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原军统特务要求享受离休待遇,邓颖超批示:不能亏待他

赛买讲育儿 2023-02-20 16:01:30

1980年,一位叫阎锦文的老人来到当地政府,找工作人员说:“希望能把我的退休,改成离休。”

听到这话,工作人员瞪大了眼睛:“大爷,您以前是军统特务,所以这个要求可能不能实现。”

老人的脸上凸显出一丝局促:“拜托你了,帮我跟上级申请一下。”

在工作人员上交了申请之后,邓颖超女士第一时间便予以回应:“同意阎老的要求,我们不能亏待这位革命功臣!”

离休和退休究竟有什么区别?而曾经是军统特务的阎锦文又为何会受到邓颖超的优待?

是退休还是离休

离休和退休二者听起来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却有较大的区别。

退休以后将会享受国家给予的退休待遇,但是却会失去原本的政治待遇。

而离休是指退休待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同时具有政治待遇,参加革命的期限也会继续计算。

从这一点上来说,退休和离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对老革命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与此同时,离休的要求也同样很高,几乎只有在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过革命工作,并对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才能收获这样的待遇。

不过,正如工作人员所说的,阎锦文的出身并不好,而且还在国民党军统特务局任职过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样的人想要获得离休待遇,是十分困难的。

大部分的国民党起义将领,哪怕是一些做出杰出贡献的,也没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所以,刚开始当地政府并不打算给阎锦文这样的待遇,可就在政府想着要怎样向阎锦文解释的时候,邓颖超女士突然站了出来。

阎锦文影视形象

作为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女士毫无疑问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当她得知阎锦文想要离休待遇的时候,她当即向当地政府写信说:“我们不能亏待阎老。”

于是在邓颖超女士的安排之下,阎锦文从退休改成了离休。

不过同时也有很多人感到疑惑,不能理解为什么阎锦文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而邓颖超对此做出了解释:“阎老一生为革命,就算曾经是军统特务,也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混混出身

1914年,阎锦文出生于江苏江阴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就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所以在十几岁的时候,他便为了生计前往上海。

刚到上海的时候,阎锦文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黄包车夫。

这份职业虽然辛劳,但在当时那个时代,也算是普通人能找到的高薪职业。

可是上海滩的环境并不理想,刚开始,单打独斗的阎锦文经常被其他人欺负,三天两头就会遭遇打劫。

看着自己的血汗钱不明不白地入了别人的口袋,阎锦文愤恨不已,并产生了加入帮派的想法。

没过多久,阎锦文便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成为了当地帮会的一名小弟。

也许是因为受了太久的气,当时的阎锦文虽然只是帮会最底层的小弟,但是打起架来勇猛无比,经常一个人追着几个人打。

时间长了,阎锦文竟然靠着一双拳头,得到了帮会头目杨虎的重视,将他提拔到了自己的身边。

摆脱了小弟的身份之后,阎锦文成为了杨虎重要的打手。

杨虎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杨虎惊讶的发现阎锦文不仅打架厉害,而且在办事情上还很有想法,于是便让阎锦文成为了自己帮会兴中学会的主要成员。

此后的十几年间,阎锦文一直跟着杨虎走南闯北,逐渐成为了杨虎最信任的人。

这杨虎虽然是个帮会大佬,但同时也是一位革命志士。

早年间他曾经跟着孙中山先生参加过辛亥革命,还在民国成立以后给孙中山先生当了一段时间的秘书。

到了蒋介石上台期间,杨虎审时度势大力支持蒋介石,让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当上了上海警备司令部司令。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的势力越来越大,杨虎手中的权力也跟着水涨船高。

它没有忘记自己忠实的小弟,安排阎锦文成为了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警备大队副队长。

没过几年,阎锦文所在的警备大队便被改制为上海军统特务机关,而阎锦文也就成为了一名军统特务。

当时阎锦文的主要任务,是搜捕上海一带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反对蒋介石的革命志士。

对于这份工作,阎锦文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阎锦文影视形象

在他眼中,无论国共都是中国人,他不愿意这样手足相残。但为了杨虎的知遇之恩,他还是参与了几次逮捕共产党人的行动。

比如地下党员王孝和,就是阎锦文亲自抓进特务局的。

除此之外,阎锦文还在1949年,指挥了军统局对复旦大学的搜捕活动,害死了不少的共产党员。

此时的阎锦文做出这些事情,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派。

可是这一切,都在1949年的时候发生了巨变。

浪子回头

早在抗战刚刚开始的时候,杨虎和蒋介石起了一次大矛盾。

当时的杨虎因为自己为抗战立了功劳,所以经常在部队里吹嘘自己过去的功绩。

如果光是这样,蒋介石也没有说什么。

但问题的关键是,杨虎提到了自己当年跟着孙中山先生一起搞革命的经历。

在蒋介石眼中,杨虎这样倚老卖老的行径,无疑是在跟自己叫板。于是从此之后,蒋介石逐渐开始疏远杨虎。

起起,杨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继续兢兢业业的为老蒋办事。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杨虎发现无论自己做多少事、立多少功,蒋介石始终都对自己不闻不问。

