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来顺受换和平?美国都堵到门口了,中国还能躲到哪里?

兵国点兵大事 2024-01-06 22:44:05

在中外都有些人始终还对美国充满幻想,他们老是认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很难打破,或者说不用一定要去打破改变,只要中国逆来顺受就会换取和平。该拿这些亲美跪美惧美派怎么办呢?【兵国大事】认为可以从世界大局、中美变局、美国布局、以及最重要的中国格局来全面梳理分析,就可以知道:不是中国忍和躲,就能避开的。

中美博弈将是影响今后世界走向的最重要变量,同时也是东西方国家发展的决胜局。这就是为什么中美都处在百年大变局之中,必须要面临的终极大考。我们从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四个核心就能得到佐证:

1、新的国际格局正在成型:东西方平衡。在过去的500多年历史中,世界格局基本上都是由西方势力所主导的,这一点毫无争议。但随着西方模式的老化,和中国新模式的成功,世界格局正在从西方主导向东西方平衡转变。

2、新的国际观念正在成型。在近代史上人类进步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现代化,而现代化在过去都是西方模式主导的,也就是说西方国家最早成功的实现了现代化。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新模式的成功,在观念上出现了分化,也就是出现了东西方平衡,中国模式成为继西方模式后的又一成功典型案例。

3、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不我待,不再是一家独大之势。在过去的三次工业革命中,基本上都是在西方势力范围内率先崛起的,同时也为西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全方位优势;然而即将来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东西方主要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也就是东西方主要国家之间都有机遇,西方的垄断史宣告结束,且中国在局部领域占优。

4、新的全球问题和全球治理。在近现代发展史上,全球治理基本上都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近代史上主要以欧洲国家为主,二战后则以美国主导至今;中国模式在获得成功之后,中国积极提出的新的全球治理方案对原来的全球治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全球治理也出现了东西方平衡。

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可以看出,它无疑将对当前的国际格局以及势力划分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已经自2018年以来在中国身上实际表现出来了,这是近十多年美国对华政策负面方向发展的结果。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有缺陷的战略伙伴,直至2009年时任总统奥巴马访华后,美国战略界感到了失望,美国此前一直走的“和平演变”道路宣告失败。一年后2010年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修昔底德陷阱效应开始在美国战略界蔓延,这是一个转折点。

到了2015年左右,美国的精英层开始达成初步共识,2017年12月18日美国出了四年一度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中国定位为战略对手;随后2018年3月美国特朗普总统挑起了“对华贸易战”,自此美国正式对中国出手了。

在这个美国对中国定位的转变过程中,美国的国家战略也在同步悄然转型中,2012年美国搞了重返亚太战略,美国的战略重心由伊斯兰世界的反恐战争转移到亚太大国竞争上;到了2018年美国对中国正式出手后,美国的国家战略也同步亦趋的转向印太战略。

在地理上,我们以东经160度和与其相对的西经20度所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一分为二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东半球覆盖范围为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以西的区域,涵括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一部,以及囊括欧亚非三大洲以及大洋洲绝大部分。

为什么要提及东半球呢?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海空军当前的活动区域基本集中在东半球,也是美军最近几十年中重点经营的区域,同时还是过去30年中,国际争端以及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热点地区。

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构建的三条岛链,共同构筑了美国西海岸方向的三条防线,也是对东亚地区各国构筑的三条海上绞索。尽管这三条岛链最早的初衷是为了围堵苏联海军进入太平洋而构建的,苏联随着解体早已成为历史,但这三条岛链却保留了下来,美军并与时俱进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复和重设。

美国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大国之间的竞争史,美国的崛起是踩在先后被美国花费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干倒的五个国家的肩膀上崛起的,从最开始的宗主国英国开始,到一、二战的德国,再到战后的苏联、日本和欧盟。

因此,美国的国家战略变迁是随着大国竞争而同步展开的。苏联解体后,美国短暂的失去了对手,伴随9·11事件的发生,战火毫无征兆的首次烧到美国本土,气急败坏的美国精英层和美军发起了长达十数年的反恐战争,一场针对伊斯兰世界的反恐战争。

美军先后在中东地区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本世纪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尽管美军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以摧枯拉朽之势短时间内打垮了阿富汗当时的塔利班政权和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但在中东的这两块土地上,美军都没有逃过陷入战争泥潭的下场。

当美国突然发觉中国已经开始崛起时,著名的重返亚太战略就应运而生了,美国依据此战略计划将美军总兵力的60%部署到亚太地区。在重返亚太战略的支撑下,摆在中国家门口的一些有特定针对性的地区军事联盟就出现了,最典型的当属美日澳三国组成的铁三角,我们将其称为“旧铁三角”。

