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销量为什么这么猛?2024年,尽管被一些人视为中国商用车行业最艰难的一年,但中国重汽在逆境中依然奏响了胜利的旋律。1-11月,中国重汽重卡出口达到12.3万辆,占我国重卡行业出口总量的近半壁江山,特别是在高端市场快速上量,与国际一流品牌正面竞争,展现了重汽产品强大竞争力。今年,中国重汽预计汇总收入将超过1,94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利税总额预计达到12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5%;整车销量预计为37万辆,同比增长也超过了10%。这是中国重汽连续第三年在中国重卡行业中同时获得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双第一。12月11日,以“WE ARE ONE——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成”为主题的中国重汽集团2025年全球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大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080家供应商代表参加。这次会议不仅展示了中国重汽面对国内行业低温运行和国际市场动能减弱双重压力下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能力,还揭示了其稳固行业领导地位的部分原因。

中国重汽集团拥有全球1000多家供应商,这一庞大的供应商网络数量远超同行,丰富的供应商资源构成了重汽一项重要的资产,不仅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重汽产品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重汽持续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柱。首先,中国重汽集团凭借其与全球众多顶级供应商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方面展现了卓越的能力,并成功推出了多款符合乃至引领市场趋势的产品,这也是中国重汽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与这些优秀供应商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及质量控制等领域的深度协作,中国重汽不仅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还加速了新产品从概念到市场的转化过程。例如,今年发布的全新升级黄河性能燃机牵引式列车和新能源全场景系列产品,正是得益于这种强强联合的创新模式,这款创新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得到了多家供应链厂商的深度合作与支持。如潍柴动力,其自主开发的13L氢内燃机为新一代黄河品牌高端重卡提供了核心动力;博世、采埃孚、马勒贝洱等全球知名企业也参与了合作。

其次,强大的供应商体系也是中国重汽实现高效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这一庞大的供应链网络不仅包括了国内外领先的零部件制造商,还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装配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了整个生产流程的高度集成与优化。通过严格筛选和持续优化供应商结构,中国重汽建立了以头部供应商为核心的“倒三角”模式,即头部供应商占比最高,中水平供应商得到扶持和发展,而低水平供应商则被逐步淘汰或转型为专精特新企业。这样的布局有助于集中资源于最优质的合作伙伴,从而保证了关键部件和技术的一流品质。为了维持高水平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中国重汽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供应商采取零容忍态度。
同时,为了提高交付速度,中国重汽加强了市场预测能力,并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客户端到供应端的信息共享,确保订单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每一位供应商。此外,中国重汽还在内部推行了精细化管理和全流程数据上传,力求做到全过程透明化、标准化,以此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从芯片到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再到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整车制造,中国重汽与这些顶级供应商密切协作,确保了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最高的标准。特别是在面对全球供应链波动时,稳定的本地化供应能力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中国重汽提供了坚实保障,使重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行。

最后,优质的供应商资源为重汽构建绿色智能的未来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能源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中国重汽与其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共同致力于开发更加环保、智能化的商用车解决方案。双方不仅携手推进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还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力求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作为“链主”企业,中国重汽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位供应商合作伙伴。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重汽积极促进供应商伙伴的技术进步与向上发展。

首先,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国重汽鼓励了供应商之间的良性竞争,这有助于激发整个供应链体系内的创新活力。当所有供应商都处于一个透明且规则明确的竞争平台时,它们会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以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这种机制不仅促进了单个企业的成长,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其次,中国重汽与供应商共同参与早期研发和同步开发的做法,极大地缩短了新产品从概念到市场的周期。这种深度协作模式使得双方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制造成本、生产工艺等因素,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流程。同时,它也为供应商提供了接触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市场趋势,增强竞争力。再者,严格的供应商分类分级管理和配套激励机制确保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使那些表现优异、有潜力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发展空间。这样的做法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保证了供应链的整体质量。

此外,中国重汽还通过成立研发共同体等手段加强了与头部供应商的战略互信共赢关系。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还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循环。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重汽与博世、采埃孚等国际知名零部件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绿色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为行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榜样。最后,中国重汽在全球范围内精挑细选供应商,这一策略不仅确保了公司能够获取最前沿的技术和最高标准的零部件,同时也为中国本土供应商伙伴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机遇。通过与中国重汽的深度合作,这些供应商得以接触到国际一流的标准与实践,促进了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及管理经验的积累。中国重汽积极支持国内供应商参与全球竞争,鼓励它们加大研发投入,共同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产品质量持续改进。中汽评论:作为一家领先的商用车生产企业,中国重汽与其众多强大的供应商伙伴建立了长期而深层次的紧密合作关系,通过与这些优质供应商的合作,中国重汽不仅确保了零部件供应的可靠性和成本效益,还促进了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得重汽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中国重汽对供应链健康稳定发展的高度重视及构建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决心,不仅增强了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商用车行业的信心,也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投入该领域,为中国商用车供应链注入新动力,进而促进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商用车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