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季《offer6》没有令人心动?

壹娱观察 2024-10-31 22:17:1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当下观察类综艺撑起了长视频的话题大盘。《心动的信号7》以小博大,让全网观众磕起CP非常上头,紧随其后,《再见爱人4》以“杨学”展开,呈现大爆之势,两档情感综艺成功实现了多方焕新,迎来IP关注度新高峰。

与此同时,职场观察类综艺的领头羊《令人心动的offer》系列最新一季,却迎来了该系列的低谷。

一方面,话题全被“珂学”、“花学”、“杨学”抢走,观众在这些“学问”里引发了从职场、社交到情感关系的各种辩论,大呼“根本学不完”,而本该引发职场和社交学问的“offer学”,却没有成为网友研究的相关“课件”,只有两位实习生社交平台争吵、一次被称为“吵架名场面”的小组合作意见争论这两次battle掀起了涟漪。

《令人心动的offer6》剧照

另一方面,相比《offer5》在去年还能屡次登上云合数据榜单首位,今年一季截止到目前,网络综艺全网排名最高为第六位。更不用说《offer5》还曾经因为黄凯的原生家庭和五年考上清华法学院研究生的故事,创造出破圈话题,尤其是在抖音上表现不俗,直接让多位实习生粉丝数大涨,而今年的实习生,多半要迎来“归来仍是素人”的定局。

仅仅跟上一季相比,《offer6》的表现就不那么令人心动了。

再度选择律师行业,只是将镜头对准了香港大律师;越来越年轻、更多00后进入职场,成为叙事主体,群体的变化带来了新的人物风格……《offer6》意图打造出一个“熟悉又变化”的场域,让更多年轻群体、更多地域区别的职场故事在这里碰撞出化学反应,但可惜得是,这次故事的结论极有可能是“努力却拧巴”。

01 职综“三大课题”:完成率不理想

靠着《offer》系列reaction获得不少固定粉丝的王一快,在今年没有继续选择依旧是律师季的《offer6》,而是响应网友呼唤持续关注起《心动的信号7》,其中一位reaction成员虎诉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煜暄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次确实看不下去offer6了”,并直言“估计知识量已经严重超纲,强行杂交两个体系,搞得四不象”。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一点,当《offer6》将镜头对准香港大律师时,有了具象化体现。

毕竟这是职场综艺第一次将大律师作为职业选择,而不少观众对于香港大律师的了解和印象,也仅限于港剧的“普及”。腾讯视频为了配合这一季主题,还在开播前特意更新了TVB经典律政剧集《壹号皇庭》系列。

《壹号皇庭》剧照

正是如此,系列的成功和对律政行业在综艺创作上的坚持,以及港剧的吸引力,让《offer6》带了些先发优势,毕竟职场综艺这个事,《offer》可以说长视频领跑者。

职业、人和职场,构成了《offer》最主要的三个看点,但从《offer6》交出的答卷来看,这“三大课题”完成的并不理想。

首先,是职业的选择和呈现要足够的“令人心动”。

《offer6》依然选择了自己做了几季的律政行业,只是将瞄头对准了香港大律师。

为了体现这份offer的令人心动和不易获得,《offer6》在一上来的揭秘篇就点明了大律师的成长之路:第一步要取得一个法学学位,没有法学本科学历的可以读JD(法律博士)或拥有海外普通法系国家的等同学位;第二阶段需要在香港获得法学专业证书(PCLL);第三步,想要成为大律师的,需要找到一个师父,做一年的见习大律师,满一年就有正式的资格成为大律师。而目前在香港有执业律师证的律师一万八千人左右,其中大律师占比只有10%。

《令人心动的offer6》剧照

从成为大律师的难易程度和其数量的稀缺上,《offer6》的职业选择确实“令人心动”。

但问题同样出在职业选择上,纵观几位实习生简历,没有普通法背景的也有一些,换句话说,可能他们都没有构成成为大律师的必要条件,那么,将这样的实习生放入这一场域,也削减了这一职业呈现的真实性,从底层上就出现了问题。