美军虽然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实质上在兵力部署上更像是一个兵力收缩战略,因为亚太地区的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中日关系因2010年的购岛风波急转直下,日韩同盟关系嫌隙增大,俄罗斯东下的企图明显等等,在多种因素综合下,日本作为美国构筑的第一、二岛链的核心节点早已不再安全。

因而美军开始退居二线,将主力部队后移至第二岛链的基地群,一线的空间更多的交给日本这个盟友,让一线的盟友承担更多的义务和扮演主角。在这个“旧铁三角”中,日本首当其冲成为一个缓冲区,美国二线的关岛和澳大利亚成为建设的重点。

但是国际格局千变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中国的军力投射能力也得到长足的进步,解放军海空军东出太平洋已经常态化,西太平洋地区成为中国海空军厉兵大洋的演兵场。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既定事实,同时也标志着美国构建的第一岛链群名存实亡,这层脆弱的窗户纸就在捅破与不捅破一念之间。

因为第一岛链的节点在台湾,中国破台湾这个点之后,海空军东出太平洋依赖的南(宫古水道)北(巴士海峡)两条通道将实时掌控在解放军的手中,同时还能扼制南海这条对美日都具有重大意义的海上战略通道。

基于这一事实的考量,美国国家战略悄无声息的开始转变,持续推进中的重返亚太战略逐步放大化成为当前的印太战略。尽管印太战略无印度将不成型,但是从军事部署角度来看未必会影响到美军的整个布局,因为美军在印度洋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迪戈加西亚基地。

从战略层面来说,如果能够顺利的拉拢印度加盟,将印度绑在美国的战车上,美国就能构筑一个横跨印太两大洋的四国政治军事联盟,从东西两个方向封堵中国东出太平洋和西进印度洋的所有战略通道,将中国围困在内海区域。因为相比美国在新加坡的基地印度在马六甲海峡出海口的堵截位置更突出,同时能构筑一个双保险岂不是更好。

当前来看,美国与印度之间的同盟关系尤其是军事同盟关系后续发展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所以美军是作了两手准备的,即一手拉拢印度,另一手推进“新铁三角”基地群的建设。“新铁三角”基地群即是由美军的关岛基地、澳大利亚北海岸的达尔文基地和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组成。

伴随着中国解放军海空军实力大增,同步将远程精确打击的长臂拓展至第一、第二岛链之间,尤其是国际独有的反舰弹道导弹成军,这就使得美国长期以来依赖的航母打击群无论是在部署效率上还是在实际部署效果上都大打折扣,美军开始认识到使用战略轰炸机作战效能和威慑效能更好。因此,美军战略轰炸机在东海、南海等重要水域上空执行飞行任务,B-1B就部署于太平洋的关岛基地,B-2部署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

从地理角度来看,美军战略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到达西太平洋地区大约需要15个小时,从夏威夷群岛基地起飞至西太平洋地区大约需要9个小时,从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基地起飞至西太平洋地区则只需6个小时。

澳大利亚北部的这个看似有些远的基地,实质上成为美军在西太地区活动的一个重要节点,如果在达尔文基地部署战略轰炸机的话,将与关岛基地和迪戈加西亚基地形成互为犄角之势。

达尔文海空基地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距离堪培拉3144公里,是澳大利亚通往亚洲地区的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奠定其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达尔文基地向西距印尼雅加达2735公里,距新加坡3360公里,距离菲律宾马尼拉3206公里。

如果美军日后果真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基地部署战略轰炸机,那么就算美日印澳四国的政治军事联盟进展不顺利,也基本不影响美国当前推进的印太战略军事层面的部署,关岛基地、迪戈加西亚基地和达尔文基地互成犄角,对印太地区重要的水道控制和打击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相比重返亚太战略,印太战略对中国的针对性和威胁更加突出。在亚太地区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尤其是中国海空军常态化东出太平洋,美国冷战时期构筑的第一岛链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这也是推动美国战略退却第二岛链,给予日本这些第一岛链盟友更多自主性的一个原因。

这也同时说明了重返亚太战略对于达成美国战略界围堵中国和平崛起的意图现实意义并不明显,美国开始全方位的推进围堵战略,打断中国经济一带一路发展,核心更侧重于印度洋方向,这也对我们的威胁更加现实。

由于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就是构建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为一体的政治军事联盟关系,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印度。

