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丨唐唐视野编辑丨唐唐视野导语:印度一边喊着要和中国“重修旧好”,一边又搞“见招拆招”的戏码。到底是真心要和解,还是为了救自家经济?这场大戏背后,笑点和槽点一样多。
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对中国企业大开“肃整模式”。从小米到字节跳动,从电子产业到通信领域,中国企业在印度碰了一鼻子灰。光小米一家,就在2022年被印度冻结了近48亿元人民币资产。这种“说查就查、说罚就罚”的操作,让人不得不怀疑,印度到底是来欢迎投资的,还是来割“韭菜”的?
1. 印度真的准备好“和解”了吗?最近印度政府突然“转性”,像是要跟中国“重修旧好”。什么放宽投资限制、给中国技术人员发放签证的消息一股脑地冒出来,仿佛想要把过去的“铁面无情”全抛诸脑后。要知道,2020年以后,印度对中国投资和企业的审查可是相当“狠辣”,一口气中断了几百家中国企业的投资,连签证都不带批的。突然转身说要欢迎中国投资,这步子迈得够大。但这真的是想“和解”吗?还只是为了自己的小算盘?看起来更像是在经济“降速”面前的慌不择路。
回到7月底,印度高层官员放话说要“考虑释放部分中国的投资许可”,紧接着还批准了几项中国企业的投资提案,比如电子制造业领域就有五六项。对于这么大的动作,印度媒体《经济时报》给出的解释倒是耐人寻味:这是印度政府“罕见迈出的一步”。罕见到什么程度呢?前脚刚和解,后脚就拒绝人民币,连和俄罗斯签署的货币兑换协议里都选了阿联酋货币做交换媒介。说白了,印度这一招看似友好,实则还在提防。各种“小动作”满满,显然没打算让中国投资商们轻松入场。
这其中的逻辑也不难猜,印度经济这两年开始“减速”,尤其是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一度掉到4.7%。莫迪政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要拉拢中国这条“大腿”提振经济。但这几年的经商环境和政策可是一点没改。印度一直是说翻脸就翻脸的典型,从莫迪政府上台以来,不少外资企业都吃过亏,动不动就来个“税务稽查”“突击检查”,让人防不胜防。就算现在摆出一副“欢迎”的样子,中国投资者心里也难免打鼓:这是不是下一个“大坑”?
2. 为何中国投资者对印度的热情骤降?莫迪政府“欢迎来投资”的话音未落,印度对中国投资的“冰火两重天”局面立马显现。说到中国投资者对印度的热情大降,那可不是无缘无故,看看过去几年印度政府的表现,简直就是一场“套路深”的大戏。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对中国企业来了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打压,电子、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无一幸免。小米、OPPO等中国品牌不仅面临多次“突袭式”税务调查,还遭遇了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戏码。2022年,小米被印度执法部门冻结了近4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中国投资者早已心生疑虑。2021年,印度对中国投资的审批速度急剧放缓,许多大项目都被“无限期搁置”,甚至到现在,还有上百家中国企业的投资申请静静地躺在印度政府的文件堆里,毫无动静。与此同时,印度政府的政策反复无常,今天说开放,明天就可能封锁。这样的“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以中资企业字节跳动为例,TikTok在印度市场原本风生水起,结果说封就封,直接损失数亿美金,还不包括裁员和撤资的成本。这种一锤子买卖,谁敢跟?