或许节目组也意识到了这一“漏洞”,《offer6》的最终结果不是发放转正名额,而是发放PCLL课程全额奖学金和大律师正式学徒名额。你看,连“令人的心动offer”都变了,变成“令人心动的学费”和“令人心动的资格”了,从选拔能直接出来工作的变成了主打一个培养。

同时,也是从一开始,节目中就不断强调大律师和内地律师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但在节目中,这二者的不同却并没有被充分体现。或者说,或许是节目组为了降低观众观看的门槛,以及追寻大湾区在律政工作上越来越多的合作和交流的趋势,仍然采用了与前几季相差不大的考核方式和议题选择,来展现这一职业和实习生们的能力和表现。

《令人心动的offer6》剧照

比如,大部分的课题作业都要以英文形式提交,一些课题汇报和模拟法庭等也采用全英文表达;首个辩论课题,讨论香港应不应该为“好人法”立法,而后的分组课题中,也不乏跨境离婚、跨境金融纠纷等案件,但整体看下来,二者体系究竟有何不同,其中并没有被明确解析给观众,除了惯用语言的变化,别无他感。

当视角瞄准到香港之时,观众也更期待看到一些更有“尺度”和争议性的案件,可目前为止,《offer6》这样的惊喜仍在缺位。

一面字里行间强调不同,一面选择的考核模式、“干得事”都相同,《offer6》的职业呈现上有点拧巴。

其次,来到人以及通过他们呈现出的职场生活和职场关系。

如果外行人不那么关心职业呈现的专业性,想要看看实习生们的成长和职场生活,“人”自然是核心看点。

抛开上述提到的法律背景不同,《offer6》实习生们的学历和经历,都堪称“令人艳羡”。随着这一IP史上最年轻实习生的入场,《offer6》实习生们完成着年龄层的迭代,也终于迎来了与前几季不同的人物成长故事和职场观感。

《令人心动的offer6》剧照

《offer6》中不再有那么多菜鸟逆袭、能力者触底反弹的戏码,强者从一开始就脱颖而出,成为实习生和团队认可的对象;同时,在短时间竞争性极强的职场中,实习生们也不必须发展深厚的友谊或者一味的退让,敢拼、敢抢、敢于争取和展现自己的能力、不畏惧对抗,《offer6》呈现出了与前几季不同的职场观感。

这大概也是因为两种法律体系和法律背景下,能力不同所带来的竞争结果。

但这也就带出一个问题,当能力差距明显,胜负不难判断,甚至观众们可以通过每组、每个成员的表现预判出考核结果,那么,节目在做到了成绩真实性之下,“戏剧性”和悬念就会大打折扣。这样情况之下,节目效果就又会依赖于实习生之间的火花。但现实的情况是,除了上述提到的两次争吵,《offer6》的实习生们之间并没有产生过多的内容。

《令人心动的offer6》剧照

最后,落回职场,每一季《offer》都能通过塑造一个个立体的职场群像,让观众感受到初入职场的各种情绪需求,而在这一季,“群像”彻底失踪了。

《offer6》呈现出了一个竞争性更强的职场,从某种程度也撕开了职场综艺的“体面”,它或许需要观众沉下心来观看,但从实习生的选择和职业的选择来看,《offer6》从底层就出现了逻辑争议。与此同时,如上所述,更多争吵的画面被推至观众面前之时,《offer》系列过往的核心武器——通过友情递进、人群成长等要素所带来的群像感也就进一步破碎了,更别提往届《offer》在群像之下所诞生的人与人之间的CP感。

02 《offer》是时候放过“律师季”了

律政行业之于《offer》IP,算得上舒适区和深耕区。至今为止的六季节目中,切口为律政行业的占了四季。

从豆瓣评分来看,第一季更是以8.2分,撕开了国产职场综艺的缺口,并荣升为不少观众的白月光;第二季吸引超过4万人在豆瓣打下7.3分;第五季则拿下7.9的系列第二高分。

从话题度来看,无论是第一季的何运晨、李浩源组成“双强之争”,还是贯穿其中第二季丁辉的“背水一战”、第五季黄凯坚持法学梦考研的破圈话题,都给职场综艺留下来了“如何走红”的范本。