印度这个国家长期以来处于一个顺风顺水的国际环境下,逐步养成了唯利是图的一个性格,印度人权衡利弊能力是很强的,打着不结盟的旗号,游走在东西方国家之间,那边能给印度带来更多的利益,印度就会倒向那边。美国想要拉拢印度入伙,就看能给印度多大的利益。

其次,美国惯用的一个手段就是通过捆绑军事技术来控制盟友,也就是美国能不能如愿打开印度军火市场将成为一个关键要素。

美国人很聪明,通过捆绑军事技术控制盟友和卖军火赚钱两不误。在美国主导的军事联盟体系中,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清一色的使用美制武器或者使用美国技术的自研武器;因为只有在使用美国的武器装备之后,美国才能通过军事技术对盟友进行控制,同时限制盟友军事技术的发展,最终达成控制盟友的目的,还能赚的盆满钵满。美国现在积极向印度推销军火,但是印军装备主体还是以苏俄制为主,美国能否打进去还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印太战略更确切的应该表述为印太围堵战略,因为中国当前诸多发展利益都越来越依赖印度洋-南海这条海上通道,在中国常规军力尚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状中,印太战略对于中国的威胁不言而喻。

这也是,印度最近对华一系列行为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换而言之,如果印度没有加入印太战略,美国的印太战略很难有实质性的进步;如果印度不是想从中美结构性对抗中分得一杯羹的话,印度也不会在美国在正面挑衅的背景下,在中国背后捅刀。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破局呢?

首先,常态化坚持“走出去”战略。对于中国解放军来说,不仅仅是要迈出第一步,而且是要持之以恒的常态化走出去,只有走出去的次数多了,对于一些至关重要的海上通道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资料的收集。围堵是别人的事,走不走出去是我们自己的事。

其次,强化远程战力投射能力建设。有关远程战力投射能力核心就在于海上远洋打击群和空中战略轰炸机;对于海军来讲,强化国产航母打击群和远洋机动作战编队建设,让海军有能力走出去、走更远;同步核潜艇部队战备巡航也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空中力量建设应着重加大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建设和使用,这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有相应的装备,其次还要有相应的支撑体系。解放军当前的轰-6K/N家族满足当前需求,但绝不是终点,还是要加快国产新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的研发进度,让轰20早日正式服役。

最后,适当的拓展海外支撑基地。有关海外基地的拓展主要应当集中在印度洋方向,因为在太平洋方向中国拿下台湾能够保证东出的两条战略通道即可,广袤的太平洋上阻碍并不是太多。但是印度洋就不同了,印度将其视为后院,美国在印度洋重要出海口都有基地,因此我们也应当围绕印度大陆两侧方向上至少寻求两个军事基地,再加上吉布提基地在印度洋上构建保证中国-中东、中国-非洲南部和中国-红海-地中海的三条重要海上通道安全的基地链。

美国海军之所以能够推行全球战略,最核心的本质在于美国在全球拥有诸多的军事基地作为兵力投射的支撑点,这一点在之前是我们所疏忽的,破印太围堵战略局,海外军事支撑点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常态化走出去,还是拓展海外支撑基地,实质上都和强化远程战力投射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想要常态化走出去就需要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和战略轰炸机部队,拓展海外基地,则是更好的支撑海空军走出去,因此,战力投射能力建设将是关键中的关键所在!

这一系列的现实,实质上就是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面对当前的困局,要破美国的亚太局,一点(台湾)一面(南海),以点带面,美国在亚太构筑的第一岛链名存实亡,中国的战力投射可直抵第二岛链,同时还能切断印太两大洋最重要的一条海上战略通道。当前主要在于中国愿不愿意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主动权还是掌控在我们的手中,尽管美国的一系列军事挑衅和战争讹诈行为让中国有些烦。

不过,我们也需要高度警惕的是,美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印太围堵战略,这一战略对中国的发展影响远大于亚太战略局。不管是所谓的五眼联盟,还是打造所谓的印太四国小北约,都实质性的在更广泛的空间上构筑一个涵括印太两大洋的对华围堵网。

鉴于美国正在推进的内外两个围堵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意图,其实我们也不必过渡的焦虑。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作为最坚强的后盾,加上中国军事和科技日益强大,只要中国能够保证国内稳定,外部的一切牛鬼蛇神,谁也阻断不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所以,我们要对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困难准备,不畏惧、不自大、不妥协,才是应对美国围堵中国的最好态度,同时敢战方能止战才是最好的战略,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是最好的回答!

0 阅读:0

兵国点兵大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