的大钟楼。三年前,他就是在那里第一次见到叶企孙教授,也正是在那里,他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老师,我去。"转身时,汪德熙已经做出了决定。
这个决定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支持。物理系的熊大缜教授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和汪德熙一同前往。熊大缜在红外线研究领域已经取得重要突破,他的加入无疑会给根据地的军工研究带来重要助力。
1937年深秋,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汪德熙和熊大缜跟随地下党的交通员,悄悄离开了北平城。临行前,叶企孙交给了汪德熙一个皮箱,里面装着各种化学实验的笔记和资料。
"这些是我这些年收集的军工技术资料,"叶企孙说,"到了根据地,一定用得上。"
就这样,他们穿过日军的封锁线,辗转来到了晋察冀边区。当时的根据地条件异常艰苦,但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们很快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军工生产中。谁也没想到,他们即将面临的,是一个改变整个抗日战局的重大发现。
二、兵工厂里的科学家
1938年初春的一天,二分区司令沙克找到了军区卫生部部长张珍,向他报告了一个特殊的发现。在滹沱河边,部队发现了三艘被遗弃的船只,船上装载着大量的白色粉末。
"战士们尝了尝,不是盐也不是糖,"沙克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
张珍作为根据地里少有的化学专业毕业生,立即赶往现场。经过仔细检查,他发现这些白色粉末正是制造炸药的重要原料——氯酸钾。这个发现立即引起了边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就在这时,汪德熙和熊大缜已经在根据地建立起了一个简陋的实验室。他们白天在防空洞里做实验,晚上则到各个村子里搜集可用的原材料。实验室里只有最基础的器材,很多设备都是用泥土和木材自制的。
得知有了氯酸钾的消息,两位科学家马上着手研究配方。但第一次试验就遇到了严重的问题——新配制的炸药太不稳定了。在一次试验中,一小块炸药意外引爆,将整个实验室的房顶掀翻。
事故发生后,汪德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能在炸药中加入硝基化合物,或许能解决不稳定的问题。但硝基化合物在当时是管制物资,日军严格控制其流通。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边区的情报员带来了一个重要信息:日军在占领区推广了一种叫"肥田粉"的化肥,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铵。通过化学反应,硫酸铵是可以转化为硝基化合物的。
于是,一场秘密的"化肥收购"行动开始了。根据地的商人们假装收购化肥,将大量"肥田粉"运进了边区。在汪德熙的指导下,兵工厂的工人们开始尝试提取硝基化合物。
这项工作异常危险。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有剧毒,稍有不慎就会中毒。工人们戴着用湿布制成的简易口罩,在密闭的空间里小心操作。即便如此,还是有多人出现了中毒症状。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掌握了安全的提取方法。新型炸药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种改良后的炸药不仅威力更大,而且相对稳定,便于运输和储存。
很快,边区的兵工厂就建立起了完整的生产线。从原料提取到成品制造,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规程。工人们开玩笑说,这简直就是一所"化工学校"。
1938年夏天,第一批新型炸药正式投入使用。这批炸药被制成了各种形式:有便于携带的炸药包,也有专门用于破坏铁路的定向爆破装置。每一种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确保安全可靠。
当时,二战正在欧洲打响。德国的闪电战术震惊了世界,而在中国的华北平原上,一群科学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抗争。他们用知识作为武器,将科学实验室变成了军工车间。这个特殊的"兵工厂",正在酝酿着一场让日军始料未及的打击。
三、铁路线上的生死较量
1938年深秋,一个重要情报传到了晋察冀边区:日军将在平汉线上增开一列军用列车,专门运送军事物资。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边区领导决定实施首次铁路爆破行动。
但这项任务并不简单。此前,根据地的武工队从未进行过火车爆破。铁路爆破涉及复杂的技术操作,需要精确计算炸药用量、确定爆破点位置、测算列车速度,还要考虑天气、地形等诸多因素。
"让我去吧。"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汪德熙主动请缨。作为新型炸药的研制者,他提出要亲自参与行动,一方面确保行动万无一失,另一方面也要为武工队员们做示范。
军区同意了他的请求,随即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爆破小组。小组成员除了汪德熙外,还有3名经验丰富的武工队员。他们要在方顺桥段实施爆破。这个地点选得很有讲究:铁路两侧地势开阔,便于观察;附近有大片玉米地,利于隐蔽;而且距离日军哨所较远。
行动前一周,小组成员多次实地勘察,反复演练。汪德熙还特意设计了一套简单的信号系统:用不同颜色的旗帜来表示列车的方向和速度,这样即使在夜间也能准确判断爆破时机。
1938年10月15日深夜,行动开始了。四个人分别背着3个炸药包,借着夜色摸到了铁路边。要在铁轨下埋设炸药并不容易,他们必须在保证不发出声响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安装。
汪德熙带来了他改良过的引信装置。这种装置采用了特殊的防潮设计,即使在潮湿的地面下也能正常工作。电线必须埋得很深,以防被日军的巡逻人员发现。
午夜过后,远处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这是日军的"探路车",专门负责检查铁路沿线的安全。十分钟后,一辆手摇车驶过,车上坐着两名日军工兵,正在仔细检查铁轨。
这时,铁轨开始轻微震动,标志着军列即将到来。汪德熙和队员们趴在玉米地里,静静等待着最佳引爆时机。电线的另一端连接着特制的引爆器,这是汪德熙专门为这次行动设计的。
当军列驶过爆破点时,巨大的爆炸声划破了夜空。火光冲天而起,蘑菇云在黑暗中格外醒目。军列的车头被炸飞,后面的车厢也随之脱轨。整列火车解体后重重地砸在地上,燃起了熊熊大火。
