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重武直,定型服役只差临门一脚,能在无人机时代杀出生路吗?

火影忍者热血魂 2024-12-11 16:02:00

近日,一张我国正在研制中的新一代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新照片在互联网上流传,引起军迷们的关注。该机停放在停机坪上,照片看起来是在某机场的摆渡车上拍摄的,由此可见这款重武直的保密程度已经不是很高了。

不过这张照片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一方面是因为这款新型重武直的试飞照片和视频在最近两年已经被拍摄了很多,某军事杂志甚至在今年五月为它出过专刊并制作了想象图,所以对军迷来说它早就没有了太强的新鲜感。

另一方面,军迷们乃至许多军事专家都开始认为,各种无人机在战争中的广泛使用,已经让专用武装直升机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因此新型重武直的出现有些“生不逢时”。

那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吗?新型重武直是否能够在新时代找到它的用武之地?

首先,我军重武直的研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和空军空降兵目前已经大量装备的直-10系列武装直升机是6吨级中型武直,虽然战斗力不弱,但比起“阿帕奇”、卡-52和米-28等10吨级武直来说,依然存在装甲较薄、武器挂载能力偏低、23毫米机炮威力不足以及升级空间小等问题。

这导致直-10的发展天花板较低,截至目前我们看到直-10的改进都是小打小闹,并无重大升级型号出现,这对于我军需要执行的跨海作战任务来说,是需要补足的弱点。

考虑到美国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是在“黑鹰”系列通用直升机成熟之后,利用相同的发动机和后机身结构发展出来的重型专用武直,那么我国在直-20开始大批量生产后,走同样的发展路线研制重武直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最新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出,国产重武直的研制已经进入快车道,作为国家任务,它一定会有良好的结局。

目前网络流传的视频中,已经出现多个不同的机身编号,而且还有更多看不清机身编号、但在全国不同地区拍摄到的重武直照片和视频,再加上一定还有做静力试验的机体,说明相关科研单位可能已经制造了至少四五架原型机进行试飞,再加上直-20打下的良好基础,试飞的过程应该会比较顺利。

新型重武直的机身设计带有不少美俄重武直的特点,短翼的外形和安装位置有点像俄罗斯的米-28武装直升机,短翼和机身的连接位置靠近发动机舱,短翼有些下倾角,整体风格又更加偏向美国AH-64武装直升机。

有网友指出,重武直的机炮更粗,大概率提升到了30毫米口径,而且机炮的安装位置在后侧驾驶员座位的机身下方,这样可以让机炮拥有更大的弹舱,保证供弹量,并且距离机头的观瞄设备更远,在发射时的震动更小。

重武直的短翼更粗更长,可以挂载我国新研制的一系列对地攻击导弹和空对空导弹,乃至各种巡飞弹,武器选择十分丰富。

那么再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在无人机大行其道的今天,重武直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的确,从将近三年的俄乌冲突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经验教训:在交战双方的单兵防空导弹都广泛普及,并且双方都没有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双方的直升机都损失惨重,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坦克杀手”、“蛙跳战术卡车”的作用。

我们甚至经常看到俄乌双方的重武直,经常被当作无制导火箭弹发射机来使用,直升机大仰角高速爬升,快到最高点时向斜上方发射出火箭弹,以便达到较远射程,但这种打击方式几乎没有精度可言。

最关键的问题是,俄乌双方的武装直升机所使用的反坦克导弹射程都比较近,通常不到5公里,观瞄设备的观测距离也较近,双方的战场侦察水平也都较低,这导致武装直升机在发射反坦克导弹的时候,基本需要进入对方单兵防空导弹的射程内,危险程度大幅度增加。

对于这种情况,美军也在寻找解决方案。方案之一是给重武直装备射程更远的反坦克导弹/巡飞弹。

美国陆军在最近几年一直在用AH-64E武装直升机试验发射以色列制造的“长钉”NLOS反坦克导弹,最远曾经击中过32公里之外的目标。这样的距离已经能够保证己方直升机远离对方单兵防空导弹的射程了。

类似的导弹我国也有,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各大军工企业就展示过琳琅满目的远程反坦克/对地攻击导弹。因此,我军的重武直未来仍有机会在战场上大展身手。

当然也有些观点认为,解放军陆军需要的是无人机操纵平台,操纵远程自杀无人机、侦察无人机和远程反坦克导弹,而这项工作不需要武装直升机,使用直-20运输直升机就能够完成。但是考虑到前线的复杂性,拥有较厚装甲的重武直肯定拥有更高的生存能力和任务弹性。

不论如何,新一代重武直正在向我们走来,并且也一定会在未来战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