到了这个时候,杨虎心中对蒋介石过河拆桥的行为产生了怨恨,不再继续帮蒋介石做事。

但虽然如此,杨虎也没有回老家颐养天年,而是广结好友,试图重新掌握自己的地位。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杨虎认识了周总理,并发现自己和周总理在抗战等事情的意见上出乎意料的一致,于是便和周总理成为了朋友。

周总理发现杨虎对国民党的不满之后,便开始尝试拉拢杨虎。

而杨虎对周总理的赏识也十分感激,毫不犹豫的同意变更阵营。

只不过那几年正是国共合作抗日的时候,双方不能出现这样拉拢地方高官的行为,所以杨虎继续留在国民党中,为我党传递情报。

不过因为担心暴露身份,即使是对自己最信任的阎锦文,杨虎也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导致阎锦文做出了一些错事。

不过当时间来到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战局已定,杨虎也终于可以告诉阎锦文自己的身份。

同时,周总理也交给这二人一样重要的任务,那便是营救张澜和罗隆基。

解救革命人士

解放战争大局已经之后,蒋介石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于是便准备在窜逃台湾以前,在搞一次对共产党人的屠杀行动。

而这次行动中,就包括了民主同盟的张澜和罗隆基。

这两位都是国内著名的进步人士,尤其是张澜,更是从晚清年间便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大半辈子都在探索着救国之路。

张澜

从晚清到抗战年代,张澜组织了无数次工人活动。

虽然他并不是共产主义阵营的战士,但也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时间来到1949年的时候,蒋介石请求张澜和民主同盟的支持。

但张澜早就看透了蒋介石的为人,不仅拒绝了蒋介石的请求,还发表文章批判蒋介石的行为。

张澜的文章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无数民主人士都开始对蒋介石口诛笔伐。而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当即下令将张澜抓捕起来。

不过此时国民党势力渐微,所以没法轻易找到张澜的所在。

于是他们便将整个上海围了个水泄不通,挨家挨户的搜捕张澜。

眼看着军统特务迟早会发现张澜,周总理赶忙开始组织营救活动。

但此时的上海连一只蚊子都飞不进去,营救行动根本无法展开。

不过对此早有预料的周总理,老早便找到了杨虎。

此时的杨虎虽然和蒋介石还有矛盾,但明面上仍然是上海警备司令部的重要人物。在周总理找到他的第一时间,他便接受了这个任务。

而杨虎接到任务以后,立马便找到阎锦文,让他帮助自己一起救援张澜等人。

得知此事,阎锦文毫不犹豫的接受了任务,当即便展开了行动。

不过当时毛人凤对张澜的抓捕行动是秘密进行的,所以阎锦文也无法获得详细的情报。

正在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阎锦文突然发现自己的长官,同时也是军统特务的聂琮,突然在自己管辖的区域有了行动。

阎锦文影视形象

营救行动

从聂琮的行动中,阎锦文判断张澜等人可能就隐藏在自己管辖的区域之中。他便装作不经意的询问聂琮:“聂大队长,今天是有什么行动吗?”

聂琮看了看阎锦文,又看了看四周,然后压低了声音对阎锦文说:“上面让抓几个民主人士,他们可能就藏在你这,你可得多费点心啊!”

按理来说,军统局执行任务的时候,决不能向任何人暴露自己的目标。

但是阎锦文在此前的几年里,早就取得了聂琮的信任,聂琮认为在阎锦文的地盘上抓人,有阎锦文的帮助可以事半功倍。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阎锦文早已浪子回头。

当天晚上,阎锦文便从聂琮口中得到消息,知道了张澜等人就藏在当地的一个医院。

而这个医院,已经被军统特务团团包围。

于是阎锦文第一时间便来到这个医院,向张澜等人表露了自己的身份。

但此时阎锦文也不能直接将二人带出去,于是他便想了个办法,让医生给二人签了一张病情严重的诊断书,然后将张澜等人送去了附近的疗养院。

虽然疗养院也被军统特务严加看管,但是到了这里总比在警备司令部的情况好。

几天之后,毛人凤正式下令处决张澜等人。

而就在毛人凤准备将他们押送到船只上沉江的时候,阎锦文偷偷将他们带下船只,并一路开着车将他们送出了上海。

就这样,张澜等民主人士逃过了一劫,而阎锦文也在杨虎的介绍下,摆脱了过去军统特务的身份。

正式加入革命以后,阎锦文一直兢兢业业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

即使是在动荡年代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他也不曾有任何怨言,更没有像自己的长官杨虎一般准备叛乱,只是在退休的时候希望将自己的待遇改成离休。

而被他营救的张澜,后来当上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他从不曾忘记阎锦文对他的救命之恩,每过几个月就会邀请阎锦文到北京做客,并亲自招待阎锦文。

从军统特务到革命志士,阎锦文的一生也曾做过不少的错事,但是他心中始终装着正义,愿意改邪归正,并将自己后半辈子奉献给革命。

正如毛主席所说的“参加革命不论先后,只要参加革命就是好同志”一般,也难怪邓颖超女士会同意阎锦文的要求。

0 阅读:113
赛买讲育儿

赛买讲育儿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