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的经济模式:中国是唯一1个,长期允许土地买卖的文明

皮皮戈 2024-04-08 11:43:27

当我们深入探索中华文明时,不得不为其独特性和生命力感到惊叹。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明,而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历经风雨而依旧璀璨的奇葩。

在全球文明史上,恐怕难以找到第二个如此坚韧、如此统一的文明。

一、中华文明的统一之谜

想象一下,在工业革命前的时代,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如何维持其统一的?

在没有电话、没有高速公路的年代,皇权如何有效控制地方?

不同的族群,如何在没有现代交流工具的情况下,保持联系而不分裂?

这些看似无解的问题,在中华文明中却找到了答案。

与那些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不同,中华文明能够长期对边远地区进行有效控制,甚至细化到县级层面。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地理上是个孤岛。

但真的如此吗?欧洲、印度、日本等文明同样有其地理上的局限性,为何没有形成如此强大的统一力量?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文明在历经数千年风雨后仍然保持统一呢?

答案或许出人意料:钱。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超前的经济模式。

二、超前的经济模式:土地的自由买卖

商鞅变法,这一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允许土地买卖。

在公元前三百年,中国就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是的,你没有听错。

当全球其他文明还在封建制度中挣扎时,中华文明已经迈出了超前的一步。

土地的自由买卖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财富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资本开始流动,市场开始活跃。

这种经济模式下的社会,必然追求更大的市场、更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和更活跃的资本流动。

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文明如此追求大一统。因为大一统能赚钱啊!

资本没有了土地的束缚,市场越大、流动性越强,就越能赚钱。这与后来英国的资本主义崛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超前的经济模式,不仅解释了中华文明的大一统现象,还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语言没有在大分裂过程中进一步分化。

因为大范围的商业贸易和人口流动,需要语言这门工具来降低交易成本。资本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不允许语言出现分化。

同时,这种经济模式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会有“公”的概念。

因为基建是有利于资本流动的。所以中国古代的官员即使土地和老百姓都跟他们没啥关系,也要费力不讨好地搞什么水利工程、修路建桥等公共服务项目。因为这些项目都是有利于资本流动的“基础设施”。

结语

当我们从经济的角度去审视中华文明时,会发现这个看似奇葩的文明其实有着非常清晰和先进的底层逻辑。

这种超前的经济模式,让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洪流中独树一帜、屹立不倒,也让我们对这个古老而年轻的文明充满了敬意和期待。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