不仅如此,印度政府还时不时给中资企业扣上“偷税漏税”的帽子,说抓就抓,说罚就罚。2022年,小米、OPPO等几家公司接连遭到印度税务部门的重罚,总金额接近10亿人民币。华为也没躲过,一场税务调查下来,差点就得关门大吉。一个“政策高压”就足够让中国投资者瑟瑟发抖了,还要在政策执行上“朝令夕改”,前脚欢迎,后脚挥刀。这种环境下,谁还敢来?用脚投票,恐怕是最明智的选择。
3. 莫迪的经济困局:靠中国投资能解吗?印度经济放缓的声音一传出来,莫迪政府这头就开始慌了。去年一整年,印度GDP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看起来还算“争气”,年增长率达到了6.8%。可今年风向一变,2023年第一季度GDP增速直接掉到4.5%,这经济“滑坡”速度,让人猝不及防。通货膨胀率也一路飙升,达到了7%,粮价上涨加重了民众的生活负担。面对这样的局面,莫迪急得团团转,开始“盯上”了中国投资,以为可以用外资来解燃眉之急。
印度经济结构的问题说来也不新鲜。国内工业底子薄,自给自足能力差,靠进口原材料和制成品来填补市场需求。拿电子产品来说,印度每年都要进口价值超500亿美元的电子元件。可本土制造能力又跟不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在过去十年间一直徘徊在15%左右。这些年喊得震天响的“印度制造”计划,效果不尽如人意。光喊口号不解决实际问题,这经济大饼画得再大也没人敢吃。想靠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来补短板?听起来倒是“美好愿景”,可真要落地,那可是困难重重。
就算中国投资真的来了,莫迪的算盘也未必能打得响。中印两国的经济关系,早已不是单纯的投资与合作问题,而是牵扯到地缘政治的多层博弈。两国在边境问题上的摩擦不断,信任危机根深蒂固。印度一边想要中国的钱,一边又在战略上和美国、日本等国越走越近。两头都想讨好,最后搞不好就两头都不讨好。就拿印度拒绝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这件事来说,印度的“自信”仿佛是多么有底气,可这操作明显把中国投资者“推得更远”。
4. 东南亚的崛起:印度还能留住中国投资吗?东南亚这些年凭借“稳定”和“诚意”成了投资新宠,不少中国投资者放着印度的大市场不进,纷纷转向了东南亚。看看越南,2023年上半年吸引外资项目达1,600多个,投资金额接近170亿美元。中国投资者贡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不光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也纷纷展示了“开放的胸怀”和“亲商”的态度。在这些国家,政策一旦定下,十年八年都不会轻易变脸。和印度比起来,东南亚的吸引力就像是一顿稳稳的家常菜,不需要花里胡哨的调料,实在。
看看越南,为啥这么抢手?首先是政策透明、税收稳定。越南政府对外资的态度很明确,不搞啥幺蛾子,企业爱来投资就来,好处说得明明白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土地使用税减免等一系列政策福利。再说,越南还大力推动人民币和越南盾的兑换便利,帮中国投资者省了不少麻烦。2022年,中越双边贸易总额达到2340亿美元,同比增加超20%。这就是“诚信”的力量,大家都能看明白。
反观印度,“见招拆招”的政策风格把投资者搞得晕头转向。前一秒说要大力支持,后一秒就开始查税封账户。结果中国企业不敢再玩这风险游戏。相较之下,印尼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更胜一筹。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印尼的直接投资金额超过40亿美元,跃居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印尼不仅推动人民币和印尼盾的直接交易,还为外商提供长达50年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利好政策,是对中国投资者的“赤诚”相待。
结语:那么最后想问:在这个投资全球化的时代,印度还能凭啥留住中国投资者的心?各位怎么看?
印度的钱谁也不能带走,必需留下,这种环境除非傻子才去投资,这就是格局小的印度环境。
印度跟中国处处针对。印度的钱中国不想挣!
不把之前收割的钱退还中国企业,中国将不会再有企业投资屙三国
印度是没有羞耻感,没有信誉的国家
肯定不去!中国不但不去投资!而且中国人连旅游都不去!几乎切断与阿三的一切!阿三如果要买中国的商品,先付款、再发货!与这种老赖打交道要防着点!!!
放长线钓大鱼才是硬道理,吃饱一餐管不了一辈子,失出国际信用,除非是个二百五在上你的钓
在中印关系没有旅顺没走入正轨之前.中企再去印度投资就是傻逼。😏😏😏
中国企业记吃不记打,给点好处就失去理智了
西方国家傻逼投资者才去印度投资,印度说实话在印度赚的钱在印度花,印度先找一个不是理由乱扣押所有钱财。
上一批吃干抹净了,又开始打窝圈鱼了,狩猎式招商,谁也扛不住
在对负印度方面,咱们就像刚进社会的孩子一样,
叫你先垫钱10亿签好合同.然后转身一改法规.说你触犯了印度的法律.要没收所有再罚款10亿.问你怕不怕?
被一次次欺骗,哪个钱多的傻子才会再去投资。
带牛粪的钱不好挣啊!
和印度最好的办法是一刀两断。
说什么都没用。要用实际行动。归还从二σ二o年冻结中企在印一切资本,所有中企在印一切损失。
👍👍👍👍👍👍👍👍👍👍👍👍👍👍👍👍👍👍👍👍👍👍👍👍👍👍👍👍👍👍👍👍👍👍👍👍👍👍👍👍👍👍👍👍👍👍👍👍👍👍👍👍👍👍👍👍
这种毫无诚信的不入流国家哪个企业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