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日历卖到了三百元的高价,揭开了多少80后,90后的情怀

不惑的青年 2024-01-14 17:50:32

近日,有网友发现2024年公历日历与1996年完全一样。

一瞬间,网上刮起一阵“买本旧日历过新年”的热潮。在某二手平台,1996年的旧日历竟然开出了一本三百元的高价,甚至有商家拆出一页一张都能卖到三四十元。

这是成年人过度怀旧吗?

有网友说,对于喜欢的人来说,这是一份情感寄托,而并非是一份旧日历。

1996年,正是他们美好的青春回忆,他们买的是自己的情怀和回忆。

01

怀旧已不再是年长者的专利,80后,90后也开始步入了怀旧的队伍。

当下,青年怀旧成为了一股潮流。

80后的朋友应该记得小卖部的大白兔奶糖,唐僧肉,和5毛钱一瓶的汽水。

在某电商平台一搜,挂着很多“80后怀旧零食”的商铺。

很多网友评论:

“这里有很多小时候的味道,像开盲盒一样,充满惊喜感。”

80后的怀旧没有那么复杂,一小袋零食足可以安慰内心,这也是一种心灵补偿。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的一则热搜。

晚上9点左右,两个小男孩蹲在地铁上玩卡片,全然不顾身旁有他人,沉浸于游戏之中。

更有意思的一幕,车厢内一群成年人围成一圈在旁边观看。

小男孩玩得不亦乐乎,后面的成年人看得更陶醉。

也许,他们看的是童年时代妈妈不让玩的痛快,借此机会,治愈了自己。

正如一个网友说的那样:

他们看的是小孩吗?看的是自己童年。

是啊,成年人的怀旧情绪无时无刻不潜在骨子里,看到儿时的变形金刚依旧激动不已,惆怅儿时的美好。

或者,下班回家吃到妈妈做的槐花馅饺子,仿佛就能治愈内心的不愉快,勾引心中美好的回忆。

走在路上,一声拖着长长尾音的叫卖声,也能牵动怀旧的神经。

02

以前,遭人非议的90后非主流发型,如今回到短视频平台,90后多以自嘲,留言更多的还是:

这是我们美好的回忆,尽管现在看起来不伦不类。

青年怀旧越来越流行于各大平台,但这不是病态,也不是心理早衰。

也有人认为,青年怀旧是不想长大的表现,是逃避社会现实的异常行为。

如今80后,90后已是社会的主力力量,数据显示,我国80后人口高达2.23亿人,90后人口有1.67亿人,社会经济发展还得靠这两代人。

然而, 这两代人面临着高房价,以及高额结婚成本,看着微不足道的薪水,80后,90后这两代人经历着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机,是压力最大的两代人,他们背负着重要责任,总得找一个情绪发口。

他们怀旧大多是现实境遇不顺利,心情郁闷,对未来还是处在不确定中。

过去美好的东西却是值得留恋的,在那些片段中寻找了自己的价值,以及勾起对美好的憧憬。

下班后,我们获得暂时的喘息,需要找一件事治愈自己内心,看过去的电影,听过去的老歌,不知不觉给我们带来了一股力量。

正如祥林嫂一而再三找人絮絮叨叨,哭诉阿三被狼吃的惨剧,以致别人由同情变成嘲讽,但她仍然喋喋不休。

其实,祥林嫂叨唠的过程,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怀旧,她需要在怀旧中寻找一份寄托,倘若没有了唠叨的机会,她就失去了盼头。

03

怀旧是一种情绪发泄的行为,但我们也要警惕过度怀旧的心理。

一旦执着,可能很难走出来。

珍藏大量的老照片,旧衣服,旧礼品,蹲在一个角落里,始终不愿走出来,甚至活在过去的回忆中,与现实断了弦。

这才是逃避现实,而不是怀旧。

怀旧是美好的事情,享受过去的美好时光,然后充满力量面对更好的未来。

忽然想起了阿Q曾经说的话:“我先前比你阔多啦!”

虽说是一种苍白无力的自欺欺人,但在一声响亮的“呐喊”中,他获得了暂时的满足。

或许我们需要向阿Q学习,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解脱,学会怀旧。

苏珊·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一书中写道:

“也许,记忆被赋予太多价值,思考则未受足够重视。”

没有一个时代是最好的,也没有一个时代是最差的,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从痛苦的现实寻求一股前进的力量,可谓苦乐参半。

愿每一个人都能在怀旧中理解生活,继续向前看。

0 阅读:15

不惑的青年

简介:从生活中挖掘不一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