这次爆破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据后来的统计,这列军列上载有大量军需物资,其中包括炮弹、枪支和军用物资。这一仗,不仅打断了日军的补给线,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新型炸药的实战效果。从此,在华北的铁路线上,类似的爆破行动此起彼伏,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四、突破重围的智慧
成功炸毁日军军列后,汪德熙和他的团队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炸药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经过多次实验,他们发现如果能在配方中加入TNT,炸药的威力将大幅提高。但TNT在当时是日军严格管控的战略物资,根据地根本无法获得。
1939年初,汪德熙向边区领导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要回天津一趟。这个提议让很多人都感到担忧。天津当时已经沦陷,到处都是日军的哨卡和特务。更何况,汪德熙作为根据地的重要技术人员,一旦暴露身份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掩护这次行动,地下党组织精心设计了一个身份:天津某小学的代课教师。汪德熙剪了一个很普通的发型,戴上一副老式眼镜,还特意做了一个旧书包。在地下党的帮助下,他弄到了一份盖着日伪政府印章的教师证明。
穿过封锁线的过程惊心动魄。在一个检查站,日军士兵突然对汪德熙的书包产生了怀疑。正当局势万分紧张时,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跑过来叫他"王老师",问他什么时候去给他们补课。这个临时起意的配合,成功化解了危机。
到达天津后,汪德熙立即联系上了老师叶企孙。叶企孙听说了他的计划后,立即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有一个学生叫林风,正在天津一家油漆厂工作。这家油漆厂的原料中恰好包含了制作TNT所需的化学物质。
林风接受任务后,开始在工厂里秘密行动。他利用工作之便,每天留下一小部分原料。为了不引起怀疑,他还特意把这些原料做成了肥皂的形状。这些"特制肥皂"被装在普通的木箱里,经由地下交通员一批批地运往根据地。
但这项工作极其危险。TNT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特殊的气味,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林风只能选在深夜工人都离开后才开始行动。他在厂房的角落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台,用厕所的水管接入通风系统,以此来稀释气味。
这种秘密生产持续了将近半年。期间,日军曾两次突击检查工厂,所幸林风早有准备,将设备藏在了预先挖好的地下室里。每次检查结束,他都要连夜赶工,把耽误的进度补回来。
1939年夏天,一个意外的检查差点暴露了整个计划。一个日本技术顾问闻到了可疑的气味,专门来车间查看。林风临危不乱,立即打翻了一桶油漆,用刺鼻的油漆味盖过了可疑的气味。这一手机智的应对,再次化险为夷。
到1939年底,林风通过这种方式一共制造了近百公斤的TNT,全部安全运抵根据地。这批TNT的到来,让根据地的炸药研制跃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这个隐藏在油漆厂里的秘密实验室,也成为了抗战历史上一个鲜为人知的传奇。
五、从炸药专家到核武器研发
1941年8月,汪德熙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作为全国化工专业唯一的公费留学名额获得者,他即将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启新的学术征程。这与三年前他在晋察冀边区的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麻省理工的实验室里,汪德熙专注于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这个领域与他在根据地研究的炸药有着密切关系——两者都涉及复杂的化学链式反应。他的导师曾开玩笑说:"你对爆炸反应的理解,比实验室里任何人都深刻。"
1947年,获得博士学位的汪德熙婉拒了美国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在南开大学任教。他在课堂上常说:"实验室里的每一个发现,都可能改变战场上的局势。"这句话源自他在抗战时期的亲身体会。
1960年冬天,一纸调令改变了汪德熙的人生轨迹。他被任命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这个任命来得突然,但背后有着深远的考虑:他在炸药研制中积累的经验,对于原子弹的研发具有特殊的价值。
1962年,一个代号为"9501"的绝密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引爆装置研发项目。汪德熙被任命为项目总负责人。他带领三个研究小组,分别从不同角度攻关。
在位于戈壁滩的实验基地,条件异常艰苦。研究人员住在简陋的地下室里,设备也都是自行改装的。但汪德熙依然保持着在晋察冀时的作风:亲自参与每一次危险实验,从不让年轻人冒险。
一次实验中,一个关键部件突然出现故障。正当所有人都束手无策时,汪德熙想起了当年在根据地改良炸药的经验。他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利用化学反应的时间差来控制引爆过程。这个方案最终被证明是可行的。
1964年3月,原子弹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时一个新的难题出现了:核武器主要原料钚-239的提取遇到了瓶颈。汪德熙再次被召集,负责解决这个问题。
他带领团队走访了全国十多家工厂和研究所,收集了大量数据。最终,他们创造性地改进了提取工艺,使产率提高了近三倍。这一突破为后续的核试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在核武器研制的岁月里,汪德熙始终保持着在晋察冀根据地时的那份执着和严谨。从最初的炸药研制到后来的核装置研发,二十多年过去了,但他对科学的态度始终如一。1964年10月16日,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传来时,已是古稀之年的叶企孙教授感慨地说:"从炸军列到原子弹,德熙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科技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