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喊“卷”背后有说道,别只顾埋头苦干,找对方向才不白忙

星河共长野 2025-03-25 16:25:00
总觉得现在这社会,有点“卷”得过头了。好像人人都上了发条,停不下来。就拿“内卷”这个词来说,原本是学术圈的概念,现在简直成了全民口头禅。

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喊着“卷”,到底是在卷什么?表面上看,卷的是学历、是工作、是房子、是孩子。孩子们从小就被各种补习班包围,家长们焦虑地比较着自家娃的成绩和才艺,生怕输在起跑线上。年轻人呢,996算什么?

007才是常态。为了升职加薪,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八瓣用。中年人更难,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稍微松懈一点,可能就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但如果仅仅把“卷”归结为个人选择,是不是太简单了?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个人不够努力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想想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好的学校就那么几所,僧多粥少,自然挤破头。就业市场也一样,优质岗位就那么多,你不拼命,别人就抢走了。房价高企,更是让无数人望而却步,不得不透支未来去背负沉重的债务。这些问题,哪个是靠个人努力就能解决的?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竞争才能进步嘛。这话听起来没错,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度竞争,只会导致资源错配,人才浪费,甚至扭曲社会价值观。更让人焦虑的是,这种“卷”似乎成了一种传染病,蔓延到各个领域。就连原本应该放松身心的娱乐活动,也开始“卷”起来了。

看看那些为了博眼球、赚流量的主播们,无下限地制造话题,挑战道德底线。还有那些为了在朋友圈里“秀”优越感的人,不惜造假炫富,粉饰太平。这背后,是人们对成功的定义过于单一和狭隘。好像只有拥有了更高的学历、更好的工作、更大的房子、更多的财富,才算成功。而那些默默无闻、甘于平凡的人,似乎就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

与这种“成功”叙事相悖的是,现在年轻人开始流行“躺平”。这并不是真正的放弃,而是一种对过度内卷的无奈反抗。他们试图用一种更轻松、更自在的方式生活,重新找回人生的意义。不过,“躺平”也并非万能解药。

如果整个社会都“躺平”了,那还怎么发展进步?更何况,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躺平”的代价可能就是失去上升的机会,陷入更深的困境。其实,要解决“内卷”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员工权益,避免过度压榨。

而我们每个人,也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别再盲目地跟风“卷”了。与其在无意义的竞争中消耗自己,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个人价值上。毕竟,人生的意义,远不止于那些外在的标签。就像木心先生说的:“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既然如此,不如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寻找内心的平静。这或许才是对抗“内卷”最好的方式。说不定,当你不再执着于“卷”的时候,反而会发现,机会就在不经意间降临。
0 阅读:0