《令人心动的offer2》丁辉

在第四季试水建筑行业表现不佳后,第五季重回律政行业,顺利将《offer》的关注度和口碑重新拉回了高水平。毫无疑问,从《offer》系列的最终成果来看,俊男美女较多的聚集地、有职业门槛让年轻人向往、能够附加上各种社会议题等要素实现,“律师”这一行业是最有契合度的。

《offer》第一、五、六季导演吴浩宇在与上一季节目导师刘思远的对话中,解释了《offer6》再次聚焦律师的原因:“我觉得律师这个行业其实没有被充分的展现出来,还有空间。第六季我们拍下来整体的感觉是完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和行业,因为它的司法体系不一样、对能力的要求不一样、案例也有很多的不一样,这些变数让这季香港律政季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题材。”

同时他也表示:“对于offer这个节目或者这个IP来说,重要的是每期的人物和这个人物的故事,行业只是一个故事的背景,我们会更在乎的是人,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求变量,这些变量可以是行业,也可以是城市(地域),也可以是一些规则。”

《令人心动的offer4》建筑季

这个思路,在过去几季节目中都有所展现。

第二季将律所升级为“红圈所”,在这里有“能力者”触底反弹和“笨鸟”苦苦追赶的故事;第五季则带出了内地律所与香港事务的场域变化,不同法律体系背景的实习生在这里交锋;而到了这一季则直接来到香港,实习生们如何面对落差感,是故事的其中一个主旋律……

问题在于,当行业变成了故事背景,故事中的人就变得异常重要,这对节目组选人的眼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让观众对于“人”的期待甚至审视,带上了更严格的目光。

显然,这一季的人选,观众都不感冒。

当人设和故事都逐渐类似,吸引观众的内容也就会打了折扣。再加上变成背景的行业没有进一步释放出专业差异和尺度上的变化,观众又怎能耐住心看下去。何况导演所提到的那些不一样的能力体现、不一样的案例体现,仍在一个缓慢出来的推进过程,没有一上来就给予“震撼”。

不得不提的是,这一季的失手还离不开平台的排播因素。

《心动的信号7》和《令人心动的offer6》追综日历

往年的《offer》都是接档《心动的信号》系列播出,而今年却在延续去年的提档以及《心动的信号7》推迟下,与其几乎同一周期。

然而,在《心动的信号7》迎来新一轮双丰收下,观众磕CP、聊社交关系的需求已经被满足,同样属性都是在看俊男美女、都在反问自己“我不配”、最终也都在“造网红”的两档异曲同工的节目,一方极致喂饱,另一方何谈有空间呢?“offer”只能进一步被淹没在“信号”引爆的欢呼声里。

毫无疑问,即便《offer》在这一季表现不佳,其仍是长视频在职场综艺领域最长寿、最有影响力的系列IP,但也不得不承认,各方面要素最匹配的“律师”这一职业显然对观众没那么大吸引力了。

《offer7》需要放弃“律师季”,寻找下一个赛道了。毕竟在不同的场域,新鲜感的人设、导演所需要的不同的“人”,出现的概率也会更大。

一方面,从往季重回角度来看,“建筑季”太冷了,而好评度较高的第三季“医生季”再来一次延续,又或者进一步精细化到儿科医生等这类更具社会议题的垂类,或许是一个好选择。

《令人心动的offer3》医生季

另一方面,从市场上的其他试验品来看,《跃上高阶职场》瞄准的广告人、《闪闪发光的你》所望向的投行,《初入职场的我们》相继开辟的法医、机长,以及前几年多档综艺所揭露的直播电商,从本质上来看,也都满足《offer》系列所想要的某些要素,《offer》能否重读一下,升级这些职综没有形成的影响力,也是一种解题思路。

然而,市场对于“强者”的期待可能更希望它进一步在职综上开天辟地,越来越多新兴、小众或是难以呈现的职业和职业精神,能否被《offer7》所收录,让观众意识到《offer》系列的绝对领先,也需要主创们勇敢地迈出去、放手一搏。

“职综第一IP”的深度进化,已然刻不容缓。

0 阅读:11
壹娱观察

壹娱观察

内容、消费、技术的望远镜和声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